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无三国 » 第十七章 计就计段飞设计

第十七章 计就计段飞设计

    段飞的住所兼办公室是“昌安仓”之中最为宽大明亮的房间,房间设内外套间,据霍纲说这是最后一任“昌安仓”总管的住所兼“办公室”,是“昌安仓”内最“豪华”的房间。很显然里间是那位“昌安仓”总管的卧室,外间就是他的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成了段飞的临时会议厅。还算宽大的会议厅中央安放着一张简陋的“会议桌”,有多简陋呢?就是一张几块木板合成的桌面,下面支棱着几根木棍。别看这张“会议桌”如此简陋,估计还是这个时代的第一张“会议桌”,因为它和会议室内众人屁股下所坐的、同样十分简陋的“太师椅”一样,都是段飞刚刚才“发明”的!

    现在是下午申时十分,阳光通过刚刚糊上的窗户纸照进“会议室”,使得房间内充满了春天的温暖。段飞等人并没有坐在还散发着木头香味的“太师椅”上,而是围站在“会议桌”前,听斥候队长“铁竹杆儿”讲述敦煌县城现在的情况,因为段飞在听取“铁竹杆儿”汇报的同时还要在“会议桌”上面铺着的一张巨大的简易地图上标注敌我双方的态势。地图是用炭笔画在巨大布帛上的,虽然只是简单地标注了凉州各郡的方位和山川、河流、道路等,却花费了段飞50点功勋值,就因为它是“系统出品”。不过这张被段飞极度鄙视,在他心里根本算不上地图的地图,看在陶勇、霍纲、“铁竹杆儿”甚至生活年代比起他们还要晚上近千年的何元庆、狄雷这些人眼里已经是“惊为天人”,不对,应该是“惊为仙图”啦。

    “小月氏人只有几千人马,对应敦煌县城的南北们设立了南北两个大营,根本封锁不住敦煌城。为了不打草惊蛇,小的让弟兄们留在城外,自己一个人摸进城内找到王景大人。。。。。。敦煌县城那边儿的情况就是这样,王君侯希望主公早点儿率大军出击,与他们内外夹击小月氏人,以免夜长梦多。”“铁竹杆儿”滔滔不绝地将自己侦察了解到的情况向自家主公汇报了一遍,最后说到:“刚才属下率队返回途中,遇到了几个骑着快马的小月氏人,应该是小月氏人派来的探子。只是属下无能,让这些家伙给逃掉了,请主公责罚!”

    段飞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笑着说道:“陶队率言重了,既然是小月氏人派来的探子,一定都是十分机敏的精锐。他们提前看到你们肯定就会第一时间加速逃跑,你们抓不到他们也很正常。不过这些探子也探查不到什么消息,估计也是在玉门关那儿远远的看上两眼就跑回去交差去了,不会对咱们有什么妨碍。陶队率往返奔波十分辛苦,下去休息去吧。另外,斥候队带回来的情报十分详细,每人奖励五百钱,以资鼓励!”

    “谢主公恩赏!”“铁竹杆儿”大喜过望,急忙单膝跪地拱手拜谢。段飞微笑着挥手命他下去领赏休息,然后将注意力转到地图上,用手指点了点敦煌县城说到:“从陶队率带回来的情报来看,小月氏人的战斗力实在是有些渣渣,被王君侯出阵斩杀一名大将之后就歇菜了,就这还敢反叛朝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陶勇沉吟了一会儿,神色有些严肃地说到:“主公,属下觉得这和那些胡人的一贯作风有些不大一样,正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咱们还是小心一些为妙。”

    霍纲也在一旁点头说到:“属下也和都尉大人有同样的感觉,总觉得这些小月氏人的做法有些反常。主公初来乍到可能不太了解那些小月氏人,这些家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生性十分残暴,往往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相向,可不像陶队率所说的那么怂。被王君侯阵斩一名大将就不敢出战,对郡城只是围而不攻。。。。。。属下一时还看不明白,是不是这些胡人想给咱们玩点儿什么幺蛾子啊?王景上次不是说围困敦煌城的小月氏人足足有近万人马吗,怎么现在只剩下几千人啦,其他的小月氏人都上哪里去了?这些小月氏人和羌人叛军肯定是一伙儿的,不会是抽调人马去了武威,帮助羌人防备董胖子去了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对于咱们可是一个好机会。。。。。。”

    段飞听到霍纲“这些胡人想给咱们玩点儿什么幺蛾子”这句话,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并没有在意霍纲最后一句话的猜测,猛地一拍桌子说到:“仲经所言令本公子想到了一种可能:这些家伙不是抽调人马去武威,八成打的‘围城打援’的主意!嗯,对敦煌县城围而不攻,吸引咱们引兵去救,然后派大军半道进行伏击!哼哼,没想到这些还未开化的胡人竟然学会了‘三十六计’里的招数,还真是让老子眼前一亮啊。哈哈,既然如此,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失望,就给他们一个表演的机会!这两天‘铁竹杆儿’他们来回传递消息,估计小月氏人也猜到咱们有救援敦煌城的意图,所以才会想给咱们来这么一招。邦杰,明天卯时三刻,你带着手下这五百人马就从玉门关出发前往敦煌城,做出一副救援敦煌城的架势,吸引小月氏人的注意力;我带着元庆、狄雷和两千骑兵出河仓城秘密跟随。你们一旦遇到敌人的伏兵,就马上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大败而逃,粮草辎重随意丢弃就行。。。。。。”

    “高!实在是高!”陶勇虽然不明白“三十六计”是什么东东,“围城打援”这么浅显的计策却是一听就明白,不等段飞说完就挑起大拇哥拍起了马屁:“主公这招‘引蛇出洞’实在是妙不可言!只要小月氏人一出击,咱们跟进的大军就可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属下再反戈一击,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全军覆没。。。。。。”其实“三十六计”里面并没有“围城打援”之计,而是“围魏救赵”。“围城打援”只是一种战术而并非什么奇谋妙计,段飞这个大文盲哪里会记得什么“三十六计”啊,纯粹是装逼罢了。

    段飞白了一眼陶勇的大黑脸,正准备说话,一旁的何元庆开口说道:“主公,刚才陶队率说到他们在返回河仓城的路上遇到过几个探子,会不会是小月氏人已经察觉咱们有了援军?如果小月氏人知道咱们有援军已经到达,他们还会继续采取‘围城打援’的招数对付咱们吗,会不会像你担心的那样撤围逃跑?”

    段飞闻言轻轻摇头说到:“元庆多虑了!在咱们大军返程之前,我已经派段老大他们清除河仓城周围小月氏人的密探,而段老大他们汇报说并没有发现有可疑之人关注河仓城,可见小月氏人并没有想到邦杰他们会得到援军。毕竟胡人都知道玉门关外并没有咱们的军队,怎么可能会有人支援邦杰他们?长安那边的汉军更不可能支援敦煌城,因为他们想要支援敦煌就必须从羌人的控制区经过,羌人和小月氏人明显已经建立了同盟,羌人怎么可能让他们过来?刚才我已经说了,陶队率他们返回河仓城的路上遇到的那几个探子,最大的可能是前往玉门关探查守军情报的,关注点并非是河仓城。另外,我仔细观察了河仓城周围的地形,以河仓城隐秘的方位来看,想要发现这里面的情况就必须就近观察才行。但是离咱们这儿太近的话肯定逃不过段老大他们的眼睛,一旦被他们弟兄盯上,就是苍蝇都跑不出去,何况是这些探子?所以,我估计小月氏人并没有发现咱们已经增兵啦,还会以为咱们只有玉门关剩下的那五百多弟兄。呵呵,那咱们就好好给他们一个惊喜,杀他个措手不及!”

    陶勇、霍纲都对段飞的这番分析很是赞同,陶勇一边点头一边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既然主公决心已下,属下等人当然是按照主公的既定方针执行就是啦。明天卯时三刻,属下就亲自带着手下这五百人马从玉门关出发,仲经和‘铁竹杆儿’率领五十名斥候留守玉门。。。。。。”

    霍纲一听就急了,连忙拦住陶勇的话头喊道:“都尉大人,这一次怎么着也该轮到额了吧?额可是这五百军士的君侯,要当这个诱饵当然是额来领兵;你是玉门关都尉,这一次跟随主公夜袭匈奴人大营更是枪挑匈奴第一勇士果洛温,威名冠西凉。属下害怕要是都尉大人亲自领兵的话会吓到小月氏人,那些胡人如果不敢伏击都尉大人,咱这个诱饵可就失去了作用,怎么能完成主公交给咱们的任务?!依属下的意思,留守玉门关这么重要的任务还是留给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