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十方劫 » 第二十一章 无路从容陪语笑 02

第二十一章 无路从容陪语笑 02

    郭晞脸涨得通红,小乞儿伸了伸舌头,嘲笑说:“也没什么。正好那个漂亮的大姑娘在梳头,叫这个哥哥给她戴枝花儿!”边说边学宁国郡主的声调,搔首弄姿。

    三人顿觉尴尬,郭晞瞧见兄长们异样的眼光,急得双手直摇,分辩道:“是仆固大哥叫我去接她赴宴,我可什么也没做!”

    郭晞常在宫中行走,跟一干皇孙时常照面,甚有交情,前不久皇帝把宁国的十妹许嫁给和他的六弟,故而他跟宁国说话较其他兄弟随意,却也不过是小儿家的玩笑,并非出自男女之情。

    李泌就对小乞儿说:“小兄弟,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快出去吧!”说完携起小孩的手,放了两吊铜钱。小乞儿垂下头,突然低声唤了一句:“大哥。”

    李泌心中一动:“这声音好熟!”正待细问,只听一女子娇媚的声音:“抓住那臭小鬼没有?”然后一胡服少女冲了过来,肤色白腻、细眉弯弯,一眼瞧见李泌,两片薄薄红唇轻绽:“呀!你、你——你好啊!”伸着白嫩的小手便去捉李泌的袖袍。

    李泌倒退连连,顺手拂开她的拉扯,叉手施礼:“李泌拜见郡主。”宁国郡主顿足娇嗔:“不是说过了吗?只要皇爷爷和父王不在,你无须拘礼。”伸手又去拉他。

    李泌双手背后,故作威严地板起脸来:“那好!咱们不讲君臣之礼,师生之仪却少不得。你还不过来拜师?”

    宁国郡主撇了撇小嘴:“你又欺负我。”长长的睫毛立刻挂上两颗亮晶晶的水珠。李泌只好软了口气:“好吧,下次再拜、下次再拜。”王定边等人背过脸去,拼命忍住笑。

    她的侍女这时才追过来,禀道:“仆固将军请郡主去观赏歌舞!”宁国郡主摆手打发她们:“告诉他我老师到了,不看不看!”说完拖起李泌就走。

    王定边生怕这刁蛮郡主又耍花枪,赶紧示意两个兄弟跟进去。然回首已不见那小孩,他吃惊不小:“那洞口这样窄,四五岁的孩子钻进来也很费力,他居然无声无息地溜了?”不由暗起警觉。

    这边宁国拖着李泌进来,还没等他回过神,端起一盏茶便双膝跪下,呜咽道:“老师救我!”李泌吓得一屁股跌坐到榻里,老半天才记起要扶她起来:“郡主莫要折杀李泌!”宁国仍是哭道:“老师若不答应,我便是跪死也不起来。”

    李泌不敢强拉她,赶紧冲郭晞使个眼色。郭晞会意,就说:“郡主,我来扶你!”回手一扭,床榻的檀木扶手应声而碎。宁国郡主急急跳起,拂袖斥道:“不许你的臭手碰我。”

    郭晞想起刚才她戏弄自己,越发火大,哼声道:“你才臭死了,不然干嘛总把自己擦得香喷喷的?”话一出口才发觉自己更加出丑,血色又涌上脸膛。

    宁国瞧他涨红的脸孔活似朵鸡冠花,忍不住指着他咯咯直笑。郭晞作势要打她,她啊哟一声,躲到李泌背后。李泌被这对活宝弄得头晕脑涨,这时仆固怀恩屡请宁国不至,亲自来看个究竟。

    李泌一见到他,喜得赶紧甩开宁国,张口就问:“大哥,你来得正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子怎么突然要把宁国嫁去回纥?”

    由于大唐对周境的少数民族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许多蕃将都可以在朝为官。这仆固怀恩是回纥仆固部的大酋,曾至王忠嗣麾下任副将,立下不少战功,甚得太子倚重。

    他刚进门就看到宁国又在胡闹,而兄弟一上来就质问自己,有些下不了台,生硬地说:“这是陛下的旨意,与我何干?以往也有公主和亲吐蕃契丹,咱们回纥对大唐忠心耿耿,嫁个郡主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泌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有些尴尬。

    仆固怀恩放缓了些语气,说:“罢了罢了。实话与你说吧,咱们可汗这次派使者入京朝贡,求亲本是顺口一提。咱们也没想到陛下这样爽快就答应了。”

    众人甚觉惊讶。仆固怀恩冷笑着说:“你在江湖上浪荡得太久啦,难道没听说陛下不仅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把荣义郡主嫁给他儿子吗[1]?如今又命郡主和亲,你说陛下为何这样安排?”

    李泌低头苦笑:“我当然知道:南诏和吐蕃结盟,咱们大唐一下子多了两块心病,如今边兵不足,自然得倚仗回纥安定边境了。”

    众人沉默不语,内心都涌上一丝羞惭。突然宁国哇地大哭起来:她知道李泌和父亲交情深厚,原本想求他帮自己推掉这门亲事,如今听仆固怀恩这样说,自觉已是非嫁不可。

    郭晞取笑她说:“咱们的宁国郡主艳名远播、色动四方,哪个不知、谁人不晓?我若是可汗,自然也会点名要你当可敦!”

    宁国郡主跺了跺脚,复软语相求:“三哥[2]你倒是帮我想个法儿,我那些皇叔叔皇伯伯的女儿那样多,做什么非我不可?选一个愿意嫁的去当可敦吧,千万得帮我推了这桩亲事!”

    郭晞板起脸来推辞:“你妹妹还没进咱郭家门呐,你这大姨子做什么与我拉拉扯扯?”他口气缓和了许多。宁国却没听明白,气得把手一摔,掩面泣道:“莫说拉扯,你小时候摔破了裤儿光屁股的糗样儿我都瞧见过,怎么?这会儿就端出你当三伯的架子来啦?”

    众兄弟哄然大笑,郭晞脸皮紫涨,狠狠啐道:“死丫头哪里有半分郡主娘娘的风度,好,赶回京我就上书陛下,一力赞成你去和亲!”宁国又回头哭道:“老师你倒是管管他!”李泌干咳一声,嘴里说:“郡主金枝玉叶、尊贵无比,五弟不许胡闹!”可自己也绷不住面皮。

    经她这样一闹,气氛复又融洽起来。好说歹说哄得宁国安静下来,众兄弟这才聚在一起细细商讨对策。仆固怀恩为人虽粗豪耿直,倒也清楚宁国是太子的心肝宝贝,将来太子一旦登基,说不定反而会因此怀恨,故而他并不怎么赞成此事。反正大唐和亲回纥是何等大事,通常光是交换国书、筹备婚礼这些琐事就得花上大半年,也不急于一时。

    众兄弟平时各司其职,难得齐聚一堂,自然分外亲热。宁国早命人备下酒宴,他们平时在宫中举止言谈诸多约束,此时难得放开手脚,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至酣处,猜拳行令、吆喝来去,甚是自在,吵吵闹闹直到二更时分才罢。

    [1]天宝十四载六月,安禄山之子安庆宗娶义荣郡主。

    [2]郭晞为郭子仪第三子,在族中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