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家心路 » 第十七章:与父亲连接

第十七章:与父亲连接

    静怡连接祖先后,内心接收了到安定和力量,觉得自己不再是在这个世界上单打独斗,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静怡想再和父亲连接,静怡想像爸爸坐在椅子上,然后站在离椅子两米远的地方,一步一步的慢慢走向父亲,每一步都走的很慢,每一步都用心去感受父亲。

    静怡感到自己的心有些痛,像有针在刺心脏一样,每走进一步,心就更痛

    ,再走近一点,又感觉很委屈,心痛和委屈混合在一起,再走近一点,一股悲伤迎面袭来,想哭泣,再走近点,还夹杂着有愤怒。

    这些情绪像座大山一样压着静怡,静怡感觉整个身体很沉重,脚步快挪不动了,快到椅子跟前了,静怡看到爸爸弯着腰,头埋在两只掌里。

    “原来爸爸这么痛苦呀!我体会到的心情和情绪都是来自爸爸的吗?”静怡跪在爸爸跟前,爸爸依然把头深深埋在手掌心,没有顾及到静怡。

    静怡轻轻的靠着爸爸的手和身体,不说话,就一直靠在那里,去感应爸爸的心情,和爸爸一起悲伤,一起委屈,一起心痛。

    过了很久,爸爸抬起头,把手放在静怡头上:“对不起!女儿,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我没有好好陪伴你,我那时候也是失联的,我找不到我自己。”

    静怡:“爸爸,你是不是也一直在找你的爸爸,我的爷爷?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样的情绪总是莫名其妙的在我心中出现。

    每当我悲伤的时候,内心的孤独无依压得我喘不过气。爸爸这也是你的心情吗?原来我和你连接得这么深呀,我一直在体验着你的情绪。

    我以前还以为和你是断档失联的,我一直以为我的童年缺乏父爱,其实我们在潜意识里一直紧密连接着,我感受着你的心情,承接着你的悲伤,痛苦,委屈和无助。

    现在我看到你了,我们从来都是心连着心的,你的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感受到你的爱了,爸爸。”

    静怡内心感到一阵温暖,父爱弥漫到全身,静怡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冥想结束之后,静怡打电话给妈妈,是爸爸接的电话,静怡说想过去和他们吃饭。

    一个小时之后,静怡就带着儿子来到弟弟家里,爸爸妈妈住在弟弟家,帮弟弟带小孩,弟弟和弟媳带着侄子出去外面吃喜酒去了。

    静怡看到爸爸在炖鸡汤,便说:“今天这么合适,刚好你们炖鸡汤。”

    静怡妈妈接口说到:“你爸爸听你来吃饭,刚刚杀的鸡。”

    “专门为我炖的鸡吗?”静怡内心一阵感动,长这么大,静怡从来不觉有谁会为她专门做一件事,静怡从来都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未曾被这么重视过。

    静怡第一次一边吃饭,一边和爸爸

    聊天,聊爸爸小时候,说起爷爷奶奶,说起大伯伯,和爸爸聊天的话题原来可以这么多呀!

    静怡以前从来不和爸爸多说一句话,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完,没有闲聊过。

    吃完饭之后,静怡带着孩子回到家,发现忘记拿背包了,赶紧打电话过去,又是爸爸接的电话,爸爸说骑电单车刚送过来。

    心怡不忍心,爸爸这么大年纪了,还骑电动车送过来,本来想拒绝,自己打转回去拿。

    转念一想:“就让我安心的享受一次,爸爸问我做点什么吧!我是值得被爱着,值得被呵护的。”

    正想着爸爸已经挂断电话,静怡还是不能安心等待,开车到半路等爸爸。

    静怡和爸爸的互动太少了,静怡有弟弟妹妹,爸爸又总是那么忙,也不爱说话,静怡从来没有奢求过爸爸会为专门为她做点事。

    对静怡来说,那一定是很不懂事的行为,静怡从小就懂得为妈妈分担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多做事,多听话,少让妈妈操心,是静怡从懂事以来就会的。

    静怡从来不知道提自己的需求,爸爸妈妈要养活这么多孩子,还要供给他们几兄妹读书,已经累得不成样,提需求是多么可耻的事情。

    静怡就不明白,于艳怎么可以毫无止境的向家伟提出需求!在静怡看来,那是非常不孝顺,不懂事的女儿才会这么做的。

    但是家伟很乐意满足于艳,家伟对自己很苛刻,省吃俭用,生病也不舍得去看医生,对于艳的要求,却有求必应。

    于艳的背包已经有十几二十个,她买再多,家伟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要女儿开心就行。

    静怡只买了两个背包,家伟就说她“败家娘们。”静怡很难过,觉得家伟很偏心。静怡多么希望家伟像爱于艳那样爱护自己。

    但是静怡不管怎么做,家伟都对她不满意,静怡现在明白了,静怡一直希望家伟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静怡一直在家伟那里寻找父爱,静怡羡慕、嫉妒家伟对女儿的宠爱,那是静怡从小渴望的父爱模式。

    但是,家伟是老公啊!家伟只把静怡放在妻子的位置上,还对照家婆希望的好儿媳形象,静怡的想法和家伟的想法千差万别,两个人才有这么多矛盾。

    静怡在家伟那里得不到父爱,家伟在静怡身上找不到婆婆需要的好儿媳形象,两个人谁也不能相互满足。

    静怡心目中的女儿是按静怡家族传承的模式,乖巧,听话,懂事,多为父母亲分担家务。

    于艳性格活泼开朗,自由、奔放完全传承了家伟的风格,静怡对于艳的嚣张是敢怒而不敢言,静怡觉得女孩子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也管不了她,还被她一再欺负。

    静怡表面上不敢得罪于艳,内心可可排斥她,刚结婚的时候还把她当妹妹看待,相处久了,处处被于艳牵制,还让静怡好几次在公众场合出丑。

    静怡从内心决定,把于艳当玻璃人,对她视而不见,既然没有办法躲开这只刺猬,不理会她,总可以吧!

    同在一个屋檐下,即使静怡不理于艳,家伟也不肯呀,家婆也时时在旁边烧火,静怡既不是好媳妇,又不是好后妈,也成不了女儿和于艳争宠。

    静怡在这个家里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离开这个家只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静怡和爸爸连接上了,在爸爸那里找回了父爱,再也不用在家伟那里找父爱,也不用偷偷的嫉妒家伟对于艳的宠爱。

    静怡之前和家伟的婚姻模式是错位的排序,静怡从来没有和家伟并排过,静怡把自己放得那么低,比家伟低,甚至比于艳还低。

    所以在于家一直得不到尊重,静怡自己都不懂得珍重自己呀!

    现在静怡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值得被珍重的。

    静怡感觉内心的力量在冉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