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十八章 玩家角色【高骈】与天子亲兵【神策军】

第十八章 玩家角色【高骈】与天子亲兵【神策军】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就进入了开放式的角色扮演系列网络游戏。

    跳过【序幕】,游戏开始。

    【单机单人】【双人对战】【联机5v5】请从以上网络模式中三选一。

    你选择的网络模式是【单机单人】。

    【温馨提示】单机主线相对封闭单一,不建议重复选择同一个玩家角色。

    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玩家角色:

    黄巢、高骈、朱温、李克用、李茂贞、拓跋思恭、王建、杨行密、钱镠、马殷、王审知、李存勖......

    你选择的玩家角色是【高骈】,时间轴定位【帝国黄昏】。

    进入地图【雍河山】。

    你出身名门渤海高氏,家族世代为禁军将领,父亲官至神策军都虞候,祖父高崇文更是宪宗朝的一员老将。

    贞元五年,吐蕃军三万人犯宁州,你的祖父高崇文时任神策军都虞候,奉命率三千神策军前往解救,大破吐蕃。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李适驾崩,遗诏传位于因中风病重的太子李诵,二十四日宣遗诏,二十六日李诵正式即位,即顺宗。八月四日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八月五日下诰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继位的宪宗皇帝在八月九日才举行册礼。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病逝。韦皋的幕僚刘辟时任西川行军司马,在韦皋死后,拥兵自重,意欲上位西川节度使。刚即位的宪宗立足未稳,召刘辟入朝担任给事中被拒,于是任命刘辟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永贞二年正月十九日,顺宗去世。宪宗大赦天下,改永贞二年为元和元年。

    三川之地只得其一,刘辟得陇望蜀,觊觎剑南东川和山南西道。宪宗怒其不知足,诏命讨伐刘辟。宰相杜黄裳力排众议,举荐了你的祖父,已是花甲之年的神策军将领高崇文。

    高崇文率领五千神策军联合山南西道节度使共同出兵讨伐刘辟。

    神策军在你的祖父高崇文的指挥下,虽然兵力不多,但面对刘辟的数万大军,仍然所向披靡,八战八捷,历时八个月即讨平西川,生擒刘辟,押京师,族诛。

    高崇文获授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并充任剑南西川节度、管内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封南平郡王,实封食邑三百户,宪宗还下诏在鹿头山下为高崇文刻石纪功。

    元和二年十二月,宪宗任命你的祖父高崇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宁庆三州节度观察等使,仍充京西诸军都统,且命他直接前往赴任。

    高崇文在邠州三年,病逝于元和四年,享年六十四岁,在武宗朝时,获准配享宪宗庭庙。

    你生于长庆元年,宪宗驾崩、宪宗第三子穆宗继位的第二年。

    与其父宪宗一样,穆宗因服食金丹,年三十而崩,他的三个儿子相继上位,即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尊嫡亲祖母郭氏为太皇太后。

    武宗亦因服食金丹,年三十三而崩。

    穆宗弟李忱得到宦官集团拥戴,以庶夺嫡,从侄子那里继承皇位,即使三位皇侄都各有子嗣可继承大统。

    李忱是宪宗十三子,生母郑氏原是郭氏的侍女,后被宪宗临幸。虽是皇叔,年龄却与敬宗、文宗、武宗不相上下。

    当李忱当上皇帝时,你已是右神策军的一员都将。

    你们祖孙三代都是神策军的将领,对于神策军是如何成为天子亲兵的,想必满朝文武当中,你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人。

    宰相议政的政事堂及中书、门下二省在宫城内南部,尚书省及六部、九卿、三监则在宫城之南的皇城内,为南衙。

    南衙番上府兵由十二卫将军掌握,以保卫宫城南部及皇城内百官衙门。

    内侍省的宦官常出入宫城北部的后宫,而把驻在玄武门附近保卫宫城北部的禁军叫作北衙禁军。

    开元、天宝之际,府兵制逐渐崩溃,南衙番上府兵遂空,守卫京师的北衙禁军,由射生军几经扩充,逐渐形成左右羽林、龙武等四军。

    射生本为陪皇帝射猎之意,射生手主要从羽林飞骑中简择。射生使以射生为名,主要就是陪皇帝游猎,射生官多取勋将功臣、入质番王子弟等充任。

    贞观初,太宗自羽林飞骑中简点材力善骑射者号为百骑,武后时百骑充为千骑,中宗时千骑又扩至万骑,分左右营,玄宗以万骑平韦氏之乱,改为左右龙武军。

    安史之乱时,玄宗仓皇出逃,禁卫体系溃散。安史乱后,肃宗赴灵武称帝,置左右神武军。

    北衙四军变北衙六军,包括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等,多用来安置元从官员子弟,战斗力较弱。

    安史之乱后,加上新建的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合称左右十军。

    神策军原为西北的一支戍边军队,安史之乱爆发,神策军赴中原救驾,在相州邺城兵败后退守陕州,吞并了陕虢节度使的兵力,战士数量多达万人以上,肃宗亲自组建的神威军也敌不过神策军。

    神策军本身是藩镇军,是首支由朝廷直辖的征伐部队。按照惯例,藩镇野战军队皆有固定的驻地,以提供军赋粮饷。朝廷客观上需要在京畿划出一块地盘安置神策军,大历初元载割奉天、普润、麟游、扶风、武功等县分隶神策军。

    外镇神策军平日以县为单位镇戍训练,战时镇将即率麾下军士出征,受诏出征后,直接听命于皇帝,制将被任命为藩镇节度使后,则不再为制将。

    广德元年十月,吐蕃进犯长安,禁军溃败,代宗奔陕州。神策军护送李豫归京,分左、右两厢,成为天子禁军。

    神策军从方镇军到六军化,首先从神策军分左右厢开始。京西凤翔一带为右神策行营的势力范围,以长武城为中心的京北一带多属左神策军势力范围,神策军左军重于右军。

    建中四年十月,泾原军叛变,占据长安,代宗之子德宗出逃奉天和梁州。次年正月,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诏升梁州置府,改梁州为兴元府,位同京都长安。

    兴元元年十月,德宗不再信赖文臣武将,而任命宦官为左右神策军都知兵马使。改兴元二年为贞元元年。贞元十二年,专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一职,以宦官充任,在护军中尉之下设左右神策行营。

    神策军最高层神策中尉、中尉副使、都判官完全由宦官把持。两军中尉下不置统领全军的都兵马使、都虞候或都押衙。三都只在马步军左右厢或行军出征时才有设置,权力极为有限。

    神策军屯兵在京畿、关中等要塞之地,把京畿道和关内道的诸军藩镇兼并。兼并十数年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