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无三国 » 第十六章 金戈铁马入汉关

第十六章 金戈铁马入汉关

    何元庆、狄雷每人一套顶级装备也就算了,毕竟二人是自己麾下继陶勇之后武力值被系统判定为“超一流高阶”的统兵大将,有这个资格享受和十八骑、陶勇等人一样的待遇。可是普通将领甚至两千士卒都是这个待遇,是不是显得自己这个主公太高调了?在这个士兵们能有一身皮甲、布甲都能当宝贝珍藏起来的时代,人人一身镔铁鱼鳞甲是不是太过奢侈啦?虽然普通士兵身上的镔铁鱼鳞甲和何元庆、狄雷、十八铁卫身上所穿的镔铁鱼鳞甲相比质量上逊色不少,他们胯下的坐骑也只是头等战马,相较于十八天铁卫、陶勇等人的宝马良驹稍次一等,却也不是这个时代的普通军阀装备的起的。

    有些历史资料中将战马的等级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称为“宝马龙驹”,就如同《三国演义》中形容“赤菟马”(意为红色的老虎)那样:“蹄至背高八尺有余,头至尾长有一丈,四肢健壮、奔行如风”。也就是说肩高八尺以上的神骏战马才有资格被称为“宝马龙驹”,是战马的最高等级。段飞的“独角兽”就属于这个等级,而且比起“赤菟马”来更为强壮,等级也更高。陶勇的“花斑马”、十八骑的座驾、以及何元庆、狄雷的战马比起“赤菟马”来可能稍逊一筹,但也是属于最高等级的战马;七尺五寸以上的被称为头等战马,再次一点的就是中等战马,身高也要达到七尺以上;至于七尺一下的,多被称为普通战马。当然,这是指用于冲阵作战的战马,拉大车的驮马和那些驽马当然不在此列。

    段飞骑在“独角兽”宽阔的马背上,看着身旁在夜色之中排成整齐有序的队列向玉门关行进的一队队浑身充满杀气的“背嵬军”骑兵,再看看那些装满各种辎重装备和粮草的大车,不由得豪情满怀、壮志在胸。几天前自己还只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天外来客,现在已经是拥有两千多。。。不对,应该是三千多百战精兵的一方豪杰啦。当然,段飞现在的实力还不能与那些有着深厚底蕴的世家豪门一较长短,却也不是一般的地主豪强能够比拟的啦。不过段飞在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同时,也深深地在为自己的功勋值担心——这些东西可都是出自狗系统,那还能便宜呀?!

    趁着行军的空隙,段飞忍不住沟通系统精灵询问自己功勋值还有多少余额,毕竟现在自己已经是有着几千个手下的老板啦,过日子还得精打细算。其他的可以不用计较,自己的功勋值可是关乎自己这几千人马的后勤保障,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当系统精灵用十分欢快的声音说出他的“账户余额”时,尽管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段飞那比常人强大不知多少倍的心脏还是出现了短暂的“骤停”现象:“叮!经过本系统精密计算,宿主所获功勋值尚余2666点。呃,这个数字很是吉利,不错、不错。哈哈哈。。。。。。”

    无耻,太无耻了!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不对,是如此厚颜无耻的狗系统!老子完成第一次任务奖励了6000点功勋值,完成第二次任务奖励了9000点。给“十八铁卫”装备了一套顶级装备,给玉门关守军补充了一些装备和粮草,再有就是这次。。。。。。妈妈得,15000点功勋值,搁在22世纪的地球就是将近十亿华夏币。将近十亿啊,这特么的搁在地球上好多国家一年的军费都不一定有这么多,回到两千年前竟然刚够装备两三千骑兵的,说出去谁信啊!

    段飞这里已经开始抓狂啦,系统精灵还不忘在他伤口上撒盐:“系统出品必属精品!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宿主竟然不明白,智商实在是堪忧啊,当初本系统选你做宿主还真是让鬼迷住了心窍。这账能是这么算的吗?二十二世纪的地球上有多少辆宝马车?现在的水蓝星上又有多少匹‘赤菟马’?一千万华夏币能买十辆宝马车,一千万华夏币你能买到十匹‘赤菟马’吗?!别说十匹,就是一匹你能买到吗?宿主算算你从系统中得到了多少宝马良驹、精良装备、粮草辎重,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你那点儿功勋值能剩下这么多本系统就已经很照顾你啦,竟然还在这儿瞎逼逼。。。。哼哼,怎么,没话说了吧,以后不要再随意质疑本系统的人品,更不许随意败坏本系统名声,否者的话就立马让你变成太监,而且永不恢复!”

    段飞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一张大白脸上刹那间就挂满了冷汗:乖乖隆地咚、烙馍卷大葱!真是惹不起呀惹不起,狗系统对本宿主的惩罚力度是越来越大啦。前几天还只是威胁要将他的小JJ变成“朝天椒”,现在更进一步要让他变成太监啦。“朝天椒”虽然很细小,毕竟还能倔强地仰望天空,保存该有的一些功能;一旦变成太监可就特么的全完了,就算是最终他完成了狗系统交给他的终极任务,成为了所谓的“天下霸主”又有个屁用?连一个后人都没有,打下诺大的江山留给谁呀?!什么?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搞什么“轮流坐庄”?别闹了!

    大军回到玉门关的时候已经是黎明时分,不过段飞并没有让何元庆、狄雷以及两千“背嵬军”骑兵在玉门关停留,而是趁着天还没大亮的时机亲自率领他们住进了荒废已久的“昌安仓”。“昌安仓”,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位于敦煌县西北100多里处的戈壁滩中,西南距玉门关(小方盘城)约40来里地,是大汉边军最主要的后勤补给基地。严格来说,大汉朝廷修建“昌安仓”就是为了给守卫大汉西长城主要关口玉门关的守军,以及在朝廷大军西征或北伐胡人时提供后勤保障。

    “昌安仓”就是陶勇口中所说的“河仓城”,因其位于疏勒河河畔,汉军士卒和当地百姓都叫它“河仓城”。“昌安仓”规模庞大,受地形所限整个“粮仓”建筑呈“长条形”——东西长约一百二十步,南北宽约二十来步,城高约四丈有余,建在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约五十步处,是一个大湖泊,名叫“哈拉湖”。哈拉湖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等水草树木,可谓是风景宜人、美丽如画。既是守卫粮仓汉军士卒散心玩耍的去处,又是他们抓鱼捞虾改善生活的天然宝库;东面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沼泽地,茂密的水草之下可是令人畜望而却步的死亡陷阱,人和动物一旦投入它的怀抱,那可就真是“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啦。“昌安仓”建在高出湖滩将近两人许的土台地上,南北都是比城堡还要高出好几丈的大戈壁,这也使得“昌安仓”的位置显得极为隐蔽,不来到“昌安仓”附近,人们是很难发现这座粮仓的。

    在段飞率大军南下之前,他就已经派十八铁卫先行一步,快马赶回玉门关给陶勇、霍纲传达命令,让他们抓紧时间带人马赶去“昌安仓”,将这座废弃的粮仓简单修缮打扫一下,做为何元庆、狄雷以及两千“背嵬军”骑兵的临时军营。“昌安仓”作为大汉边军最主要的后勤补给基地,其建筑还是相当牢固的,而且废弃时日并不是太久,所以简单修缮打扫一下完全可以当作一座军营来用。这是段飞听陶勇说到“河仓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的方案,毕竟玉门关关城并不大,驻扎千把人的守军还问题不大,要是再让何元庆、狄雷以及两千“背嵬军”骑兵住进去,那可就太过拥挤啦。而且现在的玉门关肯定早就成了小月氏人关注的重点,几千精锐骑兵进驻玉门关,小月氏人定然产生警觉,甚至会立刻从敦煌县成外围撤走远遁,再想聚歼这些游牧民族可就要费老鼻子劲儿啦。所以为了防止小月氏人的密探察觉到有汉人大军进驻“昌安仓”,段飞派段老大他们兄弟传信给陶勇的同时,也给了十八铁卫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彻底清除“昌安仓”周围可能出现的小月氏人的密探,不得让他们得到和泄露“背嵬军”骑兵的任何消息!

    “昌安仓”虽然城池也不算小,但是一下子住进去两千多人马,外加几百辆大车,也是够热闹的。所幸大军只是临时驻扎,迁就一下也就过去了,何元庆、狄雷和那班子骄兵悍将倒没有什么不满。安顿好“背嵬军”众将士,段飞稍事休息之后,就将他现在的“班子成员”召集到位于“昌安仓”最西端他的住所兼办公室之中开会。除了陶勇、霍纲、何元庆、狄雷这四名领兵大将之外,“铁竹竿儿”作为斥候头目也得以列席这次作战会议,因为段飞要亲自了解王景那边儿的情况,再研究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