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宝石仙游记 » 第七十八章 白鹤童子

第七十八章 白鹤童子

    话说,二郎神杨戬、千里眼、顺风耳、和玉、月孛星、祖龙、无极道君、黄海龙王、田螺姑娘等众人,相聚于黄海龙宫,捉拿这条恶狡。

    询问西天如来佛祖,佛祖回答因教派不同,不愿意透露。经二郎神杨戬提醒,神兽谛听说去南极,只有去南极仙翁询问。

    黄海龙王说道:“诸位上仙,你们快去南极吧,这黄海我不能离开太久,还得驻留,如果这条恶狡瞅机会看我不在黄海,来这龙宫捣乱。”

    无极道君说道:“我不会腾云,只会遁地,也留在龙宫,等待诸位。”

    田螺姑娘说道:“我仅是一位罗刹女,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就这样,无极道君与田螺姑娘留在黄海龙宫,陪着黄海龙王喝茶。

    二郎神杨戬、千里眼、顺风耳、和玉、月孛星、祖龙,六人一起,驾起祥云,来到了南极仙翁所在地,南岳衡山,环境优美,极富灵性。南极仙翁主管人世间的健康长寿。

    六人找到南极仙翁的府第,扣门后,出来了白鹤童子,白鹤童子是南极仙翁的弟子,是一只白鹤所化。

    白鹤童子与二郎神杨戬自然认识,同为元始天尊的门下。白鹤童子见二郎神杨戬六人突然前来,比较吃惊,忙请六人到府中坐下,切好茶水。

    白鹤童子也认识千里眼、顺风耳,为天庭任命官员,在封神中也一起战斗过。二郎神杨戬向白鹤童子一一介绍了和玉、月孛星、祖龙。

    祖龙可是自古以来的有名人物,白鹤童子忙说道:“久闻大名,久闻大名。”

    白鹤童子问道:“二郎真君师哥,不知您们六位前来何事?”

    二郎神杨戬忙把寻找狡龙一事,细细说了一遍。

    白鹤童子怒道:“这恶狡,不知悔改,早已该定罪,没想到现在仍然做孽。”

    众人不解白鹤童子为什么对狡龙也如此怒恨。

    白鹤童子说道:“众位上仙,我师尊南极仙翁不在此处,到师祖元始天尊那里学习去了,特命我留下看管府第。”

    二郎神杨戬对元始天尊也了解,同为元始天尊门下。

    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的弟子,是阐教的创始人,他的道场是在昆仑山之上。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混沌宇宙中的清气变成了天,越纯净的清气变成的天就越高。

    盘古死后,他的元神变成了三清尊神,最早出现的就是元始天尊,因此元始天尊自然就住在最高层天上,并且元始天尊也是三清之首。

    元始天尊的昆仑山是天地的根基,也是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开始的地方。其实昆仑山并不在天地之内,而在天地之外,也就是在天外天。在昆仑山上住着无数的先天圣人,比如太上老君、女娲娘娘等。

    元始天尊,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元始天王,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地位虽高,但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

    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

    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

    元始天尊的名称,因其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众神仙都要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黍珠,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上清派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将天地宇宙中的神灵共分七阶,第一阶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从而正式确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个道教体系中的独尊地位,又通过称元始天尊“上合虚皇道君”,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虚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证。

    二郎神杨戬、千里眼、顺风耳、和玉、月孛星、祖龙等六人,辞别白鹤童子,来到玉清境。

    此时,元始天尊不在,二郎神等六人,一一拜见了南极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