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晚唐 » 第九章 藏宝茶山

第九章 藏宝茶山

    陈超和徐归范还沉浸在悲伤之中,就在此时,又一个乡团的探子从城里跑来,带回了急报。

    “不好了,贼寇又回来了。”

    “什么,你们可都看清楚了?”

    “这个,没看清楚,不过我觉得好像不大一样。”

    “他们有没有打着什么旗号?”

    “没有旗帜,队伍显得非常的散乱。”

    “对了,我隐约听见他们喊了口号,说是什么九龙军。”

    九龙军?陈超当即明白,是自己人。

    他对闽地的这段历史还算熟悉,这九龙军来自建州西部的黄连镇,也是一伙乡团。

    建州城的西面方向冒出另一伙乡团,陈超听闻九龙军的名号,便猜出了一个大概,想是来自黄连镇的自己人。

    这黄连镇位于何处?原来,黄连镇原是绥城县,在将乐县的西面,而将乐县又位于建州西部。

    贞观元年,建州领建安、建阳、浦城、邵武、将乐、绥城、沙县等七县。

    垂拱四年,绥城、将乐二县之地合并,置为将乐县,自此再无绥城之名。

    乾元二年,将乐县原绥城地,分置归化镇和黄连镇。

    大历十二年,沙县改隶汀州。至此,建州仅辖五县之地。

    如果陈超猜得没错,那么这支号称九龙军的乡团,乃由一个叫陈岩的人组织。

    史书上只说他抵抗黄巢,守土有功,历任义宁军镇将、福建团练副使、福建观察使,治理福建八年。

    既然流寇已撤离建州城,陈超随即领着北面行营,从州城东门进入城内。

    恰时,九龙土团军势如破竹,从州城南门,冲进了建州城内。

    两股力量似乎都意识到了对方的存在,最后选择在距离刺史府仅一里之地驻扎。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谁也没有觊觎占据刺史府,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陈超派出多个探子前去打听,九龙军的来路及其组织者的身份。

    果然,诸多探子回报,这九龙军确实来自黄连镇,他们的组织者就叫陈岩。

    原来,流寇南下的消息早就传到了黄连镇,甚至流寇入闽时,黄连镇已是人尽皆知。

    何也?就因为黄连镇有陈岩这么一号人物。

    根据探子们打听得到的讯息,陈超对这位载入历史的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

    “陈岩这个人,自年少起始就是有为之人,对四邻乡里很大方,同龄追随者不少。”

    “他也算半个读书人,但又不太像个读书人,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勇气上佳,很有谋略。”

    “陈岩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他的时间更多是花在与人交往中。”

    “父辈没有留给陈岩什么家产,一穷二白,陈岩深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道理,跟父辈们相比,他更能放下读书人的姿态。”

    “而立之年,陈岩终于混出了一点名堂,在镇上开了一家茶馆,是整个黄连镇最热闹的地方,取名为九龙茶馆。”

    “闽地水系发达,九条支系自西北向东南,汇成两条干系最终入海,黄连镇所在的溪水是九条支流其一,九龙茶馆寓意着有朝一日可以遍布全闽大地。”

    “在陈岩的经营下,九龙茶馆运转得井井有条。经常外出办事的男人们都乐于齐聚于此,谈天说地闹情绪。”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经常跑来茶馆的人也不只是为了喝茶,他们是来听最新资讯的。”

    “原来,陈岩定了一个规矩,来客如果有不为人知的新奇大事情,就可以到茶馆来免费喝茶。”

    刚开始自然是赔了。

    由于小地方消息封闭,许多几年前发生的事情,都不为乡里人所知。

    于是乎,独家新闻人人有,免费好茶人人喝。

    有人说:“北方有一个叫王仙芝的人在造反,正准备攻打东都洛阳了。”

    有人又说:“其实这个叫王仙芝已经战死了,现在领头的是一个叫黄巢的赌鬼,还是个杀人魔。”

    后来,该说的都说过了,就有人开始胡编乱造了:

    “听说洛阳被攻下了,唐朝皇帝跑了,要改朝换代了。”

    当然了,这个人最后不仅没有喝到免费的茶,他所说的这番言论还传递到了隔壁的将乐县。县令大人一怒之下,命人去把他绑来,打了五十大板。

    那日,来茶馆喝茶的人比平时更多些,好像大家都敏锐地嗅到了大事不妙。

    “听我说,你们知道我刚刚从哪里回来的吗?”

    说话的是做布匹生意的张老板。

    “哪儿?洛阳,还是长安?”

    经常跑北方的黄老板接话,语气略显傲气。

    “州城建安!”

    张老板说出这四个字,铿锵有力。

    “什么?州城啊!我都去过不下十次了,建州刺史李乾佑还请我喝过茶呢!”

    答话的是爱面子的刘老板,说完哈哈笑了起来,显然是在胡扯。

    “我可告诉你们呀,现在的建州已经不是原来的建州,不再是姓李了。”

    “不姓李了?难道刺史李乾佑大人被罢官不成?”

    “流寇来了,李乾佑弃城而逃了。”

    方才还是笑脸堆砌的刘老板听了此句,整个脸不禁冻住了一般,缓缓拿起茶杯,遮住了脸。

    众人听后都沉默了。

    “建州果真危在旦夕?若是如此,我得回家去准备准备了。”

    方才还略显傲气的黄老板此话一说完,便一脸鼠相地溜出了茶馆。

    紧接着,刘老板,张老板纷纷离座告辞。

    陈岩见状,一把拉住了张老板,细问情况。

    “实不相瞒,北方战事连年,国库早已亏空,朝廷力不从心,对南方的战事根本管不过来。建州的官兵这几年来因为没有足够的军饷,被调走的调走,退伍回家的回家。如今建州城内剩下的都是孤家寡人的老弱残兵,并没有可以派上前线打战的将士。”

    “果真如此,当下之急应该召集壮士,成立乡团自卫,守护家园。”

    “陈掌柜若有此心,我给你一个主意。我们黄连镇原是绥城县,那县衙今看破旧不堪,衙内却也闲置着几千套铠甲兵器,或许还可以派上用场。”

    当天晚上,陈岩躺在床上,一宿未眠。窗外的月光穿过窗户,洒落在床前,照亮了他的心事。

    此时的建州城处于水深火热当中,黄连镇随时都会成为饿狼嘴里的食物。想到这,陈岩立即着手招贤纳士榜。

    次日一早,招贤纳士榜贴在了九龙茶馆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