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八十一章 大人,时代变了

第八十一章 大人,时代变了

    掌声响起、讲话结束,虽然大伙儿基本没听懂王多馀的长篇大论,但很多关键的信息大家还是明白了。

    众多“干部”和“专员”欢天喜地,因为他们很快就知道,“干部”的待遇和普通白丁是有区别的。

    比如,按照公司现有的分配机制,普通成年男性壮丁一天是一条肉干、一条鱼、四个红薯。

    而根据新的分配机制,由于组长是干部,他就能分到一条肉干、两条鱼、五个红薯。

    以此类推,直到像熊仓这样的“部长级”“高级干部”,他的待遇就高的吓人:

    每天能获得肉干五条、鱼六条、红薯九个。

    这还不算什么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

    仅仅是级别的不同,待遇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让很多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当官;要想当官,就得好好表现;要想好好表现,就得听王总的话。

    如果单单是待遇不同就算了,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司干部能上能下的“政策”,这些“干部”任期不是终身制,而是三年。

    这三年中,每年都要考核,考核不通过就得下台。

    这就意味着,人人都有机会“当官”,人人都有机会提高待遇。

    如此一来,就极大地激发了很多“胸有大志”的人“追求进步”的积极性。

    对于王多馀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干部调整”的初始目的那样,就是要用此手段笼络人心、驱人卖力、让人效忠。

    现在,政策很简单,导向很明显,就是告诉所有人:只要认真地工作,卖力地干活,彻底效忠王多馀,每个人都有发达的机会。

    看着当上“官”的人喜气洋洋,看着没当上的眼睛发红,王多馀得意地笑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组织机构调整之后,王多馀根据编民齐户形成的名册,按照新的机构让他们重新“就业”。

    除了无劳动能力的儿童、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算上王多馀自己和几个少年,剩下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计为610人,其中男性359人,女性251人。

    经过重新分组,这610人的构成是:

    总经理办公室2人,总经理警卫室2人,人力资源统筹部1人,基本生产部308人,技术生产部180人,生活民事部10人,教育培训与卫生部3人,宣传舆论鼓动部7人,军事部80人,“契卡”15人,仲裁部2人。

    除此之外的气氛部11人。

    新的机构要干什么?目的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仅靠嘴巴说,还要靠实践去体现。

    最主要的主营业务部门中,基本生产部大部分都是男性壮劳力,少部分是身体强壮的“健妇”。

    技术生产部的大部分都是心灵手巧的人或“技术大牛”。

    负责生活民事的人得做人本分、为人公道。

    从事教育培训与卫生工作的人脑子要好,头脑要灵活,学东西要快。

    军事部要打架、打猎厉害。

    宣传舆论鼓动部的人要嘴皮子厉害。

    “契卡”要对王多馀忠诚,最重要的,要经常给王多馀“打小报告”。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被封为“干部”的人,立刻感觉到了变化。

    比如熊柴,这是个老实巴交的部落汉子,他之所以一直是个光棍,就是因为自己活在整个部族的最底层。

    在以前,老族长那一脉飞扬跋扈,总是欺负他们这样的,猎物、粮食等资源优先被这些人占据,连女人都被他们优先挑选。

    部落里有个寡妇,娘家来自遥远的黄皋部落,长得膀阔腰圆、虎背熊腰、力能扛鼎,以这个时代的审美,是美人中的美人,放在后世就是新垣结衣那样的大众老婆。

    熊柴对她眼馋的很,一直想与她进行一场灵与肉的交融、生理卫生知识的探讨。

    但这位黄氏寡妇正眼都不看他一眼,和她暗中苟且的是原族长的亲信之一——一个叫熊蛭的精壮小伙子。

    熊柴的人类繁衍合作计划就此泡汤。

    但希望来了,转折点是王多馀降临,成为掌权者。

    熊柴现在深为自己当初首批入伙“拯救派”的英明决策而庆幸,也十分感谢王多馀赐给自己一种叫“土豆”的美味,使他免于饿死。

    所以,从单纯的报恩的角度,他表现得十分积极,工作十分卖力,也因此在王多馀面前混了个脸熟。

    但这,就足够了。

    回报很快就来了,“干部大会”结束后,根据要求,需要各部部长推荐组长人选。王多馀正好参加了基本生产部的干部推荐大会。

    本来,当干部这事儿没大熊柴什么事儿,他不是熊仓的亲信,他的名字根本没在熊仓的考虑范围内。但事情凑巧了,正在一边“旁听”(监视)组长推荐过程的王多馀随意地往人群中一撇,发现了有点脸熟的的熊柴。

    看到他憨厚的脸庞,王多馀突然想起来,这人似乎干活儿还算卖力。

    于是打断熊仓的,悄声问他:“那个叫什么什么柴的,这次任命有没有他?”

    熊仓老实回答:“禀告王总,这次没有他。”

    王多馀有些不悦:“熊仓同志,你发现人才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啊,人才得用啊。”

    熊仓吓得大汗淋漓,立刻宣布熊柴为组长。

    “乌纱帽”从天而降,熊柴在懵逼之中升职加薪了。

    当天晚上,黄寡妇就梳洗打扮一番,走进了他的窝棚。

    熊柴的看她来,疑惑地问:“你这是要干什么……”

    “陪你玩耍。”

    “那,熊蛭怎么办?”

    她撇嘴冷笑:“他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混上,哪能跟你比?”

    熊柴咧嘴傻笑。

    ……

    熊柴的故事只是一个侧影,相似的改变还有很多,新的权力结构的变化把大熊氏搅动了个天翻地覆,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的人,从底层走到高层,有的人,从高层跌落底层。

    原来大熊氏高高在上的“贵族”们,更进一步地被打入冷宫,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所有人都觉得,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