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45

45

    高考结束之后,张殿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早早就卷起铺盖卷回了家。

    今后该干些什么,他的心中一片茫然。

    全家也就十几亩地,由父母侍弄就足够了,况且也收入不了几个钱。

    一个多月后,一位远房叔叔回老家上坟,顺便去他家串了个门。

    父母就向叔叔提起了给自家孩子找活的事。

    远房叔叔离家多年,在鹿城水果发运站工作,大小也管些事。

    远房叔叔对张殿臣的父母说:“水果发运站倒是招搬运工,但那是临时工。

    能不能转正,谁也说不准。

    因为干的是体力活儿,挣得倒是比正式工多得多。

    你们要是不嫌弃,我就给你们盯着,只要有了空缺,我就给你们捎话。”

    张殿臣的父亲说:“只要有个活儿干,就不错了,哪还有挑肥拣瘦的道理。

    你回去后,就多上些心吧。

    我们就在村里等你的消息。”

    吃过饭后,叔叔便回鹿城了。

    父母本打算让张殿臣跟着他们种地,毕竟自家就这么一个男孩子,舍不得让走远。

    可微薄的收入肯定要耽误了孩子的大事,再看看自家孩子苦闷的样子,于是便急病乱投医。

    远房兄弟来了,就说起了给孩子找活儿的事。

    人家也痛快,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十几天后,本村一位从鹿城回来的人说,营生给找下了,让殿臣带了铺盖和换洗衣裳快去找他本家叔叔,迟了就有人顶上了。

    并交给一张写着去往水果发运站方式的纸条。

    老两口就给儿子收拾出门的行装,并准备了一百多块钱的盘缠。

    晚上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

    出门不比在家,多干活,少说话。

    不上街,少管事。

    千万不能和人打架。

    实在受不了气,就回来。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就到公路上等开往鹿城的班车。

    好不容易盼来一辆,可司机似乎没有看到他们招手,理都没理,就开过去了。

    又等了将近一个钟头,挥了挥手,车停下了,人和东西上车后,班车马上就开走了。

    老两口瞭望了好一会儿,方才回去。

    对张殿臣而言,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去往大城市。

    下了班车,走出出站口后,纵横交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让他有些难以适应。

    他急忙掏出那张纸条,上面写着:“乘十路公交车到人民医院下车,再转乘十六路公交车,到奥林商厦下车。

    下车后,向卖水果的商贩打听,走五、六百米就到了。

    他连续看了三遍,生怕看错了。

    看完,又将纸条保存起来。

    其实,在家时,他已经看过十几遍,十路车,人民医院,十六路车,奥林商厦,水果摊,早已刻入他的脑海,他只是怕弄错了。

    汽车站附近便有十路车车牌,等车的人真不少。

    张殿臣背上背着铺盖卷儿,手里提个大挎包。

    等人们都上车后,他才上了车。

    买票后,恳请售票员,到了人民医院千万说一声。

    在车厢中找了块空地,把背上背的、手里提的物件放了下来。

    双眼紧盯着路过的每一个站牌,生怕漏掉人民医院。

    走了十几站还没到人民医院,他有些怀疑,人民医院是不是已经过去了。

    又过了两站,人民医院站终于到了。

    下车后,他又转乘十六路车,在奥林商厦下了车。

    周围确实有些水果摊,向水果商贩打听到水果发运站的具体位置后,他便向那边走去。

    水果发运站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打听后,找到了本家叔叔。

    叔叔先安排他住下来,住的地方就是保卫科。

    说是保卫科,实际上就是个门房。

    保卫科的科长自然就是那位看门的大爷。

    门房里有两张床铺,看来只住他们两个人。

    叔叔向他交待,饭要自己做,炊具、餐具自己准备。

    实在累得不想做,外面有很多小饭馆。

    交待完这些,又告诉了他工作内容。

    每天都有拉水果的车来卸货,或多或少,也没个准头。

    白天,市里不让货车行驶,水果车一般都是晚上十点后才能到。

    卸车分成两个组,每组两个人,一组负责卸一车。

    车多的时候,要卸到早上五点多。

    只有一车水果,两个组同时卸。

    每卸一吨,装卸费一元五角。

    车的大小不等,装的水果不同,车上水果的净重也不一样,五、六吨到二十多吨都有。

    至于吨数,不用担心。

    发运站有地磅,磅单都是好几联的,绝对弄不错。

    不怕吃苦,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

    说完这些,又领他到发运站的水果库转了转,那将是张殿臣今后工作的场所。

    转完之后,又叮嘱张殿臣一番,叔叔忙他的事去了。

    张殿臣回到门房,去收拾他的床铺。

    发运站坐东朝西,西墙正中是两扇庞大的折叠大铁门,显然是为了车辆进出方便。

    门房就在大门的北边。

    为了方便观察,门房东边留门,西面和南面留窗。

    由于日照过于充足,整个房间十分闷热,远不如外面凉快。

    张殿臣收拾床铺工夫,已经热出了一身汗。

    那位大爷看到后说:“这房住得活受罪,夏天热个死,冬天冻个死,简直就是一座活人墓啊!”

    张殿臣接过话茬,问起了做饭的事。

    大爷告诉他,为了方便,要买电饭锅,蜂窝煤和炉子。

    做饭时间短,就用电饭锅;时间长,线路受不了,只能用蜂窝煤炉。

    另外,还需准备锅、碗、瓢、盆、菜刀、案板。

    也可先用他的,但不方便,只能一个做完,另一个再做。

    买菜倒是方便,南面便是菜市场。

    像这样热的天,饭尽量少做,够吃即可。

    剩下,很快就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