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挂印都督周鼎传 » 第八篇 铁幕下的刘镇村

第八篇 铁幕下的刘镇村

    一九三七年呀,鬼子就进中原。先打开卢沟桥,后进了山海关,火车啊就通到了济南府啊。。。。。

    鬼子入关以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不抵抗,山东很快论陷成为敌占区,鬼子在各村镇建立伪政权为他们所用,不从者他们烧杀抢掠、血腥镇压,迫使人民流离失所穷困僚到。SD省青州市谭坊镇东刘镇村虽然没有抵抗强敌的力量,但是从百姓到有体面的人谁也不愿意当汉奸,年青人参加八路军、游击队,当兵抗日去了,剩下些老弱妇幼。村里找不出伪保长,也没有替他们办事的,鬼子军官把刘镇看成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发怒了就开始了一打刘镇庄,几枚炸弹下来,村民们四处逃难,房屋墙壁弹痕累累,房屋倒塌也着起了大火,顿时火光、烟尘吞没了全村,一些走路不便的老人被打死。没过多久鬼子二打刘镇村,那日刘镇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听到隆隆的爆炸声,大家慌了,老师刘丕基带领学生往村北逃跑,一排子弹把他打伤,险些要了性命。跑到北坡的时候只见远处天空中射来了一发重形炮弹,炮弹尾巴不停地甩动、缓慢地向逃跑的人群中砸去。乡里有位白姓的长者站在墙围子上看得很清楚,他急了大声喊到:“赶快蹲下,快趴下”。逃难的村民妇女就是孩子,谁懂得这个啊,还是一个劲往北跑。轰的一声沙土飞扬,对面不见人影。炮弹正落在人群之中,也不知道炮弹质量出了问题还是北坡的沙土地土质松软,炮弹没有爆炸,人们才躲过了这一劫,事后这发炮弹被人们抬回拆开,光里面的铁弹子就扒出了满满的一铁筛子,村里的老人说是北坡的老祖宗救了大家。

    再说村中没跑走的村民被小鬼子抓住后,不是鞭打就是放狼狗咬。肆意迫害、掠夺财产无恶不作。金银铜铁各种的矿产资源都是他们的。生活日用品实行严格控制,强迫百姓用高昂的价钱买日货、洋油、洋火和食盐,天天做饭都得烧火,他们把传统点火的打火石,打火帘都没收,生产火石的姑山把守起来,逼着买他们的洋火,没有洋火就吃不了饭。说到食盐,寿光县的盐滩、盐池子连成片,盐垛子堆积如山沿海边到处有盐,刘镇村离盐滩不过百十里也是吃不上盐,日本鬼子为了控制食盐,必经的路上设立多处炮楼,查封盐道。派出汉奸队蹲点、站岗昼夜不停,鬼子的小汽车四处巡逻,若发现偷运盐的人,不是当场打死就是抓进宪兵队严刑考打,轻者往嘴里灌洋油、灌辣椒水,灌饱后把人按倒在地用脚不断踩肚子,踩出来再灌进去再踩出来,把人折腾得死去活来,非常难受。受刑者就是死不了也要蜕几层皮,日本鬼子的残酷镇压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老百姓没盐吃,只有节省了再节省,炒菜时用点咸菜水,或者拿一小盐粒用舌头舔上一舔。也没办法盐实在是太贵了买不起。由于鬼子的掠夺,国民党军阀打着抗日的幌子,今日摊派,明日捐款,有时来要粮食的队伍就两三个队伍,老百姓种地靠天吃饭,产粮本来就很少,哪里有这么多的粮食,人民生活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真是苦不堪言,直到1949年随着全国的解放,老百姓也逐渐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