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母与子 » 终:宅邸

终:宅邸

    少爷走出房间;起先是扶着楼梯下行,脚步艰难缓慢,在阳光浮尘中有点像卡壳的木偶,先动左脚,往一阶楼梯下落,再移动肩膀,将半边身体转过来,最后落另一只,如此反复。等到下了两层,汗珠已顺着鼻翼落下,在视野里明亮地浮动。

    这时候人应该会记起并埋怨这世间庞大又无规划房子这一事实:如此年轻,却已有了年久失修的仓皇局促,乃至这个多米尼安之子的老师初到之时以为自己的任务包括了修缮它,之前也说过,北方人初来时就觉得主人向他呈现这样一座宅邸不是由于骄傲,而是由于亟待改观的谦虚。

    那是两年半前了:他被带着参观他未来要居住,工作的地方,午饭时停在餐厅,北方人判断此时他应该开始发表意见,于是指出他认为可做修改的部分,顺带详略得当地呈上了几个方案;说话时,眼睛一直徘徊在最谦卑的视野里:盘子的食物,说看了它们的样子,又其实没看。桌对面,多米尼安的面孔,又比轮廓只清晰一点,只略微能察觉他听得认真。他的话说到了最末的部分,他才抬起头,审察听众的反反应。

    多米尼安神色吃惊;他于是也吃了一惊。孩子当时是在的,眉头皱着,嘴角却忍不住弯了。

    他往下走,嘴唇紧紧抿着。不一会,佣人出现了,向他低头行礼:少爷。

    有人来扶他,手先摆出一个轮廓,仿佛他是个渗血的器皿,需要小心对待,态度超出了下人的麻木精神,变为了某种本能的小心,因为他看上不去不太像人,太苍白,太受损坏,像摔坏了的玻璃塑像,被用人的肉泥黏在一起。那种身体被毁坏的程度引起动物口鼻触碰的谨慎,瑟缩。

    他挥开他们;谢谢你们。不用帮助我。谢谢你们。他重复道,下一层,又下一层。

    下到第三层时,他挺直了背,放开了扶手,任由脚带他下去,骨头和骨头麻木地磨合着。

    主人很羞赧,平时握剑的手抬了又放下,叉子磕在餐盘边。

    “失礼了。”北方于是人说,语气并不紧张,倒显得对面的人更局促。“不是您的问题。”这个多米尼安向来不善言辞,说完这句话后隔出了一个面面相觑的停顿,才说他会雇别人来照顾房子,因为“正好山下的城镇拆了的设施里多了许多人手”,兴许会想要事做。

    正是时他的孩子带着一脸罕见的,描摹在他瓷偶一样脸上颇不平常的笑容,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父亲,却眼角眉梢里分毫嘲笑也没有;他父亲对他歉疚一笑,为此类隔三岔五的交际问题跟他道歉——他自己怎么不知道那些飞短流长,说他的孩子一点也不像他,不称职呢?只是他这个做父亲的,难道就合时宜到哪里去了么?何况在他心里这个孩子没有能让他数落之处,要是有人说他是原本就口齿不伶俐,更细致点的人会纠正为“爱人者不知人恶”,以长年,以及将来的事迹而言,将被证实为更恰如其分的说法。教师,坐在这对父子对面,在喝水的当口就用余光将这相貌迥异,被死生献祭联系起来的血肉至亲相视而笑的画面尽收眼底,对自己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了。他内心已经将这件事认作超出工作门类外的不合时宜之事,说出口徒增暗讽宅邸破旧的嫌疑,因此再不提及。多米尼安内心的感激经常露在脸上,他来找这个北方学者,大多是询问这个孩子的情况,加之向他道歉条件的简陋。他承诺他的图书室很快落成,而教师内心倒庆幸一场午餐让他知道了点更重要的事,时不时也让他从这个男人的表情里看出一些感慨来:这个君王出生低微,一向是以军事力量闻名,如今即使少见亲身作战了,还是有军队里朴素的习惯。北方人已经是大贵族出身,从小吃的是最好的食材,身材高大,主人却比他还要高半个头,每次他背身对着他,都让他心里不安稳,害怕那藏在肉身下的脊骨,随时要刺破皮肉而出——然而这男人溺爱他的这个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的任务既然是这个孩子,不管他的自身缺陷是什么,那其他的事项就没那么需要在意了。

    屋内缭绕着夏日浮尘,阳光明烈,镀在他额头和手臂上的汗珠上;少爷要去餐厅,找他母亲。夫人不喜欢阳光,到了夏天一般晚上醒,早上这一顿算是晚饭。

    孩子在意。事后他去找父亲时皱着眉头,问他是否真要让“山底下”的人穿过山门,到这座高山府邸来,修理他们住的房子——此时他想起这个场景,便带着一种极苦涩的不真实感。那是两年前,但同样的场景,难道在他记忆中,不是发生了无数次?他母亲由于时常在下午睡觉,他从小时候开始,就喜欢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穿过藤曼缠绕,然而从不开花的庭院走廊,去他父亲的房间;他父亲也是很喜欢晒太阳的,和他母亲不一样,在一天的这个时间,如果他那时正好空闲,又是一个人,就会坐在房间靠南的窗边,阳光像水落在他的黑袍子上。

    他去的时候,他的眼睛看着窗外。他的眼睛是绿色的,在阳光下烧啊烧,烧得总是像盛着泪。别人总是说想象不出他父亲哭的样子,在他心里,不知怎么地,他老是这个表情。他说:父亲,他就转过头来,带着很高兴,又有点吃惊的表情望向他,无论他来了多少次,他都是这样子,仿佛他每来一次,都打扰了个同样的梦;而又由于他父亲会从他的椅子中站起身,走到他身边来,所以这孩子从来没见到过他父亲看着的景色是什么,只有北部一角中塔黑色的尖顶,还能从他父亲的背后探出一个头来。

    孩子说:别让他们到这屋子里来。我知道我讲不出什么好道理,但我不想让他们过来。

    到了门口,他看见了那北方人。他抱着两三本书,从回廊的侧边走来,步履匆匆,见了他,抬了抬眼,当作问候。“找你母亲,少爷?”他问。少爷点头,笔直地站着,像被自己的脊椎骨贯穿了。他被逗笑了,说,这样很好。“那好。你母亲会高兴的。”

    “你还习惯吗?”北方人说。

    “习惯什么?”少爷回。

    梦——梦又被他打碎了。他向他走来,伸出手。

    他接纳了他的手。

    他将他抱在怀里,那个属于成人,沉重,又静默无言的头颅靠在他肩膀上,结着鳞的手轻轻环着他的背——他已经说过,这场景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世间常理亦有言,即使他似乎常常显现出自己对这些道理的无知,一个人的血肉至亲唯有父亲,倘若没有父亲,便是奴隶了。因为父亲替子杀生:这双抱着他的手,曾经为他杀了一个人,从这人的身体上,他从此才诞生。

    “习惯这间屋子。”他抱着书,在他面前停下。“你一个半月没见到它了,我猜会有一两分陌生感的,即使是对你自己的家,并且,孩子,你难以想象,也难以相信,这一个半月来发生了多少事。”

    “能有多少?”少爷笑笑,很是勉强。他的身体摇晃,只好勉强扶助墙。“并且我没发现任何不一样,先生,我正对我自己感慨即使身体不一样了,这间屋子维持了惊人的统一感,让我觉得很亲切。”

    “你不想人来,孩子?”他轻轻拍着他的背。他摇摇头,像只小狗一样;他笑了;他父亲。“孩子。”他说。“我的宝贝。你不想,那我们就自己打理它好了。我自己来,或者我们俩一起来,好不好,宝贝?”

    孩子抬起头,眼睛像夏日的湖一样闪着,脸上带着酒醉似的红晕。“我不是小孩了。”他笑着,但有点赌气地说。“我真的不是了,父亲。我已经这么高了——而且我有好理由,你知道的。我不是嫌恶他们。如果可以,我愿意分好工作给他们,只是这里——这里的一切都和下边不一样。我回到这里,你建的这栋屋子,我就感到——”

    他父亲手上的黑鳞碰了碰他的脸。我就感到高兴。孩子说。我只是感到高兴。“别管那个北方人瞎说,父亲。这房子才不丑。这是我的...我的...”

    他想了想,气喘吁吁地:这是我的家。

    他父亲咯咯笑了,抱着他不松手。“这是我的家。”他于是喃喃说道,“这是我的家。父亲,求你了。别让他们过来。”

    他求了他,而他对他的孩子是有求必应的。好,好,好。他父亲说。宝贝,按你的做。谁也不会上来。他自己会把这栋房子修整了。“但为什么怕成这样呢,亲爱的?”他刮了刮他的鼻子,又在他的脸颊上吻了一下,声音轻轻柔柔地,问他为什么害怕。

    但他没法回答。他的牙齿打着颤——他害怕啊!这么害怕。孩子,是一个隐喻,从无到有,从死到生,从一个被损坏的躯体,到更完美的生命...从尸体变成孩子,再从孩子变为成人。

    孩子要变成一个完成品...

    “噢,内环里确实是这样。但你要是去外围走一圈,少爷,就会发现不同了。南边在打仗,难民把山下挤成了一团糟;想和你父亲结盟,祈求庇护的领主排成了队住在客厢里,和难民和居民门挨着门躺着,进进出出的人数都数不清,所以昨天,我就没来和你换药了。你能起来我很欣慰。”他解释道,“还有车队和后勤部队!先失陪了,少爷,我要去应付车轱辘悦耳的声音,顺便把这两本书看完。”

    “你母亲在里面。”他对他说,就在他走之前。

    ...要付出太大的代价。

    少爷推开门,走进被帘布遮住大半光明,只剩下几道沉闷光束的大厅,感到身体的钝痛逐渐消退为一种沉闷轻盈的麻木;它一直在那里,但它不再造成太多烦扰,因此他的步子平常而完整。他朝长桌走去,桌的对面,坐着他的母亲,见了他的样子对他微笑。“孩子。”他母亲说,当天穿着一件白裙,像夏日里罕见的白狐,皮毛光滑如丝绸,“你今天的头发非常好看。你的头发在光下永远这样绚丽迷人。到我这来。”——他依言坐到她身边,服帖地任她抚摸他的脸颊,手臂和喉结。“多漂亮的孩子。”她赞许道,“你已经完全恢复了。哪里疼吗?”

    “没有。”他摇摇头。“我让你失望了,母亲。”

    她笑起来;那副让人畏惧的笑容。“不,不。没有,孩子。”她回答,“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很快,你就会变成你注定会成为的事物。”

    好的。我希望如此——他回答。他们准备用餐,手指碰到刀叉。桌上的餐盘里肉泛着鲜亮的血色,他正要张口,她忽然又叫住了他。

    “那位女士——我是说,”她面露疑惑之色,“你父亲的**母亲**,孩子,她在哪里,怎么没来用餐?”

    “我不知道。”他回答,眼睛看着桌上的肉,“但那位夫人不喜欢吃肉,母亲。”

    她柔声但固执地反驳了他:但她需要用餐啊。“去走走吧,孩子。你在床上闷了太久了。请你去找到她,让她来用餐,好吗?”

    她既然这样说了,他便二回不说,站起身,轻轻向她点了点头,向门外走去。他感到她在看着他,但他走得不紧不慢,姿态如常,仿佛从没感到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