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蓝色纹明 » 第13章 钱力和赵雯雯

第13章 钱力和赵雯雯

    入冬后的一天下午,芸娘在医馆、世明在粮铺,两人同时感觉一阵心悸,好像有某种力量在牵引着自己。夫妻二人晚上回来说给对方,然后俩人面面相觑。

    “世明,明天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去哪里?”

    “你第一次碰到我的地方。”

    “难道。。。”

    “我也说不准,就是觉得应该去看看。”

    “好,明天起来我陪你一起去。”

    。。。。。

    第二天早上大概八点来钟,二人就起床洗漱,收拾停当世明从后院牵出马车,想了一想又回去屋里拿了一把倭刀。

    这些年,银子不缺生活不愁,世明也请了镖局的武师,学了一些刀法,装个样子还是可以的。

    世明带上吃食和水,来到了城门,军士们也认得世明,正要进车厢里查看,芸娘掀开了帘子。

    带头的军士拱了拱手,“问白大娘安”。世明、芸娘经常带着女儿和丫鬟出城踏青,这个彰德府的名人他们还是认得的。

    “军爷们辛苦了。”

    世明下了马车,给了带头的军士一些碎银。

    “这些散碎银两请弟兄们买些酒肉暖暖身子。军爷们还请行个方便,车上只有我家娘子。”

    “原东主,百大娘,客气了,我们也是有令在身,还请见谅。”

    带头的军士一挥手,放行了。

    赶着马车出了城门,芸娘坐在车厢里,赶往第一次见到云娘的地方。到了山脚下,四下无人一片寂静,只有虫子还在叫。

    世明把车停好,把倭刀挂在腰带上,扶着云娘下了车。一起沿着山路向前走。走到大概是原来见到芸娘的地方,看见一顶绿色三角形的帐篷,材质跟刚见到芸娘时候的背包材质差不多。

    周围没有人,世明想上去问话。芸娘拦住了他,怕他是个男人还带着刀吓到对方,“我去,万一是个女的你吓到别人咋办?”

    世明心里一热,就听芸娘冷冰冰的声音传过来:“再有杏儿这种事儿,我阉了你。”世明感觉下身凉飕飕的。

    芸娘站到离帐篷大概两米远的地方,清了清嗓子:“有人吗?”

    帐篷里一阵鸡飞狗跳,慌乱中两个人睡眼惺忪掀开帐篷钻了出来。这下轮到世明云娘傻眼了。

    对面那个身材挺高却有着一张秀气瓜子脸女孩啊地尖叫了一声,身子一歪打个趔趄,直接傻在了原地。男孩还算镇定,扶着女孩的胳膊,打量着对面的两个cosplay汉服的人。

    世明往前走了两步,和芸娘站在一排。

    四个人互相打量,都一时不知道说话,还是芸娘先开了口:“你们是哪里人?”

    “我们是陕西西安人,这里是哪里?”皮肤微黑,线条硬朗的男孩回答。

    “这里是安阳地界,河南北部。”

    “我们怎么会在这里?大姐你不是拿我们开玩笑吧?我们在秦岭山区户外野营来着。”

    “我没开玩笑,你们那边是哪一年?”

    对面俩人直接蒙了“大姐?你什么意思?”

    云娘想了想,“你们来自21世纪?”

    “呃。。。”俩人更蒙了。

    “你们穿越了,这里现在是大明1432年。”

    现在除了云娘还很淡定,其他三个人都懵了。

    看对面两人还没回过神来,芸娘说“我也是穿越过来的,落地生根都快十年了,你看看周围,有电线杆、灯光、有一切工业文明的痕迹吗?

    把帐篷收好,先回我们家,地方够住,不然被人发现了有你们罪受的。”

    芸娘和俩人坐在车厢里,两个年轻人一路看去,嘴巴就没合拢过。

    两人一路透过窗帘看着窗外的景物,城外远处的庄子里所有的房屋都是夯土做的,城里的房子是青色的砖瓦做的。

    碧蓝的天空一点工业文明的污染的痕迹都没有,新鲜的空气带着乡村那种特有的泥土和牲口粪便混合的气味。

    周围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没有电线杆、没有信号塔、没有机动车辆、城外的道路也是夯土的,连水泥都没有。。。

    回到城里的家里,世明把马车停在了后门,芸娘去屋里取了些衣服,递给了两人,让他们在车厢里换好,这才让他们进了宅院,安排到一间厢房里。

    并叮嘱他们这些日子不要出门,跟丫鬟厨娘说话也要尽量简短,还教了他们一些大明的基本礼仪和日常用语。

    女孩子爱干净,赵雯雯很难为情地问哪里能够洗澡。

    “晚上让春桃和做饭的王妈给你烧热水洗澡,木桶浴!”

    芸娘这些年权威日重,虽然对丫鬟、厨娘、车夫不打不骂,给的月钱也比其他人家的月钱多,但是人人害怕芸娘的不怒自威,连三个孩子都不例外。芸娘告诉众人两人是娘家远房亲戚,莫要跟外人多嘴,知道了立即辞退,众人唯唯而退。

    “中午了,先吃饭,既来之则安之。”芸娘招呼着丫鬟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来。

    两个年轻人一路过来都吃惊不小,面对的形势很复杂啊,这会儿总算都镇定下来。

    “谢谢大哥大姐,怎么称呼?”

    “原世明。”

    “白芸娘,你们呢?”

    “我叫钱力,二十二岁,西安某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四学生。”

    “我叫赵雯雯,二十岁,西安某大学外语专业大二学生。”

    “金属材料工程是干嘛的?”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生产工艺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涵盖了冶金、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等多个方向。例如:车辆船舶金属零件的铸造、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炼、钢筋的质量检验及改进、轮船的船体表面预防海水腐蚀等。”

    “你呢,雯雯,学哪门外语?”芸娘听钱力说的东西晕头转向,世明更是一窍不通。

    这可让我们捡到宝了,芸娘情不自禁心里说,再来个还差个明史的专家砖就好了。

    “英语专业,二外西班牙语。”

    “对了,你们随身带啥了?”芸娘问。

    “没啥啊,就是些吃的喝的。”

    “有药没有?”

    这是打劫么,世明心里想。

    “有,感冒药,云南白药,。”赵雯雯说。

    “行吧,感冒药给我,充公。”

    “钱力你呢?还有啥?”

    “除了吃的东西就只有一本书。”

    “快拿出来。”芸娘狂喜,来自未来的书在这个时候的分量不可估计。

    “好,稍等,我回屋去拿,在我的背包里。”

    “给,就这一本。”

    怀着激动的心情,芸娘接过了这本书,大失所望:

    “文明的冲突,讲啥的,不学好尽看这种没用的书。”

    随手翻了两下,芸娘自己对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感冒,但当她发现书里自带的一份折页的世界地图的时候,“这可是宝贝,mua,mua,”芸娘对着书亲了两口。

    世明,赵雯雯一脸蒙圈,钱力若有所悟。

    。。。。。

    第二天,芸娘白天要去医馆,世明出门去给两人买了明式的衣服和鞋子,为了不引人注目,专门去找了另一家铺子。

    接下来的日子,芸娘白天不在家,都是世明在家里陪着这两个“未来过来的娘家人”。

    每天晚上吃过饭,稍微都弄会儿孩子,就让丫鬟和杏儿哄孩子入睡,四人就在书房里聊天。

    二人经过十来日,虽然还是精神不振,男孩愁眉苦海,也渐渐无奈接受了现实,女孩说两句就哭一会儿。

    “来都来了,”芸娘安慰两人。

    “就是就是,来都来了,日子还得过,”世明打边鼓。

    “白大姐,原大哥,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大明生存下去,”钱力问道。

    “别着急,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先安心住这儿,当自己家就行,”芸娘很开心能有两个来自后世的人在这个时空跟自己做伴儿。

    “嗯,不用担心,家里多两口人不碍事,”世明捧哏。

    。。。。。

    1432年,奥斯曼帝国第七位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出生,根据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传说,他出生那年发生了一系列异象——许多双胞胎马驹儿纷纷降生,土地的收成是往年的四倍。丰硕的果实压完了枝条。

    在那一年,伴随着日食,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际,有人预言君士坦丁堡的铜墙铁壁将被踏破。

    传说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穆拉德二世正在诵读经文第48章《胜利》:

    奉仁慈的主人之名,我确已赏赐你伟大的胜利,以便主人赦免你以往的将来的过失,并完成他对你的恩典,且昭示你一条正确的道路。

    主人将给你有力的加持,他将安宁降在信士们的心中,以便他们坚定信念——天地之间的军队,只属于主人,主人是全知的。

    他使信士和信女们进入乐园并永居其中,并赦免他们的罪恶。

    那些不相信他的人,或者拿世俗之物和主人相提并论的人,或是对主人做恶意猜想的人,主人将弃绝他们,惩罚他们,并为他们准备了地狱之火和可怕的归宿。

    天地之间的军队,只属于主人,主人是全知的。

    主人把你们所取得的许多战利品许给你们,让你们品尝胜利的喜悦,并制止敌人对你们的伤害,以这战利品作为信士的迹象,以便主人昭示你们一条正确的道路。

    别的战利品,你们尚未能获得的,主人却已考虑周全,主人对万事万物都是全知全能的。

    假若不信服主人的人们与你们交战,他们必定失败,而且找不到任何保护者和援兵。

    主人曾制止他们伤害你们,也制止你们在战胜他们之后在麦加山谷中对他们进行上海,主人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

    以便你们归信主人和使者,并协助他,尊敬他,朝夕赞颂他。

    与你订约的人们,其实是与主人订约;主人的手是在他们的手之上的。背约者,自受背约之害;实践与主人所订约者,主人将赏赐他重大的报酬。

    他因正道和真教而派遣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胜过一切宗教。主人足为见证,穆罕默德是主人的使者,在他左右的人,对外道是庄严的,对教胞是慈祥的。

    你看他那鞠躬叩头,要求主人的恩惠和喜悦,他们的标记就在他们的脸上,那是叩头的效果。

    那是他们在《讨拉特》中的譬喻。他们在《引支勒》中的譬喻,是他们像一棵庄稼,发出枝条,而他助它长大,而那枝条渐渐茁壮,终于固定在苗本上,使农夫欣赏。

    他将他们造成那样,以便他借他们激怒外道。主人应许他们这等信道而且行善者,将蒙赦免和重大的报酬。

    为了纪念先知,穆拉德二世给这个出生的男婴取名为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