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举国飞升 » 第四十七章:山雨欲来

第四十七章:山雨欲来

    楼之凡、罗汉卿和何子章三人从白天宫回来后,便开始收拾行装,接下来他们将入住宫中,侍候在白景身边,以备随时咨询国事。

    在此之前,他们将白景决意彻查科举一事告知了喻冲。

    然而,喻冲此刻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仕途了。

    昨日接到家中书信,他心灰意冷,十数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楼之凡是爽快人,直言问道:“喻兄,家中到底出了何事,可否相告?”

    喻冲摇摇头,默然不语。

    罗汉卿叹息一声,将楼之凡拉到一旁,低声说道:“此事楼兄不知其中原委,说起来真叫人寒心。”

    楼之凡问道:“我昨日听喻兄所作诗词,词中深意大有情感纠葛,莫非真是如此?”

    罗汉卿点头道:“喻兄才高八斗,见地深远,唯独在情字上犹如稚嫩孩童,叫人拿捏的死死的。”

    原来,喻冲有一青梅竹马,名唤童真。

    那时候,两人两小无猜,情深意笃,约定三生。

    八年前,童真之父遇到贵人,得其相助,成为了长水郡天水县县令。

    自那以后,童真之父便瞧不起喻冲,认为他家境贫寒,空负才学,会耽误他女儿的一生。

    两人虽情投意合,但架不住父母反对。

    如此拖了八年,此次听闻朝廷重开科举,童真之父便与喻冲约定,如若喻冲能够高中,便许了他二人的婚事,如若喻冲落第,那便要将童真许配他人。

    喻冲自负经天纬地之才,自然应允。

    谁料喻冲意外落第。

    这才有了那封书信。

    信中所说,再有半月,童真就要另嫁他人了。

    楼之凡听完后,不禁愤懑道:“这世道如此,太多狗眼看人低之辈。”

    他转身对喻冲道:“大丈夫何患无妻?喻兄且看我,今年已经三十有五,照样是无儿无妻,这有什么了不得的?”

    何子章道:“楼兄你不懂喻兄和童真姐之间的情义。”

    “我虽不懂,可我却知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才不枉来此世间一趟,若为儿女私情所累,岂不辜负了自己?”

    喻冲终于开口道:“楼兄所言我都知晓,只是我这一生别无他想,唯愿清风作伴,白云做客,与心爱之人携手终老山林,这天下之事,哪里比得上心爱之人的一颦一笑呢?”

    楼之凡闻言,顿时有种第一次认识他的感觉,瞬间哑口无言。

    “楼兄无需多言,在下今日就赶回天水县,至于你们如今得偿夙愿,一定要鞠躬尽瘁,为国效力,如此我亦为你们感到自豪。”

    喻冲飘飘然而去。

    另一边,赵烨在月下独自徘徊,不远处就是何府。

    已经临近子时,何府前还有一辆马车停靠,显然少府卿何吉申人缘极好。

    赵烨这几日内心十分煎熬。

    他的心中藏着两件事。

    第一件便是何吉申之事。

    自从得知何吉申在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抵制新政改革,他就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

    当查出少府亏空巨大时,他更是神情恍惚。

    少府卿何吉申对他而言,是救命恩人。

    当年,赵烨年少轻狂,痴迷剑术,不料急功近利走火入魔。

    赵青遍寻名医都无法解救,最终是何吉申拿出了其祖何琪珍藏的一本剑道秘典,赵烨修习之后才捡回一条命,从此也成为了天下闻名的剑术大师。

    这份情,赵烨不得不记。

    可是,作为臣子,赵烨又不得不抛弃这种私人感情。

    他忽然觉得他的一腔抱负就像是被截断的河流,开始倒行逆施了。

    那一颗赤子之心,是否还能保留呢?

    第二件事是关乎自己的终身大事。

    白羽在故去之前,为他赐婚,许的是九卿之一太仆的小女儿。

    也不知是白羽故意而为之,明明知道白婉儿与他之间互有情意,依然为其赐婚。

    那时候,白羽还打算亲自主婚。

    偏偏赵青新丧,这事耽搁下来。

    如今虽说守丧之期未过,但国丧也只三天,赵青的丧期也不宜太长。

    近日不但太仆多次催促婚期,就连自己一向不闻世事的父亲也连连敲打。

    这让赵烨心中更加感到凄凉。

    说到底,他的心里是有白婉儿的。

    可是,他却无法面对。

    可让他真的另娶他人,这也非他所愿。

    白婉儿明白赵烨的苦处,可她偏偏只字未提。

    这又无形中给他带来了压力。

    国事、家事、私交、感情,他该何去何从呢?

    不多时,何府前的马车已经远去。

    赵烨从黑暗中走出来。

    看门的仆从见到赵烨十分意外。

    “大鸿胪深夜造访,定有要事,我这就去禀报。”

    赵烨闻言,抬头看向门上的那副笔走龙蛇的“何府”二字,胸中顿时有些气血翻涌。

    这两字是当年太祖所写,彰显着太祖对开国元勋何琪的厚爱,同时也彰显着何琪一心为国的忠心。

    他忽然道:“不必禀报了,请代我向少府卿转告一句话。”

    “大鸿胪请说。”

    如今京都谁都知道,侍中兼领大鸿胪的赵烨是当朝最大的权贵,是新君白景的“张威”、“何琪”。

    京都就这么大,瞒不住任何事。

    即便是何府看门的仆从都知道这一点。

    因此他对赵烨的态度十分谄媚。

    赵烨沉吟片刻,说道:“秦国之变已是离弦之箭,还望少府卿莫要螳臂当车,辜负了先祖的一世英名。”

    他说完转身就走。

    同时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若终究有人要牺牲,那我希望这个人是我。

    白不来不知道这一夜京都中所发生的这些事,但他终于下定决心。

    新政改革迫在眉睫,一切的开端就从少府开始吧!

    他向白景传下指示:明日朝会由御史中丞张太期陈述少府亏空,就地缉拿何吉申。

    与此同时,就此拉开新政改革的帷幕。

    然而,就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时。

    意外又发生了。

    丞相赵庆设在朝会上站出来,这一次他说的不是结盟犬戎之事。

    他要参告御史大夫大不敬之罪。

    这让白景和早早进入殿中准备动手的白婉儿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