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十章 九龙土团

第十章 九龙土团

    陈岩召集众人,呐喊道: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先发制人,把流寇赶回北方去。兄弟们,人多力量大,愿意追随我的,请回去告诉你们的亲人,亲人的亲人,告诉你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兄弟们,我们不为朝廷,我们为自己,只有赶跑了流寇,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如此,陈岩组织乡团,率众进入旧县衙,拿走了闲置的几千套破旧兵器战甲,在九龙茶馆集结,号称九龙军。

    九龙土团军自西向东,浩浩荡荡奔赴建州城,夜以继日,誓与流寇贼匪生死决斗。

    陈岩的妻弟范辉曾从军数年,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陈岩的另有一个契弟叫侯伦,则通晓文理,素有军事谋略。

    陈岩的九龙土团军有此二人伴随左右,其战斗力显然更胜于普通乡团。

    在陈岩的授意下,范辉派了两个人着便装潜入城内,打探流寇的动向。

    探子回来万份惶恐,报:“流寇正在城内集结,杀气很重。”

    陈岩没有轻易率众杀进城内,预料流寇准备出城,南下福州,于是埋伏在建州城南门外。

    九龙土团军做好了与流寇生死一战的准备,只待流寇出城后,势必杀他个措手不及。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黄巢率众出州城南门,行至郊外,不远处突然响起一阵摇旗呐喊声。

    黄巢听到异动,得知仅区区几千人,并不与这些鼠辈纠缠,南下攻掠福州城要紧,于是只派三千人留下拦截,且命稍稍接触,即行撤离。

    流寇数目之众大大出乎预料,所幸那三千流寇与九龙土团军厮杀不久,便佯装战败,急速撤退了。

    穷寇莫追,哦不,准备的说,是强贼莫追。

    黄巢之众撤离建州城后,陈超立即率领北面行营进入建州城,在城东驻扎,收拾破败的城池。

    北面行营陈超见城西的九龙土团军并无觊觎刺史府之意,逃难而去的城内百姓也陆续回了家中,整理着被流寇掠夺一空的屋宅。

    徐归范被留在茶山,看守张世浚的遗体。陈超确保城内相安无事后,这才准备返回茶山,与徐归范商议是否就地安葬张世浚。

    “将军,我们几个都是水北村人,是看着张世浚从小长到大的。请允许我们去陪同徐长工,一起送张世浚最后一程。”

    原乡团的几个壮士说道。

    但此时,他们是北面行营的士兵,本该驻守在建州城内才是,可他们的请求却又是那么的无可厚非。

    “也罢,你们随我前去吧,我们一起商量看看,是把他安葬在茶山之巅,那高山仰止之处,还是你们快马加鞭,把他送回老家,落叶归根。”

    于是,陈超领徐归范和乡团数人,请来殡葬专业人士,给张世浚整理了遗容,将尸首缝合,如此将就着也算是落个全尸了。

    陈超让徐归范和几个老乡商议,是把张世浚送回老家,还算就地安葬。

    很快,他们就商议出了一个结果,徐归范说道:

    “虽说看起来像个全尸了,但毕竟是缝合的,缝合的手艺还不好,要是送回老家,只怕家里老人看见了更加伤心难过,倒不如就地埋葬,入土为安算了。”

    陈超听了,也觉得有道理,随即拍板同意。

    于是,在城东三十里的茶山之巅,埋葬了张世浚的尸首。

    安葬了张世浚,从茶山之巅沿着陡坡走下,陈超终于偷得一点闲暇,领略溪水环绕山丘缓缓流过的田园风光。

    到了山脚下,回望茶山,形似凤凰。

    陈超又命徐归范亲自把噩耗送回老家。

    “我想了想,觉得这个消息还是应该由你来亲自送回去,毕竟你是他们家的长工,许多年来吃在他们家住在他们家,也算是家里的一份子了。”

    徐归范答应着,当日即快马加鞭,往永平乡东伥里水北村的方向赶回。

    溪水沿岸,是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土屋,仿佛一个村落的雏形。见此情景,陈超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家乡的画面。

    天气晴朗的一天,伴随着朝日的霞光,宁静的村庄在炊烟袅袅之中清醒过来。

    年轻人上山下田,开始了一天的农活。

    老人们多半呆在家里,摇着枯黄的芭蕉扇。孩子们四处串门,呼朋唤友。

    到了旁晚时分,夕阳悬挂在山头,炊烟袅袅下的村庄渐渐陷入夜幕当中安睡。

    陈超便是在此时开始意识到,他的穿越重生,正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历史。

    若非因为穿越而重生,延平军防御使张谨就不会升他为什将,命他从残军中挑选士兵,重建北面行营。

    北面行营没有重建,张世浚就不会混入其中,在建州城内直面黄巢,以生命的代价促使黄巢放弃了焚毁州城。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建州城已被流寇放火焚烧,毁于一旦,如此只能寓治建阳,把州治之地从建安县转移到建阳县。

    回到建州城内,天已渐黑,陈超回北营驻地查看,确认这一整日都相安无事后,随即又独自出门去了。

    陈超一路向西,前往九龙土团军在城西的驻地,想趁着夜黑城静之时,悄悄地会一会陈岩,探探他的心思。

    虽然陈岩的九龙军是十足的土团力量,但他们从县衙拿到了几千套破旧兵器战甲,战斗力俨然是一支正规军的队伍。

    陈超反观自己重建的北面行营,虽从延平军中挑选了不少正规士兵,但近半都有大小伤残在身。

    若不是徐归范携乡团加入,只怕北营并无实力与九龙土团军硬碰硬。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当前的建州城内只有陈岩率领的九龙土团军,九龙军会被朝廷授予义宁军的番号,设置战鼓和号角,赐赠牌匾和军印。

    但陈超的穿越重生,开始一点一点的改变了历史。

    眼下,他率领的北面行营,不得不面对陈岩率领的九龙土团军。

    陈超有两条路,其一是对抗,其二是合作,作为穿越者,他选择了后者。

    原因无他,乱世当为成就霸业而争,但不能毫无原则底线,所谓建州人不打建州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寇,陈超只想结束这乱世,让寻常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相信,陈岩的想法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