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十七哩海 » 第十七章 童年回忆

第十七章 童年回忆

    期末的最后一周,照惯例变成了课上和教授们难得的闲聊时间。暑期计划,论文要求,最近趣闻,大家叽叽喳喳,教授们和蔼可亲,。

    这一年陈念马不停蹄修满了足够毕业的学分,老邵大发慈悲地在课上宣布研二的选修课全凭个人兴趣不做毕业要求;大家一阵欢呼,感恩如此贴心的教学安排,既给予了大家最大程度的时间自由,还可以保证有足够时间全身心投入在毕业论文上。

    接下来的两年需要开题,开题答辩,论文摘要,初稿,改稿,最后再论文答辩;每一步都像是在闯一个小关;最低两万字的英语毕业论文也不是随便就能写出来的,加上自己还有科研论文需要定稿;陈念顿觉灰心,前路漫漫,甚至忍不住担心起自己的头发。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的欢乐时光总是很短暂。周五下班时Cindy哭丧着脸,对着Frank提前发来的下周工作安排,哀叹一句好日子到头就赶忙收拾回家了;用她的话来说,得回家好好过个周末平复心情才能有下周直面Frank的勇气。

    陈念的内心倒有点期盼快点见到蒋律,哦,不,是路飞手办。

    听Cindy说俩人这会正在机场候机,下班前不忘去他办公室放好钥匙,发了个短信。

    “钥匙在老地方!”还贴心的附了个照片,陈念觉得她这个助理做的真是没话说。

    秒回。“候机中,周末请你吃个饭?”

    “地点我定?”宛如是意料之中的邀约。

    “时间,地点,想好了发给我。”

    “O了个K”。

    老陈这周末要回学校加班,期末总结报告会,研讨会,课程安排会,事无巨细他都得管一管。夏女士下周上庭,这周末回家的可能性不大。

    挺好,省的还要费力解释一通自己为什么又要在周末和老板吃饭这件事。

    周六中午,两人约了在南京东路地铁口见。她挑来选去最后决定带蒋律去一家专卖上海点心的老店,店铺隐蔽,不好找,七拐八绕的很容易就错过。

    小时候老陈常带她去吃,他们家的蟹粉小笼鲜肉馄饨炸猪排是一绝。光想想都要流口水。

    不知怎的,就突然很想让蒋律也尝一下她小时候最爱的味道。

    出了地铁口,那人已经到了,正一手插着口袋一手提着礼品袋站在路边,悠闲地看着过往人群,一眼望去扎眼得很。她甚至自己都没意识到,竟然不知不觉中有了在茫茫人海里一眼认出他的本领。

    只是宛如商量好似的,俩人今天都穿着绿色短袖配牛仔裤帆布鞋,只是陈念的是牛油果绿,蒋律的偏墨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杂夹着小心思安排的情侣装。

    那人眼神也不错,转眼间就走到陈念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说了一句衣品不错,双手递过手里的袋子。

    合着这是变着法夸自己呢。陈念回了句彼此彼此。

    “Minimax跟我说你把它照顾的很好,让买个礼物表达感谢。”

    “那是自然,我办事,您放心。”

    陈念好不得意地伸出手来,是她爱的路飞没错了。

    只是正要接住,那人又收了回去,摸了摸鼻尖,“先帮你拿着吧,这东西不轻。”

    这地方陈念常来,轻车熟路,绕了几个弯穿过几条小巷道就到了店门口。蒋律抬头看到破旧牌匾上刻着的店名,愣了愣脚步,这块边缘破损正中有着三个正楷字的牌匾看起来莫名有点眼熟。

    等进了店,堆积挤在一起的陈旧餐桌和那通往二楼又窄又陡的楼梯赫然映入眼帘,尘封记忆里的星星点点骤然升起;瞬间反应过来这是他小时候最爱的点心店。

    陡梯曾是他的童年阴影,可每次都固执地不愿坐在一楼非要奔着二楼去,等下楼梯时又不免腿软战战兢兢;外婆总是先下去举着双手说不怕外婆在,外公则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护着他。

    只是后来外婆搬家离得远,每次回来行程匆匆也顾不上特意跑来打卡。这么多年过去,脑海中依稀只记得幼时有家很好吃的点心店,好吃到至今心中没有哪家小笼包可以比拟;记得味道,记得陡梯,却忘了具体地址和店名。

    内心猛地涌起一股感动和惊喜,有点激动。陈念显然不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此刻正小声地给他介绍菜单。蒋律就这么低着头静静地看着她,眼前的这个姑娘正微皱着眉头为点什么而犯难,可爱得很。不自觉的,自己也咧了一下嘴角。

    第一口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下去,果然是久违童年的味道。都说人的大脑会把记忆附着在感官上,比如味觉嗅觉和听觉;只有等吃到同样味道的瞬间才会被激活,并迅速充斥占领大脑和口腔把人的思绪拉回到过去。

    “是童年的味道。”两人同时抬起头感叹了一句,也自然迎来了彼此的诧异眼神。

    蒋律不慌不忙解释了一下,陈念目瞪口呆,蹦了俩字“好巧”,还嘟囔着补了句“不知道咱俩小时候有没有在这家店碰到过。”

    “也许”。

    童年记忆的阀门一下打开,对话内容也多变成了童年趣事赏析。

    陈念兴致颇高,连糗事都一并抖落了出来。比如她三岁那年看着老式电熨斗里的自己觉得此人过于可爱没忍住上前亲了一下,没成想夏女士忘记拔插头,害她顶着香肠嘴吃了一多月的冷稀饭。

    比如小学文艺汇演她独唱,结果上台时太紧张当着全校人面前摔了个狗吃屎。

    蒋律被这些事逗得哈哈大笑,怎么说呢,这样真诚勇于揭自己老底的姑娘,傻傻的有点可爱。

    话题还在继续,陈念聊到小时候她最爱的动画片是大盗贼,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边说还边哼起了里面的歌。

    “我是一个大盗贼,什么都不怕。生活多自在,整天乐哈哈。”

    只是纳闷,身边的朋友包括林依都表示对这个动画片毫无印象。

    “你知道我记事以来第一本也是最喜欢的一本枕边书是什么?”

    蒋律终于没忍住打断了她,两眼闪烁亮晶晶。

    没等她回答就接着说“是德语原版的《大盗霍真普洛兹》。后来上海美术制片厂译制拍摄成了动画片大盗贼。这本书是我妈那年去德国出差给我带的礼物。当时看不懂,直到我五六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德语,这算是我第一本看完的德语原著。非常喜欢。”

    陈念心里咯噔一下。或许是没有想到居然有人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和年幼的她喜欢着同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里有那个爱吃土豆泥总在修土豆邪恶的魔法师,那个不幸被魔法师变成了癞青蛙又被卡斯佩尔拯救的小仙女。

    西方文化交流的课上,教授常说文化传播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这是一种跨国籍种族地理位置的分享。你不知道在世界上哪个角落会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样,欣赏着相同的电影,音乐或者书籍。

    大家的生活境遇哪怕差之千里却仍能找到一丝共鸣。

    你从来都不是一个孤岛,你并不孤独。

    走出店门的俩人仍然意犹未尽,一顿饭吃下来竟激活了不少尘封已久的记忆。蒋律并不想回家,内心涌着一股冲动想凭着不够清晰的记忆故地重游下小时候经常去的几个地方。

    比如国泰电影院,光明电影院,复兴公园,城隍庙。

    来上海这么久,他从没有兴致去做这样略显矫情的事情。偶有得空不工作的日子多半也是宅在家里看书看电影或者健身。

    而今天,他很想邀请眼前的这个姑娘陪他一起故地重游。

    陈念答应的也很痛快,那一块她可太熟了,脑海里迅速计划出下午的行走路线,从南京东路到人民广场到黄陂南路再到淮海中路,中间还会路过她最爱的长乐路和思南路。这是她最爱的逛吃路线之一,这点路对于爱逛街的她来说简直是小意思。

    最后时间来得及的话再坐地铁去城隍庙。

    六月底的上海已然入了盛夏,好在昨夜一场骤雨多少洗散了点空气里焦躁的热气,哪怕今天是多云天气,空气里竟也少了点闷热的感觉。只是不知道蒋律愿意不愿意一路走过去。

    对方没多想,“当然走着去,坐车有什么意思,会错过好多风景。”

    得,毕竟是家里放着多个健身器材的主,这点路对他自然也不在话下。

    俩人长得都算出挑,陈念一米七几的个子刚过蒋律的肩膀,边走边指着身边的建筑回忆着旧时模样;女生满脸的青春洋溢,男生略显沉稳却也不失少年气质,两人眼神里都散发着惊喜和兴奋,还时不时对看一眼,默契得很。

    路过一家经典糕点店,陈念放慢了脚步,蒋律歪歪头,“去买点?”

    没有人能拒绝糯叽叽的食物。

    “麻烦阿姨,双酿团,条头糕,豆沙青团各来四个。”

    “好额呀,小姑娘还要撒伐?”

    陈念看了眼蒋律,他微笑着说了句“和她一样。”

    这一路走走停停,竟也不觉得有多远。陈念开玩笑说可以在每个地点前给蒋律拍张照,和他小时候的照片合在一起,做成标题为“时间是把杀猪刀”的成长合集。没成想对方觉得这个点子甚好,还真的像模像样的在电影院前,公园的滑滑梯边留了影。

    手机镜头里的那个人,不是她的老板,不是职场上光芒四射的有为青年,也不是那个无时无刻与同事有礼有节保持距离的Aidan。反而更像是久违多年的童年玩伴,抑或相见恨晚的新朋友。

    陈念突然想感谢Minimax,那个有点呆傻一心只顾干饭的奶牛猫,才让她和蒋律有了一个契机在工作之外的场合了解对方。

    只是她不知道,蒋律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