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混蛋是我小名 » 第二章神与仙的区别

第二章神与仙的区别

    听他问,那道声音再次响起;“神和仙当然是有区别的。神是死后转生,仙是修长生者,数量很多。“神”和“仙”是不同的,由天而人的是神(人鬼之神例外);由人而天的谓仙。神多为先天的,而仙多是后天的。

    神是天上有官职的,受比它高级的神管制。而仙则没有官职,不受其它的仙约束,区分就在于能力高低大小,自由自在的住在自己的仙山上。

    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也称先天之圣,是先天就存有的真圣。而仙是后天在世俗中修炼得道之人,也称后天得道仙真,凡是通过长期的修炼,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就是仙人。

    神是死后转生,仙是修长生者。仙和神真正的区别在于,仙是生修,神是死授。仙往往与道家有关联。至于神,就是死后才成神的。神是传说中天上固有的统治者,超自然的天神,仙则是凡人通过修炼达到的一种超越生死,超自然的人。神在天上,仙在山中。一般说神的级别大于仙,有种说法是在天则称为神,在地则称为仙。

    神的力量是天生的,仙的力量是修炼来的,这是神和仙最大的区别。神担任神职接受信徒的祈祷,给信徒们祝福。仙与天地同寿,逍遥于物外。”

    “那您老为何能死后成神?”

    “道爷本就是千年前下界渡人的神,由于贪恋人间俗欲,忘了归期。后遇天下大乱,道爷不得已避世与七峰山天河洞,但未曾想道爷归期逼近,元神归位肉身却困顿与此。无奈只好留一丝本元交代后事。”

    “道长,您是天上什么神?”

    “道爷我在天上也是威风八面,驻守一方的大神。”

    “道长,您老在天上是负责什么的,驻守哪个重要神位呀?”

    “这么说吧,没有道爷我,太上老君都无法炼出丹药。”

    “道长您这么厉害吗!连太上老君都怕您?”

    “这孩子!也不能说是怕,就是如果没有道爷我,老君就无法炼丹。”

    “您是烧火的还是扇风的?”

    “小子?瞧不起道爷!烧火扇风道爷一人就可以了。天上神仙也不是地里的大白菜。”

    “小子不敢,如果不是道长,小子可能已经死了!小子对道长是真的感恩戴德,您对小子恩同再造,就是给小子一百个胆,小子也不敢对道长不敬。”

    “别以为道爷不知道,你也是鸠占鹊巢。只是看你资质还不错,才未把你的魂魄驱散。”

    晓天听了一惊,心说;老道已经看出来自己不是原主了?但想了一下觉得也是,这老道明显就不是一般人,他都说自己是神仙了。虽然说话可能有些水分,但大致应该没说谎。

    “道长,您把什么东西塞进在小子脑袋里了?小子怎么感觉头好乱呀!”

    “你小子别得便宜卖乖,道爷我给你注入了道爷万年功力的一成,还有几部神通功法。你一会仔细温习一下,这是你的机缘,也是道爷不得不了的业障。”

    齐晓天听了大喜,心里也对这具这具尸身也不再那么恐惧了。隐隐之中到有了一些亲近感。似感应到了他的心态,那个声音在他脑海里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既然传承了道爷的衣钵,出去后不准逞勇斗狠,祸及无辜。如果你敢在世上为害作乱,自有收你狗命的人出现。”

    “做好事能留名吗?”

    “你现在已是道爷的门人了,还需要哪些虚名干什么?又不是神需要信徒的信仰,来增加自己的功德。你潜心修炼日后能成仙就不错了。所以名声与你,如浮云遮日转瞬成空。”

    齐晓天心思灵动,立即翻身在那具尸身前拜倒,高声说;“恩师在上,受徒儿齐晓天三拜。”说完乓、乓、乓磕了三个头。

    了尘道人在他脑海里“咦”了一声说;“道爷我以前也听过人们常说;受徒儿一拜?你为何要三拜!”

    “您老没受过徒弟吗?”

    “收过,还不少。但都是百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收徒只要把他们按地上给道爷磕个头,然后道爷传给他一些功法,让他去办事就行了!”

    齐晓天明白了,这老道收徒都是强迫别人拜师的,就像今天自己也是。事先完全不用征求别人意见,拉过来按地上给自己磕个头就算收徒了。这有些太简单粗暴了,自己要改掉这个陋习和极其简单粗暴方式。

    于是说;“拜师有三拜,您老听我说;拜师一,谦逊恭敬,学习师傅的智慧与经验;拜师二,虚心向师,努力学习技艺;拜师三,传承师道,不忘初心。”

    “还有这么多讲究?道爷我收徒只是需要他们去完成我要办的事,哪有时间听他们啰嗦。你小子人不大事儿不少,还这么多臭讲究。行了,你也给道爷磕过头了!以后你就是道爷的弟子了。”

    “师傅,咱是什么门什么派呀?徒儿以后行走江湖,也要让人知道咱们的山门呀!”

    “道爷有门派,咱们属于【太上】一门。祖师爷是太上真君开创的门派。知道道爷的名号吗?”

    “知道,师傅道号长眉道人了尘先师。”

    “道爷没死,只是褪去肉身,元神升天回归神位。什么先师!”

    “师傅您老人家以后还会回来吗?如果徒儿有难可以向谁去求助!”

    “没出息的东西!为什么总想着自己打不过别人要去求助。而不想靠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难道道爷我传授给你的东西不行吗?”

    “徒儿现在也不知道师傅您都传给徒儿什么了,只是觉得脑子很乱。”

    “咳,不知道道爷这次是不是做错了,收了你这么一个力巴。行了,把玉牌拿去收好。道爷不想再看见你了。”

    说完,就见那块玉牌向自己飞来。晓天大惊赶紧伸手去接。玉牌力量很大,接到手中正好撞到刚才被刺的地方,他疼的“呜”了一声。

    赶紧去看手中的玉牌,发现玉牌上沾了自己手伤处的血。那上面的血则在急速晕散开,晓天正在惊异不定时,发现那块玉牌快速消失与他的手中不见了,同时他的周身散发出紫色的耀光,把洞里照的紫气氤氲霞光充盈。

    而他脑海里则出现了一块玉牌,他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那块玉牌在自己的脑海里。吓得他大叫;“师傅不好了,那块玉牌进徒儿脑子里了,快帮徒儿拿出来。”

    脑海里老道“咦”一声,接着就不可思议地说;“真看不出,你小子还有这等奇遇,道爷我修行了万年,都没有修成神魂与法器合一。小子刚接收了道爷一成功力,竟开启了灵宝天成!”

    “什么意思师傅!这东西进脑子里会不会变成脑瘤呀?还有您说这是咱家门派的标志,它进徒儿脑子里了,如何拿出来给人看呀?”

    “瞎说,它已经与你神魂融合,又不是真有一个玉牌在你脑袋里。你沉下心仔细去感受一下它有什么变化?还有,道爷门派的标志,也不是就它一种。”

    晓天见他说不会成为脑瘤,心里稍放宽一些。也不说话,坐在那静心凝神在脑子里搜索,那块玉牌在脑中有什么变化,以及老道传给他的东西。

    这一搜还真让他发觉了有几套口诀,最先感应到的一套口诀是【太上箴言】,开篇几句话是;“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齐晓天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他读了几句后却感觉周身躁热难耐。内心似有万马奔腾,想要破胸而出。

    可能是看到他的样子,半天没动静的声音在脑子里再次响起;“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听了这几句话,齐晓天的内心才慢慢平静下来。同时脑海里又出现了后面的话;“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他在脑海里反复诵读着经文,身体仿佛又开启了一扇门。几套功法混杂出现,里面有刀有剑,有枪有棒,随着经文的推进而千变万化。而他则似早已熟悉其中的招数与套路,坐在地上的身体,也不由自主缓缓站起,闭着眼手舞足蹈着

    武学之道大繁至简,大巧若拙。不论你是什么套路或兵器,最后都会归于极简去繁的状态,就像现在他所演练的一样,他手中并未有任何兵器,但随手挥出的真气,却可以化成一把利剑,或者一杆长枪。时而握掌成拳,时而松拳化掌。由真气演化出的各种形态,让山洞四周的岩石不断碎裂崩塌落下。

    而他对落在身上的碎石却浑然不觉,仿佛进入了无我的状态。随着他从地上站起四肢辗转腾挪,速度也渐渐又快变慢,招式也由繁化简。

    这时如果有外人看见,就会发现他一开始是由慢逐渐变快,以至于后来快的不见人影,只见一团光影在闪耀,但逐渐他又由快一点点变慢。

    而他的眼睛则一直闭着没有挣开,最后他像打太极似得慢慢挥出一掌,粗糙不平的洞壁上立刻印出了一个圆润光滑的掌印,那个掌印就像经过精心打磨出来似得,四周边缘光滑平整。

    而那个掌印却比他的手要大出一倍不止,就像一个巨大的手掌,在刚刚抹完水泥的墙上按上去的一般。他也在这时睁开了眼睛,看见洞壁上的掌印,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惊和骇然!

    难道这是自己刚刚一掌打出的结果?他凝神静气回想着自己刚才的状态,将体内的真元运至手掌,慢慢对着洞壁推去。

    感觉推出去的手遇到了一层阻碍,他用力挺了一下手掌。然后就看见一个比刚才的掌印小一些的掌印清晰地印在洞壁上。这一结果让他激动万分,看以后谁敢欺负老子,一掌就.....。

    这一掌下去还有什么人可以活命!这样可不行会出事的,现在不是古代旧社会,可以随便杀人,一定要练到自己能控制力道大小和轻重的程度才行。不然自己一出手就死人,那社会不就乱了!

    “师傅,您还在吗?”

    齐晓天喊了几声,见并无人回应。转身去看那具干尸,发现刚才还端坐在那里的尸身,已经被自己刚才演武时产生的罡气吹倒在地了。

    他赶紧躬身扶起那具尸身,用手轻轻掸落上面的尘土。然后跪地磕了一个头说;“师傅?您老人家的肉身想一直放在这里吗!还是要徒儿将您的肉身供奉起来。”

    就在他要起身时,恍惚中感觉刚才尸身倒地时,他身后的洞壁上有一个有一个小洞,而把尸身扶正后,正好把那个洞口堵住。

    看那个洞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应该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他又对那具尸身拜了拜说;“师傅,你老人家已经回归神位了,这里的东西是否也应该由弟子替您照料保管和使用了。我看看您仙身后面的洞里又什么?免得日后被他人拿走作恶,再坏了您老的名头。”

    说完他等了一会,脑海里并没有声音出现。晓天说;“师傅您没反对,那就是同意了。法律上都说了,法无禁止及为合法。所以,弟子先把您老的肉身请过来,待日后弟子出去广结善缘,凑集资金给你老修一座生祠,把您老的肉身供奉起来。”

    说完,他轻轻抱起那具尸身放到一旁。然后把手伸进洞里,手伸进去就碰到了一个盒子,盒子挺大几乎和洞口的直径一般大小。他用手握住盒子慢慢往外拽,可是洞口是圆的,盒子是方的,四个角正好卡住洞口边缘。

    他就纳闷了,老道是如何把这个四方的盒子,放进几乎和它一般大小的圆洞里的?他用手在里面移动了一下盒子,感觉里面空间挺大,盒子在里面有很大的富余空间,只是洞口和盒子一般大小。

    老道是怎么把盒子弄进去的?研究一会后,他在在洞里找那盒子的盒盖,准备在洞里打开盒子,把盒子里面的东西先拿出来。

    摸了一会在盒子的一侧摸到了一个卡扣,用手轻轻掰开卡扣,掀开盒盖然后把手伸进盒子里。他摸到了一个圆形像手镯的东西,还挺宽能有三厘米左右的宽度。

    他慢慢把那个东西拿出来,看一下还真是个古色古香得手镯,不是金看着也不是银,由于挺宽的感觉像似一个窄一些的金属护腕。

    这东西古朴典雅发出黑色的金属光泽,看着也不是玉制品,上面还镶嵌一块指甲大小紫色半透明的玉。这块玉不知是什么玉,更不知是如何镶嵌上去的,与镯子浑然天成,方佛是一体的。

    他用指甲去扣那块玉,却半点都找不到缝隙,想了一下把镯子往自己手腕上套。戴的时候感觉挺轻松就套上去了。

    但戴上去后,镯子却突然收紧了一下,与自己的手腕刚刚大小,他用力甩了甩手腕,镯子一点掉下来的迹象都没有。

    晓天有些不安,自己这具身体还年轻,以后可能还会成长,如果手腕再粗一些,那这个镯子可就勒手腕了。想到这他赶紧去往下撸。

    让他无比郁闷的是,他轻轻一撸,手镯就下来了。他是左撇子手镯是戴在右手手腕,他是用左手去撸,而左手正是被刺破的那只手。

    刚才接玉牌时,已经把他的刺破的地方,又重新弄出血了。刚才演示功法时血流加快,那地方又有血渗出,他这一用力去撸镯子,正好又把自己的血沾到镯子上。

    他的脑海里立刻就感应到,这个镯子里有乾坤,这是一个空间储物手镯,里面的地方很大,粗略感觉一下,能有几百个平方。里面还存放了许多哟东西,他用意念探查了一下,林林种种几百个箱子存放在里面,也不知道都有什么。

    这让他惊喜万分,能被老道存放在这里的东西,应该都是好东西吧。他心意一动拿出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全是金元宝,每一个上面都有字,写着【扬州元宝】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一百两。他知道,元宝是始于元代,因此才叫元宝。

    一个金元宝在他的时代大约值叁拾万人民币,这箱子里应该有二百个左右。算一下这一箱金元宝就值六千万左右人民币了,如果里面的箱子装的都是金元宝?他有些快窒息了!

    不会吧,前世自己只是个早九晚五的小屌丝,上班要看上司的脸色过日子,现在自己一下子就到人生巅峰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想一下觉得自己有点嘚瑟了,想奋斗不用这些东西就行了,再说自己也可以做善事吗!

    想一下自己就自嘲地一笑,别说这里面不可能全是金元宝,就是金元宝,他敢拿出去换钱吗?如果有人追查他的元宝是从哪里来的,他能自圆其说!

    想想有些气馁,这就是端着金饭碗要饭一个道理。但转念一想又笑自己多虑了,现在不能花,以后可以慢慢少量拿出来换钱。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各个行业都在飞速发展,收藏业、民营银行、银楼遍地皆是,自己也不会拿一箱金元宝去换钱,一个地方换一个还不行吗?

    再说他也绝不会相信里面的箱子里装的都是金元宝,老道得多爱财才会收集那么多金元宝。其它东西古董字画瓷器应该也会很值钱吧!

    感觉洞里的那个盒子也很不错,放在里面太可惜了。既然老道能完整无损地放进去,那就应该可以拿出来。他又把手伸进洞里去拿那个盒子。

    这时盒盖已经打开,在他把手伸进去时,触动了盒子的边缘,突然感觉盒子快速折叠,瞬间就成了一个比洞口还小的板状形态。

    他很轻松地就把盒子拿出来,拿出来后盒子立刻就恢复原样,是一个长四十厘米,宽高二十厘米左右的样子。也不知道这盒子是什么材质做的,通体深红色上面有细如牛毛的精美纹路。拿在手里非常沉重压手。

    感觉这个盒子的材质应该很珍贵,日后也许能卖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