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于怪奇北宋 » 第九章 道门与武夫

第九章 道门与武夫

    良久,那绿袍官员方才醒悟过来,忙请壮汉几人入堂说话。

    几人去了雨衣,换上那绿袍官员为他们备好的衣物,喝了几口姜汤,方才出来相见。

    绿袍官员早已已设好了席面,见得几人出来,便邀他们上座。

    “略微薄酒,招待不周,烦请见谅。”

    上桌后,那官员又来劝酒,几人忙说公务在身,改日再饮,因推辞不过,只好略饮了几杯。

    而接下来,几人便如饕餮出世般,将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看得那绿袍官一阵瞠目结舌,面目有些僵硬地赞道:“果真猛士也!”

    “我们这些粗人倒令知县相公见笑了,洒家听闻县中又出了一个大案,不知有何来由?”那大汉用衣袖在嘴边随意的抹了几下,便又问起正事来。

    “等那本县主簿到来,再与各位详谈,不过这雨依是未止,我虽已急招,恐怕还要些时间。”

    “不想这华阴县中也出了精怪伤人之事,我几人本想求得安稳,未想还是躲不过此等异事。”那壮汉叹了口气无奈的笑道。

    “童大帅执掌西北边事,正是诸位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之时,又缘何竟起了求田问舍之心?”

    “知县相公又怎会不知,那童大帅来了,对我们这些西军士卒来说,可未必尽是好事,功多事也多,要不是童大帅整顿西北诸州巡检,几要断了我西军商路,我等也不会被派到这里,暗地维持。”

    那壮汉说到这里,又饮了一杯酒,显是愁绪难解,又继续说道:“如今天下道术为尊,可洒家愚钝,实再学不通那劳什子玩意,明明一身武艺,反倒落在众人后面,洒家这是不退也不行啊!”

    “以张县尉之能,虽然一时不遇,但日后必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保得一方平安,此西军之失,必乃我华阴县百姓之福!”见大汉颇有些颓废之意,那绿袍官员便出口恭维道。

    “那就蒙知县相公吉言了。”壮汉似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对,便急忙抱拳起身谢道。

    “张县尉有此心便好。各位稍候,如今雨停了,我再去催促那主簿一番。”

    等到那绿袍官员的身影消失,那个瘦小男子,方塌下腰,趴在桌上,有气无力的抱怨道:“这知县看来也是个多事的,我们一来就把事情安排好了……还有我的大哥啊!我虽提早探知与你说了,但你能不能稍微憋一会啊,我就不信,你不说,他能拉下脸来催促于你。”

    “这些文官何曾看得上我们这些武人了,这知县虽面子上做的好,也难保他会不会有什么祸心。”一旁的瘦高男子也补充到。

    “事情都到这里了,还能推脱得了,我到是觉着这知县干脆点反倒更好……也不至有什么坏心思,我把实话都说了吧,这些州县文官愿与西军做这个交易,只不过是讨厌那些道士,更胜我们这些大老粗罢了,他们用我们牵制那些道士,我们借助他们的掩护,维持我们西军的商道,不过互相利用罢了。”壮汉无奈地为两个手下解释道。

    这天下的道术修习法门,差不多都被神宵派为首的道门牢牢把控,自林灵素献予道宗皇帝之后,对常人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道宗皇帝重开西北边事,使得一些法门在军中传播,其内容自是晦涩深奥,但一些天才武人依是开辟出了一条捷径,将一些道法简化修改后,来辅助自己武力,达到常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

    虽然依是不能与那些修成道法神通之人相比,但好在其门槛降低了不少,使得这些有些基础的武夫,比起那些道士来,能更轻易获得远超常人的能力。无论这些士卒武官们怎么想,不知在何人的推波助澜中,他们竟逐渐走向了道门的对立面。

    “我这个大哥,也算是愧对你们二人了,本就是自己修习道术不利,还要带累你们二人。”说到这里,壮汉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兄长此言倒是错了,有什么带累不带累的,我这个惫懒性子,也只有你容得下,昔日若不是你厮杀在前,那有我的性命在。还有那道法修习,依我练成这神足通的经验来说,都仗着机缘,树挪死,人挪活,指不定兄长的机缘便在这里也不定!”那瘦小男子竟收起了先前懒散的模样,一本正经的劝道。

    其余二人则是有些震惊的望着他,随后便是相视哈哈大笑起来,弄得那瘦小男子一阵尴尬。

    没过多久,知县又派人来请,他们便随那个老迈主簿一同,看了残尸,问询了案情。疲劳之极的三人,本便就欲离开,没想到那老头却仍是说个不停,三人只好强打精神,倾听他的保官之道。

    “县里其他上户都还好说,唯有那个郭家二子郭玄,自小习得一身好武艺,便有些年轻气盛,近日父兄亡故,则更是无法无天,还请张县尉多多担待,莫要同他起了冲突。”临了,那老主簿说完这句便走了。

    “那蔫不那及的老头一看便没按着什么好心,我们这些武夫就气盛又怎么了,说不定那郭家二郎反倒是一个大大的好人!”那瘦小男子,见那主簿离开,便朝门口嗤之以鼻道。

    “手底功夫不错!想不到此地竟有这样的人物,也不知这名气是虚是实,我倒上门找他讨教一番。”高瘦男子显得兴致勃勃的样子。

    那壮汉则是瞧着他们哭笑不得,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脑袋一拍,指着那瘦小男子,大声说道:“快追上那老头,告诉他明日把县里众上户请到县衙来……险些误了正事!”

    看二人仍有些不解,那壮汉又补充道:“忘了我们是来这干啥的吗?维护商路不得要兵丁,要钱粮,不吃那些大户吃谁的!还有明早,随我去那吕家庄探查一番,那些上户即便到齐了,也都在午后了。”

    “得令!”两个一高一矮的瘦人,表情愁哭地齐声回道。

    ……

    清晨,郭家庄,睡眼朦胧的李三娘再次只一伸手,便见郭玄房门开了,于是她便转身一路小跑,同时还大声喊道:“小官人又不见了!”

    主管杜明闻言,便着急忙慌的四处找寻起来,只是这一次,他找遍了整个庄园也没见着郭玄的身影。就当他无奈的来到郭玄房中,希望自己这个小主人能奇迹的忽然出现时,便看到了桌上留下的书信,读了之后,便把留信卷成纸筒,凶狠的在旁边的李三娘头上,敲了好几下。

    “以后看清后再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