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璀璨星河的指引 » 第十二章 眼看他衣锦还乡

第十二章 眼看他衣锦还乡

    自与先生一别,度过了新年,村民们纷纷开始下地整理土地,等待春雨耕种,迟羽一家也无差别。

    时间在迟羽白日劳作,夜晚苦修之中匆匆而过,转眼间又是一年深秋。

    这一年来,迟羽灵根的微弱劣势显现得淋漓尽致,灵根的成长速度远不如前两年,灵脉的修炼越到后期所需的灵气也越发的多。

    将近一年的修行,也才让沟通脾脏的灵脉成长到一半左右。

    早春种下的谷物也已经成熟,村里的山民趁着天气晴朗,便纷纷忙碌着秋收。

    这一日,迟羽跟随爹娘在地里收拾谷子,旁边便是萧家的土地,两家人和和睦睦的聊天,缓解劳作的艰辛。

    午时,萧茹熬了粥,送来给爹娘解饿,萧家叔叔与迟猛关系较好,因此在萧家一家子盛情相邀下,老爹迟猛带走一家三口去萧家地里蹭了个午饭。

    饭后闲聊一二,便回到自家地里继续干活,而迟羽不知的是,他们一家三口走后,李春花皱着眉头数落着自己闺女。

    “女儿啊,娘知道你们从小玩得好,但今时不同往日,你和张文已经定了亲,以后别再跟迟羽这么热情了。”

    萧茹解释道:“娘~您多虑了,我分得清楚,这不是一起吃个午饭嘛,我平日里可不会去找迟羽哥的。”

    “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咱们女人呐,一辈子也就贪图能嫁个好人家,张家那小子是有福气的,跟着王先生那种大人物去了京城,迟早是要做大官的。迟家那小子,我看着以后多半是个劳苦命,你可别丢了西瓜拣芝麻……”

    看着自己娘亲说得越来越起劲,萧茹只能无奈的不断表示认同。

    “砰砰砰!”

    忽然间村里想起了一阵铜锣声,打断了李春花的絮叨,也引得田地里的乡亲们纷纷侧目。

    只见那进村的山路上,两位县城的衙役打头,一人提着铜锣,一人举着锦旗,其后跟着四位轿夫,抬着一方小轿,最后边还有八位带刀的衙役。一行人精神十足的往小山村里走来。

    待走近了些,迟羽便看到了那锦旗上写着的字,目中露出了喜色。

    而此时前方的衙役也开口高呼起来。

    “恭贺西疆府南山县才子张文金榜题名,大乾文启二年秋闱高中三甲进士!”

    田间的村民们皆呆住了。

    随后在张家地里爆发出一阵大笑。

    “哈哈哈,好啊,我儿出息了!”

    那是张文老爹抑制不住突如其来的大喜,张口高呼起来。

    刹那间,纵横交错的农田里传来喧闹的议论声。

    “不得了,不得了啊,咱们村里出了大人物了!”

    “张家小子真是我们村里的文曲星降世啊,这才出门一年,就金榜题名了!”

    “当家的,怎么说话呢?什么张家小子,那是张文张老爷!”

    “对对对,张家老哥你别介意,兄弟我这叫顺嘴了,一时没改过来呢!”

    村民们一边说着,一边向村口靠拢过去。

    迟家地里,迟猛面色阴沉的看了迟羽一眼,也一言不发的跟着萧家一家子走向村口。

    迟羽被老爹一眼刮得默然,随即和娘亲跟在老爹身后。

    走到村口的开阔地上,村民们依旧里外三层将前来的衙役们围住。

    此时,那小轿门帘被衙役卷起,一身进士红袍的张文起身走了出来。

    顿时,村民们爆发出一阵山呼。

    “多谢各位乡亲抬举小子,今日下午,家里设宴,还请诸位乡亲赏脸来喝一杯!”

    身穿大乾飞鹤纹图进士袍的张文显得精神高贵,不断的想周围拱手示意。

    “哈哈,张老爷开口,那是我们大家的荣幸,这就去帮忙张老爷张罗宴会,大家说对不对?”

    张家邻居,老吴家的当家瞅准机会吆喝一声,村民们皆是齐声回应,这会儿可不能给张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对!咱这就去,可不能忙坏了张大人的爹娘嘞!”

    张文连忙向乡亲们道谢,随后邀请同行衙役往自家走去,人群亦步亦趋的跟着后面。

    领头的张文一路上和老爹讲述着自己进京后的日夜苦读和考中进士后的见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此时此刻的张文显得意气风发,人群中,迟羽心怀感慨的看着小伙伴如今衣锦还乡,从此人生大不同,心中也替他感到高兴,却不敢过多表露,因为老爹就在身边,此刻脸上有些麻木了。

    下午,张文老爹甚至将家里养的过年猪拉出了圈门,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宰杀分割,再加上一些鸡鸭鱼肉,做了一顿丰盛至极的流水席。

    宴席期间,村民们纷纷向张文敬酒,想要拉进关系。张文也乐呵着和大家对饮,显然这段时间宴会不少,锻炼出了些许酒量,没有因此酩酊大醉。

    晚间宴席结束,村名们散去,县里的衙役并未离开,而是在张家住下,要保证张文回乡的安全。

    迟羽则是与张文萧茹一起坐在院里聊起了这一年来的种种,三家老人也是坐在一旁,互相攀谈着。

    张文先是和萧家叔叔提起了自己与萧茹的婚事。

    “岳父大人,小婿这次在京城熬出了头,此番回家一是为了报喜,将我爹娘接去京城,二是想着与邀请岳父大人一家前往京城在先生的见证下与萧茹完婚。

    而且,令千金乃是岳父大人家里的独女,若是岳父大人没意见,不如与小婿一家在京城定居,您看如何?”

    萧家叔叔听了张文的建议,纠结道:“这……张文啊,你和萧茹的婚事我们老两口没啥意见,但是去京城居住,咱家去了,不成你们小两口的累赘了吗?去京城把你们婚事办了,我和你岳母还是会咱老家吧。”

    张文笑着打消了萧叔的疑虑:“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侥幸今年中了进士,新帝登基,对新科进士尤为优渥,因此赏赐了小婿良田千亩,而且先生也奖励了小婿农庄,其中佃户数百户。

    小婿以后多半要忙于朝政,没有闲暇时间管理家产,家父一人也是力有不逮,思来想去,不如请岳父大人帮衬一二,收来的租子足够我们两家吃穿用度了。

    还望岳父大人不辞辛劳,莫要推辞啊!”

    这哪是什么辛劳的活计,这是要萧家跟着他们张家去京城做地主啊,有佃户们在,哪有地主亲自下地干活的?萧叔当场惊喜不已的答应下来。

    眼见张家和萧家从此飞黄腾达,迟羽的老爹则是坐在一旁强颜欢笑,看向迟羽的目光一阵阵的失望透顶。

    迟羽被老爹看得心中一阵迷茫和彷徨。

    他知道老爹此刻心里难受得紧,无奈他此时开口,只怕要雪上加霜,只好默默的看着张文和萧茹两家欢喜的畅聊着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