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十七哩海 » 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

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

    夏风徐徐,路两排的法国梧桐似乎更高更粗壮了些,郁郁葱葱的叶子在高处互相交织给这条不算宽的路铺上了一层恰到好处的遮阳布。

    这一路走走停停,久远记忆里的模糊片段逐渐被抹的清晰。不知不觉中,等两人又一次感到饥饿时才发现已然黄昏。

    陈念挥挥手说不走了得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却又不辞辛苦带着蒋律走了一站地铁的路程打卡收藏单里的本帮菜馆。在吃这件事情上,她可从不将就。

    这家店门并不显眼,是不留心便会错过的那种。圆形拱门接着小院,再往里走才是正门;过了正门,才发现内有乾坤。一楼多是四人座,刚到饭店竟已悉数坐满。陈念熟络的和老板娘打了个招呼,用手指了指,领着蒋律上了二楼。

    和大众装修式的一楼相比,二楼则别有一番天地,每个小桌都恰到好处的被笼络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洞穴里面,巧妙隔出些许私密又不显压抑。昏暗的光线,配上桌上蜡烛袅袅焰火,食客的表情被晃得看不真切,反而滋生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氛围感。

    “嘻嘻,我的私人收藏。接地气的地道本帮菜也有,给老板们充面子的天价菜也有。我妈经常带客户来。”

    蒋律甚至都没打开菜单,只说了句让她来定,几次接触下来他早就对陈念的品味有了信任。

    陈念听罢,直接叫来服务员,“响油鳝丝,草头圈子,八宝辣酱,再来个小鲍鱼葱油拌面,二两的面即可”。

    蒋律就这么看着对面这个一提到吃眼睛都在发光的姑娘。和初见面时不同,如果说那时候她身上更多的还是学生气和小心翼翼,恨不得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先打一遍草稿。那现在的她,短短几月实习下来,干练了不少,甚至可以带着大佬们游西湖,谈笑风生。

    “今天有点晚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咱们改日再去城隍庙吧。”蒋律有点不好意思,一时兴起的玩闹心竟然浪费了别人一整个下午。

    陈念点点头,并没回话,毕竟嘴里还在嚼着那份葱香鲜美的拌面。

    吃完饭,一起走到地铁口。蒋律突然停下来,伸出手,说了句“陈念,很高兴认识你。”

    这句话陈念听懂了。他口里很高兴认识的这个人的不是职场上的陈念,不是他的小助理实习生陈念,而是陈念本念。

    于是也笑盈盈伸出手去,“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这一天过得,有点难忘。

    ====

    七月第一周的主题是公布Q3季度计划和下半年展望。会上Frank公布了两个消息:今年的亚太VP会议最终定在了香港,八月底。而并购业务的部门年会则定在了十二月份的普吉岛。

    想来差旅这种事多半与她这个小实习生无关,陈念一脸淡然。只是Cindy对她眨眨眼,凑到耳边“我跟Frank确定过啦,至少年会你可以去。”

    还没等陈念反应过来,又接着说“香港那个也许也行,Frank说想带我去,那我就可以带你。”

    “符合规定么?”小声地问。

    “当然,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带实习生出差或参加年会,更何况这些费用都是各部门自己出,年初做预算的时候我已经把今年的实习生费用加进去了。富余的很。”

    如果不是Frank还在台上,周围有这么多同事,陈念真想抱着可爱的Cindy亲一口。

    可见生活还是会有惊喜的。上周还在听老陈念叨放弃暑假的可惜,这周就有了公费旅行。还是两次。这么一想,还挺值。

    不管最后去不去的成香港,Cindy依然是要负责替老板们打点好一切的。而陈念有了之前准备重要会议的经验,这次当起小帮手来也是得心应手。

    好在会议选址和住宿酒店由香港分公司的助理负责敲定。Cindy和陈念这边只需要和各位上海参会的高层们统筹好行程安排和时间,再帮Frank和蒋律做好详细的会议日程表。

    作为今年总部派到亚太地区年轻有为的未来准合伙人,蒋律当之无愧需要一个单独的演讲环节。但具体说什么,用时多久等等这些细节都需要一一商定安排。

    大部分时候都是陈念帮忙整理资料,Cindy去和Frank,蒋律对接。然后回来一起修改。Frank也终于在几天之后给出准信要带Cindy一同前往帮忙打点。当然,少不了陈念。

    “Yes”,看到邮件的Cindy没忍住喊了出来。“我看上的包包可以等着下个月去香港再买了。”

    陈念也开心的不行,心想何止包包,还有衣服,护肤品和化妆品。甚至想怂恿她的逛街搭子林依也去一趟,像两年前一样,从早逛到晚,买到手软,不知疲惫。

    女生的快乐,总有一部分来源于买买买。

    一回到家陈念就按耐不住兴奋跟老陈和夏女士宣布了这一喜讯。

    没成想,几句话之后就敲定了一家三口的香港游。老陈八月底还没开学时间相对自由,夏女士也嚷着忙完这个案子想休个假缓一缓。

    到时候多请两天假和爸妈逛逛吃吃再去个澳门。美滋滋。

    林依的会计事务所也终于进入了淡季。用她的话来说,终于进入了无聊的打酱油时期。每天上班都有空闲发几条信息过来,说说和Neo的近况,八卦一下陈念,宛如回到了以前的腻歪劲,两个人有着说不完的废话。

    夏天真好啊,连万物生长都多了些勇气。

    只是对蒋律的那点小心思,陈念没有提及。怕林依那种咋咋呼呼的性格会一通乱分析影响她自己的判断。

    她想把这个念想放在心里,慢慢消化,等着烟消云散的那天。

    这也源于陈念某些奇奇怪怪的日常迷信。

    比如醒来没刷牙之前不要说自己的梦境。

    又比如不要买彩票来挥霍自己的运气。

    或者不要捡钱捡东西会有诅咒。

    再比如如果想摆脱某些似是而非的念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说出来,说出来就在心里扎了根。

    她并不想把那个人在心里扎根,她怕以后看到路飞就会难过。

    日子过得甚是惬意。老邵的论文初稿快要完成了,字数不多,但内容很扎实。夏女士加班的晚上,还时不时和老陈出去觅个食。

    小区后面的小吃街是她的心头好,盐酥鸡,鸡柳,烧烤,清真一条龙,海鲜粥。种类繁杂,应有尽有,价格公道。

    店门口摆几张小桌,人们三三两两喝喝小酒吃着烤串,就是夏天夜晚该有的样子了。

    这天晚上,难得的,夏女士按点回家却嚷嚷着要出去撸个串。她一直不是很中意这些路边摊,油大不健康,这次居然主动提出倒让父女俩有点惊诧。

    三人穿着短袖短裤人字拖就出了门,一看就是一家子。陈念挽着夏女士,亲昵得很。一旁的老陈还拿着把蒲扇,时不时扇一扇,老学究的气质被暴露无遗。

    常去的那家海鲜烧烤店早已座无虚席,站门口等了大概一刻钟才终于落了座。

    “老板,四个烤带子,半打生蚝,半打扇贝,一个烤茄子,一份锡纸金针菇,一份海鲜粥,再来一个扎啤。”

    点完也没闲着,跑去隔壁买了四两锅贴,外加一份臭豆腐,章鱼小丸子和烤冷面。这下算是全乎了。

    “今天我请客,不要客气。”想来实习这么久还没好好地请爸妈吃顿饭,陈念便把这顿揽在了自己身上。

    夏女士看起来心情不佳,破天荒的倒了杯酒,闷了一大口,约摸是被那怪味冲击到,眉头紧蹙,满脸嫌弃;而老陈却甘之如饴,宛如喝的和她不是一个东西。

    几口酒下肚,夏女士终于说出了今天反常的原因。律师事务所不定期会安排法律援助。最近她在跟的一个案子,原告和陈念同岁,却已经是一个三岁小男孩的妈妈了。

    这女生来自农村,家里重男轻女早早就断了她的学费,逼她出来打工赚钱。辗转波折,最后来到了上海,在厂里认识了她男人。两人认识没多久就在一起,后来结了婚又火速有了孩子。

    日子虽苦,倒也还有盼头。两个年轻人肯吃苦,把孩子留在了农村奶奶家,下班之余还会去饭店打工攒钱寄回家。过得拮据,两口子苦中作乐倒也美得很。

    没成想去年她男人在一次工厂事故去世,留下了她和两岁的孩子;工厂象征性的赔了几万块钱,全被她婆婆家拿走,这些年辛辛苦苦攒的积蓄也被婆家以给她男人办丧事为由一一搜刮干净;甚至孩子也被婆婆家霸占连面都不肯让她见

    这姑娘心软,总想着可怜一下刚失去儿子的老人家,从没拒绝对方各种无理的索取。却没想过自己年纪轻轻也是个失去了丈夫的可怜妇人。只是最后涉及到孩子的问题宛如触到了她的底线,死活不让。这才想起了打官司。

    不是第一次听夏女士说案子,但这次,听着人有点难受。

    “那她告她婆婆?”

    “嗯,要把孩子要回来。”

    法律上很容易界定的抚养权,到了现实生活中操作起来却异常复杂。她一个年轻女儿家根本没有能力和一大家子抗衡。她老家的父母更不愿插手帮忙,生怕多惹出事端。身边也有人劝她还年轻,孩子反而是个累赘,不如就这么算了,自己还容易找个下家。

    她总会摆摆头说真爱我的人不会嫌弃我的孩子,婚姻这事随缘,不强求。

    这姑娘身上有着一种韧劲,她的需求不多,只希望法律能帮她把孩子送回来。

    夏女士也问过她,要回来你得养孩子,会不会太难?

    对方目光坚毅,“谁的生活又不难呢?各有各的难处,我还年轻,身体好,力气大,可以闯可以拼。我要努力赚钱供孩子读书,有孩子在,生活都多一点动力。”

    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莫名多了一丝力量,不过也才二十出头的姑娘,却悟出了这么多人生道理,如此通透的活着。

    而让夏女士耿耿于怀的,莫过于这个和她女儿年龄相仿的女生,花一样的年纪,本该无忧无虑充满希望,未来还有那么多可能。却早早地被生活一次次鞭打,甚至被压得无法抬头。

    哪怕知道这个世界本就没什么公平可言,却还是天真的希望岁月对某些人能下手稍微轻点。

    老陈自然也有了触动,此时抬起头来闷了一大口。“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管不了的,希望法律可以。”

    夏女士端起酒杯,“我会尽力。”昂头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