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十七哩海 » 第五十三章 看海

第五十三章 看海

    回程路上的心情不免开始沉重起来,心里像是被什么压着似的,堵得人透不过气。车里只静静地放着歌,两个人似乎都没什么心思聊天,对话只剩下“喝水么”,“要不要在前面休息?”“累不累?”。

    除此之外,陈念不敢再多说一句,生怕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满肚子的不舍和伤感。身边的蒋律总在某些时刻发出轻轻地叹气声,无力且沮丧。

    两人按计划在路程中点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便再次出发。最后这一小段路程蒋律并没多做停留,而是一口气开到了旅途的终点站:卡梅尔小镇。

    这个一号公路旁精致的海滨文艺小镇是西海岸的著名景点之一,无数的艺术家作家慕名而来,短作停留或者长期定居;连张大千也曾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无意给这座小镇更添艺术氛围。

    小镇不大,总共也不过几千个居民。不宽的道路两旁是琳琅满目的画廊,手工作坊,古董店,艺术品小店;路边的一花一木都显得格外别出心裁;放眼望去,没有其他城市一贯粗犷的美国土味,处处透露着别致和优雅。

    海边离市中心大约有步行十分钟的距离,和想象中的阳光沙滩不同,北加州的海颜色深沉宁静,阵阵海风吹得人忘记了季节,只觉得冷。

    蒋律拉着她在海边一个木凳上坐下,或聊天或沉默,阳光晒在后背,发热发烫,晒得人懒洋洋的。眼前是一望无际蓝的透亮的大海,白色的海鸥时不时飞来身边踱步几下再扑扇着翅膀飞走,或成群结队的从头顶擦过,伺机偷些游客的餐食;海浪有节奏的拍打着,时间如沙般缓缓流过,握不紧抓不住,只叫人舍不得离开。

    也不知呆坐了多久,蒋律从包里翻出相机,叫上陈念两人一起低着头一张张欣赏着这段旅途捕捉到的点点滴滴。陈念将身子挪近些,下巴几乎搭在他的肩膀上,甚至可以感受到彼此的鼻息;毛茸茸的,有点痒。

    都说阳光是最好的滤镜,蒋律镜头下的她总是在笑,弯弯的眉眼,笑的人心里都暖暖的。

    还有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拍下来的合影;说是合影,却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正面合照,要么是夜晚被光线拉长并肩而走的两个背影,朦胧且暧昧;要么是蒋律调皮地歪着头凑在熟睡的陈念脸做着鬼脸。

    “看镜头。”蒋律举起手机,调到自拍模式。

    陈念把头歪过来,抿着唇淡淡一笑。

    咔嚓,定格。

    “回去把照片都拷给我留作纪念。”

    蒋律顿了顿,对纪念二字莫名反感,“带你去兜风?”

    “好啊。”

    这段号称最美的私家公路叫17miledrive,人们多译成17哩海或17哩湾。

    “17哩海更好听。”陈念嘟囔着。

    “嗯,我也这么觉得。”

    林荫小路蜿蜒于太平洋树林和卵石滩之间,层层蔓延开来。碧海蓝天,白色沙滩上隐约可见栖息的海豹,远处的小木屋若隐若现巧妙入画。车每过一道弯都带来不同的景色,奇松怪石,海水连着大片大片的多肉和鹅卵石,色彩恰到好处的融合,配上光影下闪到人眼的波光粼粼。让人连连惊叹,美不胜收。

    蒋律把车停在卵石滩附近绝佳的观景点。不远处的岩石峭壁上静静地耸立着一棵松柏,孤傲且独立;据说已经在那生长了250多年。再远一点是渐渐下沉的夕阳,两人调整好椅背,正对着海半靠着,眼前的夕阳一点点掉落在海里,消失不见。

    他悄无声息的把陈念的手拉到自己掌心,握紧;陈念就任他这么握着,这几日在心底积压的不舍和难过终于开始止不住往上沸腾。

    暮色降临,白日里光鲜亮丽的景色忽的消失不见,耳边是不断传来的鸟叫和虫鸣。下午有阳光的时候还不觉得,到了晚上,敞篷全开的车四处漏风,让里面坐的人不禁冷飕飕的。蒋律却并不想把敞篷合上,而是把加热座椅的温度调到最大,轻轻捏了一下她的手。

    “你抬头看看天。”

    彻底远离光污染的这片天空不经意间竟然布满了点点繁星,陈念甚至能从所学不多的地理知识里认出北斗七星,好美。

    “喜欢这里么?”蒋律轻轻地问,生怕打扰了夜晚的静谧。

    陈念点点头,不禁又抬头看了眼浩瀚的星空。脑海里浮现出那首古老的诗歌:

    Iamgreaterthanstars,asIknowtheyareupthere;theydonotknowIamdownhere

    如果可以,时间能不能停在这里。

    也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暗影里的那个人终于在满天星星的见证下开了口。“陈念,你应该知道,我喜欢你,很喜欢。”

    这句意料之中的话却让她的心乱了一拍。

    他的声音很轻,配合着车里悠扬绵长的钢琴曲;还没等她开口,便开始细细说着他这些日子的顾虑害怕担心和纠结。

    和想象中不一样,这个人哪怕在表白时也没有信誓旦旦的诺言。

    而是一点点抽丝剥茧的把他们的困难暂时想到的解决办法毫不掩饰的铺开在二人面前。

    巧合的是,这些问题,陈念都想过。

    “我可以一有时间就飞回来,三天假期足够中美往返。”

    “我们也可以找一个中点旅游度假。”

    “我可以再过两年外派回来,看看这边有没有什么机会。”

    “或者你愿意去美国看看么?”

    只是说到最后自己仿佛也没了底气,他的工作节奏他清楚,别说假期,忙起来连过个安稳的周末都是奢望。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卑鄙,他一贯讨厌不信守承诺胡乱画大饼的人。没想到自己今天也信口雌黄给他心爱的姑娘画起了大饼。

    退一万步说,这些保证就算作数,又能怎么样?一年加一起能见几天?他连一个合格男友基本标准都达不到。又怎么能光面堂皇的让陈念守着这些虚无缥缈的生活盼头一个人走?

    手越握越紧,声音却越来越轻:“我喜欢你,可喜欢一个人是想她开心不受委屈。我会尽力对你好。你要不要和我在一起?”

    真诚又谦卑,语气试探,听不出足够的底气。

    她不知道原来在她不断纠结难以睡入睡的夜里,对方也在绞尽脑汁想着到底怎么才能走到一起。可聪明如他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似乎两个人的世界不怎么可能会有交集。

    陈念想要致橡树里的爱情,独立且依赖。

    眼下的困境是无论谁最终选择奔赴谁,都要被连根拔起重新栽下,这样的代价对于一个理智的成年人来说并不一定负担得起。

    这个道理蒋律自然清楚。

    那个好字到了嘴边,心里的小人一直在怒吼“答应啊,等什么。”

    “蒋律,我喜欢你的。特别喜欢。”

    “或者这么说,对你,岂止一句喜欢。”

    从小到大,陈念从来没有如此直白的当面表达过自己的感情。她不断地告诉自己喜欢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要拿来去烦扰别人,也不要期待着有回应。幸运如她,这份感情有了如她所愿的回应。

    “我知道。”对方低下头,似乎知道这个对话的最终走向会是什么。

    “情感让我答应你,残存的理智告诉我不可以。”说出这句话有多么的艰难,甚至连声音都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我害怕。”

    “我还没有毕业,未来一切未知。我不知道自己会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如果现在答应你,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件附属品,随意地挂在你的身上,跟着你到处走。”

    “人生是应该有主次先后的,对于我这个完全没有踏入社会的人来说;我得先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的立足之地,才有资本去考虑别的事情。”

    “我害怕这段感情的最后剩下的只有指责和对当初头脑一热的懊悔;我也害怕你背负着一种莫名的责任去对我好;还怕真在一起之后你会发现我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你很好。”短短几个字终于惹得陈念的眼泪落了下来。

    对方似乎感知到了,伸出另一只手拂去她的泪。

    “乖,我不想让你哭。”

    只是这样的话在这个时候只剩了催泪的作用,强忍着不出声音,却控制不了身体因悲伤不断地抖动。

    黑暗里的她正迅速被这般恐惧吞噬,再也说不出话,只能拼命握紧那只有力温暖的手。

    还有没说出口的,她不怕和对方一起并肩作战解决难题,却怕对方最终敌不过现实的距离在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前选择放弃。说到底,现在的她对感情少了些坚定和勇气。

    “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我不想你因为我放弃自己的生活和目标。这一点我们俩不谋而合。”

    “同样,我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我会尽力。”

    “我不想拿当下的感情捆绑你。只是想问,如果以后我们又能遇见,如果那时候不用再面对这些不得不舍弃的难题。你愿意再给我一个机会么?”蒋律说这话时,语气诚恳又低落。

    陈念哭成了泪人,发不出声,只能在黑暗里拼命点点头;却又无比绝望地想,还有机会碰到么。她在那一刻突然理解当年林依抱着她哭着说的那句话,“可只要一想到未来那么长的人生里再也没有他的身影,我就觉得恐惧。不知道要怎么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

    同样的恐惧感正将她紧紧包裹,无孔不入的侵入内心。

    蒋律不断地低声安抚她,却发现眼前的姑娘越哭越凶;最后只能下车,走到她身边,一把把她揽在怀里,怀里的人也终于慢慢平复了下来。

    “明明是你拒绝我,结果你哭的更凶。”他的下巴搭在陈念头顶上,手臂紧紧环绕着她,言语里尽是宠溺和无奈。

    “都是你的错,是你先招我的。”这个时候的陈念可不会讲什么道理。她抬起头,眼里噙着泪。

    “我的错。”月光下楚楚可怜的这张脸,让人如何招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