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风云三百年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领唐军攻伐王世充。王世充刚刚打败了李密,占领了山东大片土地,又收服了瓦岗诸多名将,势头正猛。战斗是激烈的,李世民亲自带兵冲锋陷阵,势不可挡。

    李世民有六匹战马,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在这一战当中,六匹战马损失了三匹,可见战况的惨烈。

    在洛阳外围,唐军凭借强大的实力逐一拔钉子,把洛阳困成了一座孤城。一天,为观察地形,李世民和大将邱行恭带领十余骑深入到前沿阵地,正遇上王世充的卫队。王世充的卫队认出了李世民,呼喊着压了过来,一时乱箭齐发。李世民的坐骑飒露紫中箭受伤,邱行恭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李世民,他则下马用弓箭抵御敌人。邱行恭牵着飒露紫,且战且退,终于摆脱了敌人回到营地。飒露紫颈上的箭一经拔出,血流如注,倒地身死。

    李世民在洛阳逐渐占据上风,这和关陇集团给他提供的后勤保障脱不了关系。因为只有关陇集团才能给部队配备精良的武器和剽悍的战马。就以李世民的三千玄甲军为例,他们的武器,弓箭是一流的,射程远,箭镞能够射穿敌人的铠甲。这只特种部队普遍使用马槊,马槊的头部是锐利的钢铁,可以轻易刺穿敌人的胸甲。身子是带有韧性的樟木杆。战士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靠战马的冲力,用马槊冲击敌人。刺穿敌人的胸甲后,韧性的樟木杆把敌人直接弹出去,敌人非死即伤。

    洛阳被困,王世充准备困兽犹斗,他联合河北窦建德,许以利益,说以利害,让窦建德站在自己这一边,想两面夹击,一举干掉李世民。

    窦建德是个言出必行的英雄,他毫不犹豫,亲率十几万大军开赴洛阳。如果他稍有心机,就应该表面上答应王世充,实际上按兵不动,等双方两败俱伤,他伺机直取关中,成就自己的一代帝业。

    窦建德的大军迫近虎牢关。虎牢关是天下闻名的险关,南连嵩岳,北近黄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它在洛阳的东部,是洛阳的东大门。

    唐军将领听到窦建德亲率十几万大军赶来,都比较惊慌。窦建德骁勇善战,这次又是倾国而出,誓于唐军决一死战。而唐军刚刚经过激战,士卒疲惫,粮草不足,有人提出撤兵,择机再战。

    书吏薛收提出反对意见,他分析战局,王世充困守洛阳,与外界断绝联系,士气低落,已然陷入绝境。只要窦建德进不了洛阳,他就会被困死。但反过来一旦窦建德进入洛阳,与王世充汇合,唐军就将同时面临两个强敌,灭王世充就难了。资治通鉴记载,记室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薛收帮他出谋划策,唐军围城打援,大部队留下来继续围困洛阳,断绝王世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另一路李世民亲率玄甲军进驻虎牢关,在虎牢关以逸待劳,择机决战。资治通鉴记载“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窦建德大军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李世民决定设伏以挫其威。他和尉迟恭只带着三个骑兵前往窦建德大营附近挑衅,窦建德巡逻的士兵发现后立即出动,意图抓住这几个唐军。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李世民使出浑身力气大声喊道:我是秦王李世民!窦建德部队随即出动五六千人追了上来。资治通鉴记载

    :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引弓射之,毙其一将。建德军中大惊,出五六千骑逐之,从者咸失色。

    李世民毫不惊慌,三个随行士兵先撤,自己和尉迟恭留下。敌军追上来时,李世民一箭射死冲在最前面的将领。尉迟恭手提马槊冲进敌阵,旋风般地戳死十几个,离二人最近的全被李世民射死。

    敌军大怒,一路狂追,在一个山谷中,被突然惊现唐军伏击。敌军大败,死了三百多人,勇将殷秋、石瓒被俘。这次小胜,使唐军士气大振。

    窦建德亲抵虎牢关前,李世民凭险拒守,双方陷入僵持。天气炎热,窦建德军士气下降,人人思归。谋士凌敬建议用围魏救赵的办法解除唐军对王世充的围困。窦军立即北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等地,再以此为跳板,翻越太行山,进入上党,攻破汾州、晋州,奔赴蒲津。这和过去刘武周宋金刚的打法有些相似。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做对唐军威胁最大。第一,唐军主力都在洛阳,窦建德北渡黄河,如入无人之境,取胜万无一失。即便不能立即取胜,但开疆扩土,国势必更加强盛。只要关中受到威胁,唐军就会放弃洛阳,回师救援。王世充窦建德两面夹击,李渊必败无疑。“凌敬言于建德曰:大王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更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拓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郑围自解。为今之策,无以易此。”

    窦建德不是一流的战略家,他是以信义为本的豪杰,担心自己一但撤离,洛阳陷落,就会失信于王世充,失信于天下。战机就这样稍纵即逝了。

    双方继续对峙,窦建德发现唐军粮草不济,意欲趁唐军在黄河北岸牧马之际,袭取虎牢关。李世民将计就计,故意卖一个破绽,亲自挑选了一千匹战马到黄河北岸,引诱窦建德出来决战。

    战争史上的奇迹,李世民三千玄甲军迎击窦建德大军。

    窦建德大军浩浩荡荡,来势凶猛。李世民却看出,窦建德大军起于山东,未尝遭遇过强敌,窦军身涉险境却没有纪律,队形散乱,首尾不能呼应救援。

    狂妄的窦建德没有见识过玄甲军,居然向李世民提议,双方各派几百人打一场,看看谁利害。李世民也想挫其军威,立即答应。窦建德派出300精锐骑兵,李世民只派了200个步兵。这200个步兵全部使用马槊,结成一个小型方阵,槊尖向外,迎向敌人。

    窦建德的骑兵无法冲杀,只能围着步兵方阵转,双方陷入僵持。

    窦军大部队又累又渴,士气低迷。李世民派宇文士及带三百骑兵去试探性进攻,如果敌军按兵不动,就立刻撤离,如果敌军出现骚动,就直接插入敌军纵深。

    当宇文士及的骑兵冲击敌军时,疲惫的敌军一阵骚乱,李世民当即发起进攻!唐军在窦建德军队四面八方突然竖起战旗,窦军以为被包围了,当场四散奔逃。窦建德没有冲出重围,被李世民生擒。

    洛阳方面,王世充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勇将单雄信亲自带领精锐渡过洛水,向李世民挑战。他从洛水长堤居高临下冲锋,险些冲垮了玄甲军。已经归附大唐的秦叔宝程咬金,面对昔日的老上级单雄信,知道这个人的战术特点,马上用盾牌组成龟甲阵,然后用强弓劲弩射退敌人,最后秦叔宝程咬金亲自带兵反冲锋,终于击溃了单雄信。

    在唐军强大的压力下,王世充选择了投降,投降后被自己原先的部将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