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诛侠传之无生剑 » 第二十九章:【新宋皇宫 】父与子

第二十九章:【新宋皇宫 】父与子

    ......

    “就是这些,陛下。”

    一席黑衣铠甲着身,脸上蒙着黑纱的女子跪在殿内。

    皇帝赵宣澈位于高殿之上,听完黑衣女子的叙述之后,他缓缓起身,身边的老奴齐玉立马明白圣意侍奉上前,将温度刚刚好的茶水,端于圣上面前。

    赵宣澈喝下一口温热的茶水,缓缓说道,

    “你,继续暗中待在那边,继续追查下去。”

    黑衣女子起身言道,“末将接旨!”

    ......

    “世人都有眼睛,世人也都看的明白,他,真是费心了。”

    老奴齐玉听完后欲言又止,眼望着这个自己侍奉了五十载的老皇帝,看着他满脸悲苦模样。

    齐玉说道,“或许,经此等劫难,七皇子终能醒悟。”

    皇帝赵宣澈垂垂老矣的身躯,转了一身,满是皱纹的脸上,双眼柔情的看向书房中的一副骑马图,图上是一位英姿飒爽,俊俏丽影的女子骑着骏马在草原奔腾。

    ......

    翌日,清晨,鸟声灵灵。

    七皇子赵则尹行走在御花园中,他身着一袭苍葭色长衫,发髻整齐玩起,玄纹云袖,窄裤蟒袍,白玉连珠的发髻环绕,身高约莫九尺,面如雕刻,眼如丹凤,鼻正唇薄,四方阔口,势如奔马,身躯凛凛的他正前往雁书阁走去。

    他面无表情,神色安然,踏入书阁的第一眼就看见皇帝罩宣澈立于书桌之前,他上前请安道,

    “儿给父皇请安。”

    赵宣澈转身看着眼前这个高于自己的儿子,他慈声说道,

    “过来。”

    赵则尹环顾书阁四周,四下无一人服侍在前,他觉得今日的父皇有些许奇怪,

    “父皇今日好友兴致,让儿来这地方。”

    “这是你儿时初雪握笔写字的书阁,还记得吗?”

    赵则尹温润的回道,

    “儿,当然记得。”

    赵宣澈起身踱步于书阁内,缓缓说道,

    “今日,我漫步于此,看到这墙上挂着几幅你幼年时练的字,让我想起了一些从前的事,孤就命人唤你来此。”

    赵则尹跟在父亲身后,小步慢慢走着,倾听赵宣澈说话。

    “当年你就坐在那片木窗下的书桌上写字,笔都拿不稳,可是你却很用功,不服输,就一直的练一直的练”

    赵则尹低声感叹道,

    “儿的第一个笔字就是父皇手把手教的横撇竖呐,至今,在儿脑海中记忆犹新。”

    赵宣澈看着墙上的字,继续缓声说道,

    “那时候光教你怎么练好每个字的部位,握笔,就教了一个月,纠正错误用了两个月,你才学会怎么握笔,担心你隔两天就忘了,你呢,也特别懂事,一笔一划的自己勤奋练着,没日没夜的。”

    赵则尹浅此时笑着,

    “是啊,那几个笔力,儿总是记不清楚,儿蠢笨,学了两月有余才学会横撇竖呐的握笔。”

    “当年你的年幼,只到了孤的膝盖这么高,你穿着碧色的小衫,坐在宽大的木椅上,还略有些许不稳,时而会身体不稳的倒下,我就站在你身边,教你坐直,不要弯身,你很是听话,无论握笔的姿势多累,都会坚持着,身旁的宫女奴才们都不敢上前扶一下,只你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听话,让他们不要扶你,孤当年很是欣慰。”

    “是,父皇记得比儿臣还要清晰。”

    “你三岁启蒙,正是入皇书院好好学习读书之时,八岁之时,皇书房的老师就说你聪明机警,背书一气呵成,会作诗,会写文。

    赵则尹回想起儿时的回忆,正如皇帝赵宣澈所说一般,他笑着接话道,

    ”儿后来还会习武,当年天下第一的武学老师明月飞是父亲给我安排的,成为了儿的武学师父。”

    “你十岁习武之时,你体力不支,常常力量不够扎马步,孤狠狠骂了你一顿。”

    “是,父皇责罚儿子,却避让所有人,儿清晰的记得,那时父皇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新宋是以兴武而威慑天下,书读的好,武更要好。”

    赵宣澈听完后,苦笑着中又带着几许舐犊之情,

    “呵呵,你还记得。”

    赵则尹一席话戳中父皇的要害,舐犊之情。

    “儿子一直铭记于心。”

    “那是孤的肺腑之言,也是怕旁人对你闲言碎语。让你失去了孩童的天性。但是呢,也要让你明白,把新宋最重要的责任告诉你,所以,孤只能对你严辞苛刻。”

    “儿明白,不论父皇对儿有多么严辞苛刻,都是为了儿好。”

    赵宣澈转身继续踱步向前,来到了阁楼的落地窗前,他看着御花园中,湖水上的一对一大一小的野天鹅,在畅游。

    “光阴似箭,你都这么大了。”

    “儿如今已是三十有六的年纪了,起了府邸,入了朝堂,成为父皇的左膀右臂。”

    赵宣澈此时停下了脚步,转身看向这个高峻的儿子,说道,

    “你学武那日,还仿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赵则尹抬眼与目光如炬的赵宣澈四目相对,他内心恍惚,似乎觉得今日的父皇有些许不同,

    “父皇今日唤儿前来,是有什么事要嘱咐吗?”

    赵宣澈转身而去,看着诺大的皇宫,从书阁的顶楼之上附身下看,

    ”孤问你,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赵则尹不假思索的回道,

    “当然是父皇的天下。”

    .....

    半晌,他见父皇没了声音,他内心慌张万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自小就深知,此时赵宣澈垂垂老矣的声音,说出一句话,

    “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赵则尹不明所以,今日父皇话中的意思,只是连连点头,抬眼望去更是又看到父皇目光如炬的炙热的双眼,他浅浅问道,

    “父皇今日唤儿臣前来,所谓何事?”

    赵宣澈不想就此明说,只是将刚才的父子之情,寄托于对昔日时光的怀念,他缓缓说道,

    “没什么。”

    此话一出,赵则尹内心慌张起来,实在是捉摸不透父皇的心思,

    “老七,你就没什么话要和父亲说吗?”

    他面不改色,实际上内心已经战战兢兢起来,生怕漏出些许端倪,他谦和的回道,

    “父皇日理万机,儿,祝父皇健康长寿。”

    皇帝赵宣澈,此时已经彻底失望的望着眼前这个儿子,他似有一股话压在心里,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七皇子赵则尹更是将头垂下,不敢抬眼直视父皇,二人就这样僵持着有数分钟。

    御花园的风贯穿进书阁里来,老皇帝赵宣澈咳嗽了两声,双手扶着书阁的楼梯,

    “孤今日乏了,你回去吧。”

    赵则尹目光左右闪烁着,微乎其词说道,

    “是,儿告退。”

    二人一前一后的从书阁下楼,直至一层时,赵宣澈看着儿子慢慢远步离开书房的背影,心如刀绞一般,他脸上布满的忧思更加凝重了些许。

    而赵则尹踏出书阁的那一步,他心上的石头都卡到嗓子眼了,父皇的不怒自威令他胆战心惊,心跳不止,似是快被父皇严辞犀利的双目洞察出一番,他不明父皇今日所言之意,他只是怀疑父皇今日或许又想起了旧人旧物的哀思。

    赵则尹内心长长舒了一口气,若有所思的沉闷着,低头走了出去。

    ......

    二人,一人立于书阁内,一人立于书阁外的长廊之上,似乎微妙的父子关系,在渐行渐远。

    老奴齐玉进门,欲言又止的看着老皇帝赵宣澈的眼中,尽是满眼的失望。

    皇帝取出一个文谍,说道,

    “拿去给许将军,叮嘱她继续追查下去。”

    老奴齐玉低头道,“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