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十九章 玩家角色【高骈】与大西北【秦州】

第十九章 玩家角色【高骈】与大西北【秦州】

    你自十几岁开始,在神策军中服役,就一直生活在京兆府。

    都城长安在你的眼中,那是大唐的体面,是朝廷的脸面,尤其对国外使节而言。

    物华天宝,朝廷自天宝以来,一直在长安城内供养着数千之多的国外使节。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以及西域的胡人使节更是久留长安,妻子成家,若是买了田宅,朝廷便停止供养,令其就业领俸禄。

    于是,数千胡人同你一样,进了神策军中当兵,不一样的是,你能入神策军沾的是父辈的荣光,他们能进神策军是靠着胡人的身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觉得安史之乱只是一个意外,长安的繁华是恒久绵长的。

    大唐盛世不仅限于开元和天宝,大唐只要有长安在,就永远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盛世。

    你万万想不到,长安城也会有轰然倒塌的一日。

    原来,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路边还真有冻死的人骨,而那里也是大唐。

    但是在都城长安,没有人关心朝堂之下的州县,朝堂的人心中念念的只有朝堂之上的皇城。

    二十几岁的你也深以为,皇城里的那些人将选哪个李家人做下一个皇帝,这才是唯一值得关注的事情。

    从太宗朝开始,李家的嫡长子已经不是继承皇位的唯一人选。

    玄宗和太宗一样,都是靠着宫变上位。李承乾哪怕是太宗的嫡长子,竟也觉得太子之位不稳,从而走上谋反的不归路。

    朝廷当然不想把宫变当为考验皇子能力的手段,但依靠宫变选择继承者,确实能让能力出众的皇子脱颖而出,贞观和开元便是实践检验过的例证。

    既然无意让主子们亲自现身内斗,那就派出奴才们代表各位主子争夺皇位。宦官集团被推到了台前,而宦官掌控的神策军自然少不了露脸的机会。

    作为神策军的一员都将,你不得不听命于都判官、中尉副使、护军中尉等人。

    虽然听命于不健全的阉人让你很不爽,但一想到他们背后的人是当朝皇帝或下一任皇帝,你又觉得正是因为他们,神策军才得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亲兵。

    大中三年,西北党项族叛乱,你被任命为右神策军都兵马使,率领一万神策军出镇戍守长武城。

    当时,朱叔明为灵武节度使,你在其麾下任灵州大都督府左司马。你多次发动奇袭,杀获甚多,得到了护军中尉的赞赏,在神策军中脱颖而出,成为朝廷需要派兵出征时的首选将领。

    大中五年,吐蕃犯边,朝廷任命你为秦州刺史兼防御使,出镇戍守秦州。因争权内讧,吐蕃无主,吐蕃将领尚延心时任河、渭二州部落使,似有归降之心。

    你见机诱降尚延心及河渭二州吐蕃部一万多帐落,轻易收复了河州、渭州。

    大中十三年八月,李忱因食用仙丹中毒驾崩,享年五十岁,庙号宣宗。

    宣宗喜欢第四子李滋,欲立为皇太子,而李温年长,久而不决。宣宗临终时,将李滋托付于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

    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意欲扶持李温上位,于是内枢密使王归长等三人对李忱之死秘而不宣,矫诏贬黜王宗实为淮南监军。

    王宗实入宫面圣以验诏书真伪,发现李忱已死,于是杀害王归长等三人,矫诏以李温为皇太子,监国理政。

    次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后,李温正式即位,改名李漼,十一月改元为咸通。咸通四年,李滋薨。

    李温被拥立之际,宦官找南衙的三省六部大臣表明态度,宰相们意见不统一,门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则说:

    “三十年前,外大臣得与禁中事,三十年以来外大臣固不得知,但是李氏子孙,内大臣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说?”

    原来,这几十年来都是宦官拥立新皇,只要是李家人,谁当皇帝是宦官定,外朝官员做事听话就行了。李家人当皇帝的信念有增无减,宦官图一个拥立之功,朝臣图一个平安无事。

    李漼登基后,此时的你已然年近四十,多年以来却仍在秦州一带耕耘。

    自从收复了河、渭二州后,你竟再也没有立功的机会了,在缺钱少粮的客观条件下,你一手带起来的队伍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大西北的荒凉和冷僻,自然无法满足你的野心。

    咸通元年,你终于看到了机会,朝廷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侯孜充剑南西川节度使。

    在都城长安的朝廷中枢已被宦官集团把持,你只能把野心放在地方节度使。

    大唐是朝廷中枢的大唐,也是地方节度使的大唐。

    卢龙节度使之于契丹,剑南西川节度使之于吐蕃和南诏,河中节度使之于回纥,只有达到此三个节度使这般的实力,才能满足你的野心。

    你于是讨好夏侯孜,以表追随之心,希望能为大西南的安定出一份力。

    先追随夏侯孜,把自己的队伍带到大西南,借着平定吐蕃和南诏的边患,依靠天府之国的粮饷供养你的队伍,趁机把队伍扩充到极限,然后坐等时机,继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你为自己谋划好了此阶段的人生小目标,继河朔三镇之后,打造有实力可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第四个藩镇。

    河朔三镇,由南向北,魏博、成德和卢龙,三镇自立节帅。

    宪宗朝时,朝廷频繁赏赐各藩镇诸将士,以表彰他们听命于朝廷的诏令出兵征讨。

    久而久之,各藩镇诸将士惟利是从,如果节度使无法给予满足,众将士便自下而上,自主更换节度使。

    自宪宗朝之后,河朔三镇因骄兵悍将杀帅夺印,节度使已然换了几家几代。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节度使不再与朝廷分庭抗礼,反而越来越依赖于朝廷赐下的旌节来维持自己的权威。

    而你却不以为然,早把发展目的地锁定在了经济富庶之地,比如川蜀,比如荆南,比如淮南。

    你相信,号称天府之国的川蜀,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满足你的队伍需求。

    在夏侯孜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之时,南诏兵犯安南府的交州,你对夏侯孜的讨好终于有了回报。

    咸通五年七月,经夏侯孜推荐,朝廷任命你为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主持收复安南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