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开公司 » 第二十二章 是战是和

第二十二章 是战是和

    和山下衣食无忧、莺歌燕舞的日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上的大熊氏现在过得很惨。

    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

    他们目前面临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大熊氏喜欢把粮食储存在山洞里,因为这里是他们的“避难所”,他们觉得很安全。

    坏消息是这儿储存的粮食快没了。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去年闹旱灾,打的粮食不多,能储存的都存到山洞里了。

    现在,这些粮食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也顶多够族人们半个月。

    现种地也不赶趟,由于缺乏工具,山下的黍米地也已经很长时间没人照料了。

    打猎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搞得,族人们打猎没什么大的收获,即使打到猎物獠彘这个小人也只是将大部分分给自己的亲信,其他人连汤都很难喝上。

    又赶上前几日的暴雨,族人被困在山洞中好几天,无法出来采集、觅食。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近800人的大熊氏陷入了粮食危机。

    自古以来,经济因素的剧烈变化将会导致战争,其原因就在于,生存资源的缺乏会使一个群体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扩大产量来改善,这样一来,如果在量上无法解决,就会在分配问题上解决,内卷问题便由此而生,社会矛盾也会就此激化。

    这种情况下,一个群体要么发生内乱,要么对外扩张、转嫁危机和矛盾。

    自古以来,历史上每次饥荒、灾害,几乎都会造成社会动荡和战乱,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这一条铁律,也适用于上古社会。

    你看,王多馀这个不速之客来了,把大熊氏的老窝给“霸占”了,族人们不敢回家,就可能被饿死。

    为了避免饿死,他们必须要采取措施。

    在这个问题上,整个部落分成两派:一是“主战派”,他们认为解决目前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赶走这个灾星,夺回家园。这一派以獠彘、铎为核心。

    第二种是“主和派”,他们慑于王多馀的“威仪”,认为贸然进攻会导致这位“大神”的报复,所以,主张寻求和平——简单的讲,就是下山和他讲和:山上的人搬下来,祭台让给你,两方井水不犯河水。这一派以熊仓、熊微为主。

    除了这两派,还有第三个:中立派,既不愿意主战,也不愿意讲和。代表人物为祭司。

    族中观点的对立主要是主战与主和两派,他们的观点差距太大,天天吵架,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

    对于獠彘而言,他之所以坚决主战,既是因为他是“苦主”的亲属、族长的弟弟,从“大义”角度看,为族长哥哥复仇、讨回公道似乎理所应当。

    可实际上他想的是:如果将王多馀打跑,他的威信将会大幅上升,接下来,成为下一任族长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与主战派不同,主和派的熊仓、熊微等人比较保守,他们不想再面对危险,他们认为,跟这位可怕的“大神”对线实在是胜算太少。

    是战是和,现在陷入了僵持。

    但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有一个现实问题他们不得不面对: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位“大爷”可是占据着村子呢,再不采取行动,大家可都要饿死了。

    经过激烈的争执,两派将争执摆到祭司面前,请他决断。

    祭司召开长老们开会,老成持重的老头子们终归害怕风险,不太认同獠彘复仇的打算。

    他们给出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对方太强大了,出场的方式太过吊炸天,都搞不清这位爷还有什么牛逼之处。二是大家心知肚明,虽然族长的死和这个从天而降的神秘人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实事求是讲,并不是人家亲手杀的,是他自己吓死自己的——虽然这个蒙昧的时代大家的道德水平都不高,但道德水平低不等于傻,这一点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

    但獠彘不能再忍了,他觉得那个从天而降的家伙没什么可怕的,他也不是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因为那天他亲眼看见这人的头上有红色的血液。

    这足以说明,这个所谓的“大神”是人,而不是鬼神。

    然而,獠彘算是个聪明人,但又未完全聪明。

    历史上,攻打外敌一直是野心家上位的不二法宝,如果獠彘知道后世两个叫桓温、刘裕的天降猛男的故事,他一定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

    现在,复仇不仅可以缓解丧兄之痛,也可以为他正式当上族长赢得功绩、取得威信、铺平道路。

    獠彘最后一次向祭司建议进攻,老祭司仍不赞同。

    但这不代表他不能行动,他狠了狠心,决定抛开部落会议的集体决定,来了一次“少壮派”的独走。

    具体就是,偷袭王多馀。

    但,怎样偷袭,在哪儿偷袭,如何偷袭,这是个问题。

    直接进攻这神秘人的营寨?这让大家十分为难。因为王多馀的营地里发生的一切都透着一股子邪性。

    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们还不敢贸然直接进攻。

    獠彘用自己贫瘠的大脑冥思苦想了一番,一拍脑袋,决定在王多馀外出时偷袭他。

    毕竟,即使是神,他也得吃喝拉撒,不可能一辈子呆在那个古怪的圈圈里。

    到目前为止,獠彘的智商还算在线。

    ……

    部落里有头有脸的人都在争吵,但这只是“上层”们的事情,可轮不到熊十三这样的地位最低下的人。

    严格意义上讲,大熊氏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因为生产力和自然环境的极度落后,大家都是一样的贫穷,几乎一样的恶劣的生存条件。

    但穷和穷还是有区别的,大熊氏的区别就是:衣不蔽体和有一块兽皮遮羞是两码事;打猎分到二两肉和五斤肉也是两码事;优先享有择偶交配权更是两码事。

    这时空已经出现了私有制的萌芽,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私有财产和阶级地位观念,贫富不均已经出现。

    熊十三就搞不懂为什么自己既穷又怂——虽然都是一个部族,但部族里也按血缘关系的分远近亲疏。

    他睡在大山洞最潮湿的地方,吃最差的饭,啃最硬的骨头,打猎走在最前面,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但为什么大伙儿一齐打猎得到的猎物、采集得到的水果、刀耕火种收获的黍米都优先给了族长他们家呢?

    熊十三懊恼地咬着一根草,有些丧气,以他的知识和见识,打懂事起就搞不懂。

    于是他就暗骂:都是一家人,他妈的,大熊氏如今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必须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