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十八岁财富自由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生者与重生者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生者与重生者

    “千雪,你怎么懂得这么多的?”

    这时千雪反而是内心有点慌了。

    千雪总不能说这些都是她这个上一世准备考研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一些常规操作吧。

    但千雪晓得,她总归是拿出了一些让林阳惊讶的,不属于高中生的知识。

    “我一直都很喜欢文学呀,这说明你以前对我不了解哟。”

    千雪自然是聪明女人,这一下子可就把问题抛回给了林阳。

    林阳眨巴下眼,这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只能打个哈哈过去。

    但千雪此时听林阳说的“战友”,也大概明白了林阳的意思。

    她晓得了,面前的她一直喜欢的男孩是真的想与她走下去的。

    “所以呢我的好宝宝,你想和我说什么来着?”

    “什么说什么?”

    林阳嘿嘿一笑,摇了摇手指;“你今晚找我,总不能就问我这个问题吧。”

    千雪也眨巴下眼,颇有些卖萌的嫌疑:“那不然呢?”

    随即林阳再次一愣:“不是,真就只有这个问题?”

    千雪眼睛一眯:“那你是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重要,还是觉得我有病咯?”

    林阳自然是立马抱住千雪,显然这是要哄哄自己的好老婆了:“怎么会呢~老婆的问题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这句老婆自然是让千雪整個人也有点酥酥的。

    当然,林阳自然想要打野,但害羞的千雪显然是不让的。

    再者说这是自家小区附近好吧,谁会在自家野区乱来呢?

    不过此时林阳也只能依依不舍送千雪回家,然后再回自己家去了。

    而千雪此时在楼上的窗户看着林阳离去,先是甜甜一笑,然后也叹了口气:“果然,我的事还得自己解决呀。我不想让小林子参与进来,怕他有危险……”

    千雪原本是想找林阳分担一下的,但与此同时也肯定得说出自己最大的秘密。

    那就是她和小林子一样也是重生回来的人。

    但今天小林子说的话,让她很感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两夫妻要共同承担。但与此同时,没有谁会想自己的另一半也涉入险境的呀。

    所以千雪明白,她想要办的事还得自己来。

    哪怕这件事会危机到自身的生命安全……

    “那在这之前,我得搞点钱了。不然没钱的话寸步难行。可惜呢,我不像小林子是个球迷,要不然就能像他一样直接有一大笔钱了。”

    不过千雪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千雪觉得若是自己能够回到更早之前就好了,虽说再早一些肯定她也还小,帮不上什么忙。

    你像年纪大的可以回到97年,买二十套房子,等2008年卖掉10套,反正苍都这97年五万的房子,到2008年没有十倍也有七八倍。

    之后等2010年买10万个比特币,这10万币在2013年是6亿,在2017年是100亿,如今是35亿,这几个时间点随便套点最多20%就足够一辈子花了,剩下的存着备不时之需,而且完全可以低点买回来。

    这之后千雪觉得就可以随意发挥了,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享受生活,读书喝茶谈笑往来,高兴了来个全球旅行什么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求精神的成长,成为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要想够一辈子生活,几千万其实足够了,要想奢侈点,二亿也足够了。没必要追求无极限的奢靡生活,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屈服于永不满足的欲望,那一辈子都是钱财的奴隶,人生就本末倒置了。

    去搞生产和投资?何必呢。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追求资本增值,已经有了足够生活与自我实现的价值储备,何必还要浪费宝贵的生命时间去追求更多呢。从我的个人角度来说,追求资本增值的根本,还是崇拜钱、追求钱,进而崇拜和追求能一直产钱的工具--资本而已,本质还是跪倒在永不满足的欲望前,忘却了人生的本质,以及追求外化的东西,迷失了人的本质。

    当有了足够维持自身需要的程度的财富后,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了,假设自身2010财富自由时30岁,每天有10小时自由时间,人生之后的自由时间大约也就15万小时,如果有3亿财富,相当于平均每小时价格2000元,不利用好即使单纯用钱来衡量也极其珍贵的时间,做一些自由的、开心的、让自己满足的事,而是去算计怎么让它变成2500、3000,或者用以让他变成3500、5000为目的开会、研究、乘交通工具、吹牛皮等琐事将这些时间白白消耗掉,也不太好

    至于说有人追求权力...那可以花个1000万玩国产网游啊,一群群喊臣喊爹的,经历过几次也就知道了,就那么回事,权力之路危机四伏,而且失去时愈加痛苦。

    追求爱情,不必花太多钱,需要的是时间。比如和林阳……

    追求知识和智慧,需要的是时间。

    追求造福全人类,这个就真有难度了,不管怎么穿越回去也未必能实现,这个程度的理想,我想过,但至少现在的千雪,不敢想去追求。

    当然,也就是千雪比较佛系才会这么想。

    其实千雪个人觉得吧,如若她真想赚钱,那其实也是很行的。

    因为她的记性很好,能够大体晓得很多事。

    而且千雪的父亲,也就是任因九本身就是爱好抄股的人士,一些股市里的动荡,千雪反而是记得很清楚,毕竟自己的父亲吃饭的时候总爱和自家妈妈聊这个。

    所以如若真要搞,千雪觉得自己肯定可以赚很多钱的。

    比如千雪觉得其实若是回到更早之前买房基本不用考虑,即使考虑首付撬起的杠杆,也就是上百倍的收益,而且后来交易成本和流动性越来越差。阿里和腾讯的原始股是不错的,但是要考虑到股本扩张中的摊薄和所得税的问题。

    其实金融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容量也很吸引人,如果国内的容量不够,还有更大的国际市场。

    那么在千雪的记忆中,从1997年到2019年一共22年,每年只要翻一倍,22年就是419万倍,复利是很可怕的,这个收益远远高出买房的收益,也高出买阿里和企鹅原始股的收益,因为100万可以变成4.19万亿,已经高出了市值最大的阿里妈妈的总市值。每年翻一倍很难吗?过去的22年,金融市场有太多机会。

    千雪都不用查数据,凭记忆每年做个翻几倍不要太轻松!

    她觉得这么多年以来随便数都有几十个机会!

    比如:

    97-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前做空相关股指和外汇(泰铢、韩元和港币);

    1998年跟着狙击索罗斯,做多港股期货;

    97年A股就买长虹和深发展,当时深强沪弱,深指有从3000点到6000点的行情;

    入股漂亮国网络科技股,5倍没问题,等网络科技泡沫快破裂了再做空,再做3倍没问题吧;

    1999年,国内科技股的519行情,龙头好像是综艺股份,另外妖股亿安科技也可以跟着坐主升浪,等100块以上再抛;

    做空安然和安达信的机会不要浪费,不过具体日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2001年9月11日之前做空美股股指;

    2001年原油期货史诗级行情的低点开始做多拿长线,后来可以做出数十倍的收益;

    2003年砸出低点以后买五朵金花(煤炭,钢铁,汽车等),做多商品期货(煤老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直到2004年经济过热,宏观调控出台前退出;

    2005年7月见历史大底998点,全仓做驰宏锌锗的百倍行情,容量不够就买其他有色和证券股,还有钢铁股的认购权证,2007年5月29日前撤出,躲过530惨案;

    2007年5月下旬满仓买招行认沽权证,530之后几天就能涨8倍(印花税上调,权证免印花税);

    2007年530惨案后第五个交易日上午抄底,到6124的行情至少可以翻倍,此后大象开始起舞,买银行股都没问题;

    也可以在原油涨到147美刀之前闭着眼睛做多,然后到2008年10月次贷危机前,147美刀满仓空单,因为2008年四季度会跌到30美刀附近;

    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有很多信用衍生品可以做空吧,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也可以闭着眼睛做空;

    2008年1664点附近买地产等周期股,比如小盘地产股有5-10倍收益;

    2010年4月,股指期货开盘首日,满仓股指空单,因为这时候还有地产大调控,一个月以后一手至少赚1000点,将近200%收益;

    南航认沽权证(券商收拾创设权证的烂摊子),末日轮的5倍行情;

    2010年到2013年,比特币,比特币,比特币!有多少买多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万倍行情!后面还有莱特币;

    2014年牛市开始前,无论满仓股指多单,还是场外配资,做不到10倍就别混了,目标是2015年6月的5178点是大顶;

    2015年6月,满仓股指空单(空IC),做股灾崩盘行情,这个时期的股指期货容量巨大,然后7月8号-9号,全部换成多单;

    接着股灾2.0,先做空然后再翻多;

    2016年熔断前,满仓股指空单;

    2016年,老夫玩螺纹钢都是一把梭,疯狂的黑色系供给侧行情,还有绝代双焦(焦煤和焦炭);

    棚改货币化,某两大房地产巨头和融创的10倍左右行情;

    股灾以后,2638点以前股指做空,2638点以后做多,不过这时股指期货的容量已经不行了;

    2017年4月1日以前,雄安概念股,一周翻番,金隅集团、华夏幸福、京汉股份,选择太多;

    2017年的白马行情,平安,格力、和茅台随便买,还有万科的股权争夺战;

    2017年11月,抄底股指,金融和地产股票,等2018年1月的爆发(18连阳=11连阳+7连阳);

    2018年1月,做空股指和抄国债期货的大底,坐等去杠杆和贸易战的来临;

    疯狂的苹果期货;

    2018年7月左右,铁矿石期货的大行情可以建仓了,几倍的收益;

    2018年底,非洲猪瘟前买猪肉概念股,3-5倍;

    2018年底,开始买东方通信,工业大麻(龙头顺灏股份),做多股指(最好多IC);(35)2019年4月,逐步满仓股指空单(空IC最好),随着股指期货的逐步松绑,市场容量也大了不少

    还有类似苹果,亚马孙,推出微前的企鹅,阿里妈妈上市以后的翻倍行情,做空京西和千度等,不再一一展开说了。

    金融市场每年都有大机会,复利滚起来是很可怕的,但是人的一生中能重仓抓到几个大行情?

    当资金滚到千亿级别,能够选择的投资品就很少了,国内市场容量可能不够了,可能只有国际外汇市场,大宗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容量足够。

    最后几年,可以做铁矿石的大涨行情,漂亮国国债这两年加息降息切换带来的美债期货大幅波动行情(去年四季度,10年美债3.25%的大顶),和原油期货的跌宕行情(布油从30美刀涨到80美刀,又跌回50美刀),这几个都不止翻番的收益,而且容量巨大!

    千雪也只能知道这么多了,只因为她也就活到了这个时候。

    虽然如今已然是2014年,但就凭现在14年开始的资讯,她觉得自己成为富婆也是轻轻松松。

    而且千雪晓得,如若不是兴趣的缘故,她要是选择金融,会比现在专业得多。

    互联网行业是这个时代的趋势和发展热门,但金融从几千年前钱这个东西诞生开始,就一直是热门,就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并且将永远的热门下去。

    只能说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行业,但人人都置身于金融的影响之下,比如,你回想一下从小时候到现在,钱贬值了多少?我小学的时候热干面5毛钱一碗,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几乎都要5块钱一碗了。

    没有人可以脱离钱而存在,所以你要么被动的承受着金钱的贬值(比如你把钱存在银行和货基),即你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缩水,要么你主动的加入这个浪潮,与钱打交道,为自己的财富谋得增长。

    仔细思量一下,似乎许多职业的本质都是中介,金融的本质也是赚取利差,也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很多时候金融从业者本质就是一群吸血鬼。

    这点千雪觉得自己没有说错的,须知在不远的几十年前,咱们还有一个“投机倒把罪”,如果罪名到现在还成立,我想这些从事金融行业的人都是第一批进去的人。

    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并没有错,而好的社会系统就是让自私自利的人能乖乖地为社会做贡献。

    其实呢这个世界用金融来解释,就实在是太通顺了,人人都是逐利的,钱(利益)是驱动这个世界运转的最大源动力,从古至今到以后都是。

    不论是人情交际,婚嫁工作,还是政治军事....钱(金融)作为背后的一只手,都在操纵着方方面面的运转。小的方面来说,当你早上匆忙着赶去上班的时候,早点摊为了赚钱已经开始为伱提供早餐,大的方面,比如某德为什么要发动二战?收复一战的失地,废除不平等条约都只是一个幌子,关键是他要钱,从上到下都要钱,要知道二战前夕的他们其实已经濒临破产,于是先从富裕该死的犹大多一点的人开始抢,而后是欧罗巴的其他国家。

    其实不仅是金融,事实上千雪觉得有许多行业的从业者都会有罪恶感产生,比如卖垃圾食品(薯片可乐等)的,比如网游行业(让很多学生玩物丧志),比如开麻将馆的....太多太多...

    没错,每个富豪第一桶金的积累都是充满剥削成分。

    所以就千雪个人而言她觉得喜欢钱并没有错。

    只是能力越强的人责任就该越重,在满足了生活所需和享乐以后,别忘了力所能及的回报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除了物质方面的追求以外,还会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因此千雪个人是有四个人生准则的。

    第一点,赚钱首先不能违反法律,其次要尽可能不违反道德。

    第二点。知识确实就是财富,但很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知识从来就不在书本上。另外,你的收入并不是和你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是和你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第三点,绝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没有技能,而是没有爱好。吃喝玩乐谁都喜欢,关键是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什么让你沉迷,让你可以彻夜不休研究的事物(知识)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兴趣到苦心钻研到技艺小成再到钱财自来。

    第四点,一个人独处并不可怕,令人可怕的是,你无法从中感受到平静与乐趣。如果独处对你而言就是煎熬,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的学会阅读自己和这个世界。事实上,古往今来,如果有谁希望自己的技能和思想有重大突破,那么他就一定要学会独处。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并不适应独处,同时他们手里也没有一项一技之长,因为这些人从来都没有长时间的静下心来去研究什么。

    不过回到千雪本身的问题,她的确需要钱。而且她的时间不多,上到大学之后,仅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不过应该是够了的……或许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