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立外记 » 第四章 出,入,江湖(二)

第四章 出,入,江湖(二)

    为首那昆仑弟子名叫李昇,本就是暴躁的性子,再加上在门内一向自高自大惯了。看到一个毛头小子向自己挑衅,二话不说踢开椅子,拎着铁剑出门,站在了对面。昆仑弟子自然要给同门师兄助威,推挤吵嚷着跟了出去。

    大街上的行人看见有人要动手,自然停下看热闹,城里的捕快对寿宴早有打点耳闻。江湖人动手,只要不伤及无辜或闹出人命,也就听之任之。

    二人刚刚站定,李昇开口道:“小子,江湖中人动手,往往讨个彩头,你输了之后,把一身衣物留下,光溜着滚回山里去吧。”

    昆仑弟子又是齐笑,想不到师兄欺负人还能有这种花样。

    陆何愁面无表情,回嘴道:“那倘若我技高一筹,阁下一要向我师门道歉,二要把你的住房腾出来。”

    空房还有,别的不要,只抢他的,陆何愁也是卯上了。

    李昇往地上啐了口吐沫,“你个不得济的被人骗了还出来走江湖,你要真是能打赢我,别说两件,二十件事我都答应。”

    陆何愁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小心了。”随即右手持剑,一剑向着李昇缓缓递出。

    看到这一剑,李昇更是确信陆何愁只是个被骗的富家小子了。剑法都讲究快准狠,像他这般出剑晃晃悠悠,好似蜗牛一般,能叫做武功才有鬼了。

    于是李昇也是右手一剑,刺向陆何愁的左肩,打算给他点皮肉伤吓吓他,让他知道江湖可不是小孩闹着玩的。谁成想陆何愁剑到中途,忽然转向在胸前一横,剑锋就离李昇的胳膊不过寸许,反倒吓得李昇撤剑退后。

    李昇定了定神,暗骂了一声晦气,认定陆何愁撞了个大运,又复挺剑刺向陆何愁的小腹。

    这一下就凶险了不少,围观的群众都是惊呼一声,陆何愁眼疾手快,右手向外转个半圈,一招“乱石穿空”,竟是用剑柄砸开了李昇的剑身。这一下若是偏了半分,此刻李昇长剑就刺在身上了。

    陆何愁紧接着刚才的动作,右脚向前,进步侧身,右手就这么翻了过来,剑尖指向李昇面门,随时可以刺出,李昇大惊失色,连忙后退。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陆何愁要是真的有心进攻,李昇是绝对没时间反应的。

    此刻李昇再也不敢托大了,知道陆何愁有真才实学,却也不肯低头。再打过时不知不觉使出了生平所学,“瑶台月下”“一步天险”,“玉珠霄阁”一招一式精妙迅猛,不愧是天下闻名的昆仑剑法,端的有独到之处。

    陆何愁仍然是将长剑横在胸前作为基本的架势,一柄剑舞得滴水不漏,全是守招,任凭李昇两次变换套路,仍是无法突破陆何愁的剑围,更为离谱的是,李昇已经使了二十余招,除了最开始剑柄砸在剑身上的那一下,陆何愁的剑始终没有和他的剑相交,却总能打断他的进攻,逼得他半途收手。

    李昇此时越打越是心惊,自己是昆仑二弟子,剑上造诣早已称得上有所成,就是师门长辈也很难做到像这样戏耍般挡住他的剑,这年轻人比自己还小上四五岁,剑法怎么可能有如此境界?只怕比之大师兄也不逊色多少。

    最为难受的是这剑法不图进攻,只顾防守反击,自己的招式使出来又被他截断废在中途,别扭无比,仿佛行走于荆棘遍布的山路上,说不出的难受。

    山水门,两套功夫,传给了两个弟子,陆何愁学的,便是崎岖山。

    防守,截断,拖累,反击。

    没人喜欢和这种对手交锋,废在途中的进攻远比任何动作更费体力。然而既然费了体能,已然到了半山腰,若不赌一把继续攀登,那就只有坠亡。

    其实李晟不知道的是,陆何愁比他更为紧张,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与师父师兄之外的人动手。反击的剑招没有刺出也不是点到为止,而是根本没反应过来。后面全是靠着多年苦练在身体上留下的条件反射,否则早就因为害怕而被刺伤了。

    “怎么办怎么办,快挡不住——诶?他为何退缩了?”

    李昇眼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向后跃开一步。左手一路顺着剑柄滑向剑尖,手指指住陆何愁,眼神在他身上上下游离,旁边昆仑弟子都惊呼出声。

    你道如何?原来这一招是昆仑绝学之一“黄龙坠墟”,使剑者需立定调整内息,目光找准穴位,然后瞬间爆发一剑刺出,无往不利。

    说来简单,但这一招是对使剑者内力,步伐,眼光,力度的多方考验。尤其昆仑剑法讲究后招连锁,此招却重心彻底前压,再无后手,因此只有具备很高造诣的弟子才会被允许学习,作为压箱底的杀招。

    正是因为看出陆何愁剑法偏重防守,有自信化解对方突袭,李昇才大胆在对方面前调息,以求一招见效。

    陆何愁虽然不知道究竟,但也从旁人的反应中知道接下来就不是好相与的,对方怕是要全力了。

    于是,他又把剑横在胸前,剑尖稍微冲下,右脚前左脚后。重心放在左腿上,左手手肘架在长剑与胸膛之间,几乎顶到剑尖。手心冲外,手臂同样冲下,与长剑成之字,恢复为崎岖山的标准架势,严阵以待。

    其实李昇之前早就用上了全力,之所以昆仑弟子会惊呼,是因为这一招已经不算切磋,而是性命相搏了。陆何愁要是知道他们的心思,恐怕心底会吓得更厉害。

    此时陆何愁全神贯注的盯着李昇的喉头,观察他的呼吸,在他彻底调息完毕的一刻,胜负就将揭晓。

    忽然间,嘈杂的街道变得一片死寂,二人变得如同石雕,空气中掺杂了生死的味道,每个人的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又一次的,李昇嘴微张,呼出一口浊气,停涩半分,又是一口气慢慢的从鼻腔吸入,流转全身,眼珠直盯着陆何愁,眼中只剩下陆何愁,再无其他。

    接着,围观人等的眼前一花,李昇,消失了。

    并非真的消失,只是因为一瞬间加速太快,若非练过眼功是绝难看清李昇的身影,就连寻常的武林人士也只能看见一抹青蓝色晃过。

    陆何愁自然是不敢移开视线,满脑子都在想如何去破解这一招,可当李昇最后一次吸气时,他突然有了一种感觉,那感觉来自与师傅师兄成千上万次的比试,来自痛苦中身体的成长,来自自己深夜对天哭号后的每一次锻炼。

    于是他任由那感觉接管了自己,他的眼睛在看,仅仅在看,观察着李昇急速接近的身影;他的身体在动,仅仅在动,右脚不退反进,踏出一步,整个身体向右倾斜,逆时针旋转;右臂从左面顺时针弯曲,从李昇的右臂下拐过,左手回收,顺着李昇的力道回抹。

    此时陆何愁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再考虑胜负,不再关心师门的名誉,甚至没有思考自己的招式,只是听凭身体行动。说来有趣,明明是生死关头,他的内心却是波澜不惊,一片平静。

    就这样,陆何愁使出了生平最完美的一招“过谷风”,李昇快如闪电的一剑连同右臂直直地贴着他的胸口划过,而陆何愁的身体保持着一个扭曲的姿势,腰部后仰,左手擒住李昇的小臂,右手臂弯卡住李昇的手肘,右手腕向外弯曲,手中的长剑剑锋紧贴住李昇的脖子,已经划出了一道血痕。

    而李昇的长剑,横在陆何愁的脑后。

    在一般人看来,好像二人没有分出胜负,但哪怕不会武功,只要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李昇已经输了。

    且不说他是进攻,陆何愁是反击,留给陆何愁的时间更短,难度更大。单从结果而言,在这个姿势下,李昇的右手臂已经伸直,而且在陆何愁的后方,想要砍中陆何愁也必须回手从内侧发力。而这样发力是力道很小并且速度不快的。陆何愁的左手已经擒住李昇的小臂,右臂更是卡住了手肘关节,李昇就算有心发力也会被轻而易举的阻止。

    相比之下,李昇此时左手为了加速而抛在身后,脖子和冰冷的钢铁之间没有一丝隔阂,陆何愁只需要抖一抖手腕,转瞬之间就能结果了李昇的性命。

    昆仑弟子见到师兄性命攸关,都不敢作声。李昇自己更是不敢动弹,生怕陆何愁一个手抖,自己可就交代在这里了。

    而陆何愁,还沉浸在刚才出招的专注中,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把剑架在别人脖子上了。

    场面顿时变得难以收场,想收手的不敢收,该收手的忘了收,都在那里僵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