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家心路 » 第十八章:同是无根人

第十八章:同是无根人

    静怡几年前遭同事排挤,领导也不欣赏静怡沉默、内向的性格,把她调到现在的工作岗位。

    在新的岗位一段时间之后,静怡发现一起搭档的同事张德,和静怡一样属于与世无争型的性格,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欣赏,相处得很融洽,工作上面也还不计较的谁做对做少。

    张德在这个岗位已经十几年了,静怡惊讶他怎么能够在一个岗位呆那么久。

    和张德相处,是静怡有史以来最舒服的一种共事状态,张德也说和静怡相处很轻松,以前的搭档都很嫌弃他,觉得他少言寡语,毫无乐趣可言。

    可能因为没有情绪上的纠结,两人配合起来工作效率也快很多。

    以前总是忙忙碌碌的,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在工作空余时间,静怡和张德也很少聊天,各自做自己的事。

    然后静怡就开始看心理方面的书籍,国内,国外心理学大师的书籍,静怡来者不拒,都有涉阅,还报名上一些的心理学课程。

    在这里工作的几年,是静怡最放松的工作阶段,回过头来,静怡非常感恩那位领导,曾经对她的抱怨早就烟消云散。

    从小大到大,静怡都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小学的时候,因为要赶回家帮妈妈干活,带弟弟妹妹。

    静怡总是放学第一个就赶回家,最后一个到学校。总是独来独往,静怡其实很羡慕那些可以放学成群结队,开开心心玩够了才回家的同学。

    静怡没有这样的条件,爸爸在外边打工,妈妈一个人在家管四个孩子,要做很多农活,家里的活,静怡一个人全包了,洗衣,做饭水,煮饭,喂猪,煮猪潲,回家晚了就干不完活。

    静怡常常在睡觉之前还很多事没做完,然后会被妈妈唠叨,说静怡动作慢,这样的慢性子,以后到社会上怎么有饭吃,

    静怡现在也经常这样催促儿子,担心儿子不会安排时间,长大之后难以适应社会节奏。

    在家庭排列课程里,有一个和母亲连接的冥想练习,静怡拿一个抱枕放在椅子上充当妈妈。

    然后站在二米之外,一步一步走向妈妈,用心去感应妈妈的心情,在潜意识里和妈妈连接。

    静怡慢慢向妈妈靠近,静怡发现原来在潜意识里面很嫌弃妈妈,表面上静怡跟妈妈相处挺好,静怡从小乖巧,帮妈妈做很多事,对妈妈也很体贴,大家都说静怡是妈妈的小棉袄。

    冥想练习中静怡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嫌弃妈妈啰嗦,嫌弃妈妈的身材,因为静怡妈妈肚子有点胖,静怡还觉得妈妈对奶奶不够好。

    静怡想着一定要超越妈妈,不能像妈妈妈一样。静怡还曾洋洋得意,觉得超越了妈妈,各方面都比妈妈强。

    静怡的画面里面突然出现一颗大树,大树的根部是腐烂的,布满了肥肥蛆,这些蛆都是活的,白白的,糯糯的,密密麻麻的在树跟处蠕动着。

    静怡看着很恶心,也有些害怕。

    静怡不由自主的下跪,向着妈妈下跪,妈妈的后面站着外婆,外婆后面是外婆太。

    妈妈曾经跟静怡说过,外婆小时候总是打她,妈妈很小小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越外婆,觉不像外婆那么狠毒,打自己的孩子。

    妈妈对外婆怀着恨和嫌弃,静怡一直不知道自己对妈妈也有嫌弃。

    静怡向妈妈和妈妈的祖先下跪,静怡看到了自己的高傲,看到了自己不尊重她们的命运。

    妈妈和外婆身上的所有缺点,都是值得尊重的,她们来到地球上修炼,就是要优化这些缺点呀,他们用生命来体验,来净化自己,这些缺点就是他们在地球上的功课。

    静怡应该接纳妈妈和外婆身上的缺点,并向她们这些缺点致敬。

    静怡也接纳自己身上的缺点:“我和他们的命运是连着的,身上有她们的传承,我感到幸福。

    这些缺点是我们共同的功课,我们又一代一代的超越,我接过你们的火炬,生命传承的能量,再一点一点的优化,这就是生命传承的意义呀,现在我恭敬的接受你们的缺点!”

    静怡的哪本书上看到,伏地跪拜的可以治愈腰疼,就是藏族人去朝圣的跪拜方式,静怡腰椎间盘突出,经常会腰疼,静怡老想着哪天试试看,就没起个头。

    此刻,这个念头在静怡脑子里闪过,静怡不由自主的跪下来,双手合掌举过头顶,全身趴在地上。

    静怡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臣服,看到大树的根变得坚实起来,那些腐烂和蛆都慢慢的褪去了,树皮上坑坑洼洼的伤疤一点一点的慢慢修复,变得光滑。静怡感觉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入了地球,接收地球内部火热的能量。

    原来这个贴地跪拜可以清理内心的傲慢无礼,升起敬畏心。

    静怡从来对妈妈都是报喜不报忧,担心妈妈承接不起太多忧虑,也是对妈妈的不信任,觉得妈妈身体太弱,心理承受能力也弱。

    静怡隔阻了和妈妈的能量流通,也隔阻了妈妈的爱。

    静怡突然觉得妈妈的唠叨是那么的可爱,那么多慈祥,静怡曾经很讨厌自己承接了妈妈的唠叨,怎么甩也甩不掉,压也压不住,总会不经意的冒出来,去唠叨儿子,儿子也很烦。

    静怡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谈吐文雅,口吐莲花,可是那个唠叨呀,如影随形,建议一不留神,它就抢先一步冒出来,对着儿子唠唠叨叨。

    静怡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妈妈,拼命用书来武装自己,都说富有书诗气自华,可是静怡还是逃脱不了唠叨的形象。

    妈妈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除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字都不认识,可是妈妈用尽全力为孩子们打造舒适的生活,忙不过来的时候,在无力的时候,在内心自责的时候,妈妈用唠叨来代替关爱的话语。

    现在静怡接纳了妈妈的这份唠叨,承接了妈妈的这份特殊的关爱模式。静怡也不再抗拒自己身上流淌着妈妈的唠叨。

    静怡你想到了杨慧,杨慧一直说不喜欢她妈妈,静怡觉得杨慧没有和妈妈连接,就像无根的浮萍。

    静怡又想到于艳,于艳和她妈妈通电话的时候,语气总是很不耐烦也许于艳内心也对她妈妈有偏见。

    于艳去年体检,查出胸口的肋骨上长出了一点骨刺,医生说是良性的,家伟很担心,希望于艳动手术割掉。

    不知道于艳胸口的骨刺和她妈妈有没有关系,于艳是否在内心对她妈妈的离开有痛心。

    静怡对婆婆的怨气也消了很多,婆婆也要她家族的传承,有她内心的恐惧和生存下来的智慧,也是这么一代传承下来,一代又一代的优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