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高宗朱雄英 » 第六十四章 华夷之辩

第六十四章 华夷之辩

    朱雄英对刚才让自己背锅的事很不满,但又不敢明说,只能换着左右脚将朱标身前的御案踢的砰砰作响。

    正全身心投入批改奏章的朱标终于烦的头都大了。放下笔黑着脸骂道:“你这逆子是想大闹东宫吗?”

    “大家一起干的脏活,你让儿子一个人背锅。一点义气都不讲,有你这样当大哥的吗?”

    这话一出,朱标感觉自己跟刚听了陈琳《讨逆檄文》的曹操一样头风都被治愈了。

    抓起手边金瓜就是一个飞掷,朱雄英见状缩起脑袋侧身一躲,“砰”的一声,金砖碎裂,金瓜将地面砸出一个小坑。

    “就凭本宫是你的亲生父亲,没有你爹,你只能拿着你爷爷的铁钵去长安街上要饭。”

    这话说的好有道理,朱雄英无言以对,捡起便宜老爹的兵器一脸讨好道:“孩儿开玩笑的,爹你别生气。”

    看着嬉皮笑脸的儿子,朱标对这个混不吝的儿子真是又爱又恨。指了指。

    “坐下,爹教你批阅奏折。”

    被便宜老爹一屁股按在椅子上,看着他站在一旁。

    你教我为啥你站着?

    朱雄英拿起御笔,像被监考老师盯住的小可怜,颤颤巍巍打开一本奏折。

    这可是国家大事啊,我一个还没十八岁的高中生能行吗?

    结果定睛一看,琼州都司指挥使安广华的折子:‘皇上龙体安康否,臣亲手摘了几個椰子给万岁爷尝尝。’

    这么大的事,不比发朋友圈大啊。于是他提笔写到:‘朕躬安,那玩意金贵你自己留着吧。海南天热少穿几件衣裳。’

    这海南岛随处可见的椰子,寄到南京不得花个百八十贯运费啊。

    拿起一本贵州都指挥使马烨的折子看到‘弹劾罗罗人首领鬼方蛮女聚众作乱,恳请圣上下旨带兵镇压。’

    朱雄英想起罗罗人就是后世西南少数民族彝族,这鬼方蛮女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奢香夫人。

    于是他忍不住唱道:“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

    他这诡异行为,把一旁监考的朱标整懵了。每代帝王都有奇怪的嗜好,朱元璋喜欢挠背抠脚,他喜欢喝浓茶。

    可没见过喜欢唱曲的,这小曲粗俗了点还挺带劲的。

    没一会儿,朱标就跟着哼起来了。“一座山翻过一条河,千山万水永不寂寞。”

    “这乡野民调还怪不错出自何名啊?”

    朱雄英冷笑道:“曲牌名《奢香夫人》就是这位贵州宣慰使。”

    朱标当然看过奏折,于是解释道:“马烨此人乃是伱奶亲侄,为人急功近利,将奢香当众扒衣鞭笞欲逼反当地土人,实行改土归流。英儿认为这事该如何处置?”

    自唐朝开始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也就是任命当地土著首领官职实行世袭土司制度。这些少数民族叛了又叛令当代统治者头疼不已。

    做为后世人,当然对马烨这种激化矛盾的做法感到反感。

    于是在奏折上写到:‘下月便是你姑母寿诞,不得意气用事。’

    对着侍立的马三宝吩咐道:“你作为钦差和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将贵州都司指挥使马烨押解回京,孤赐你王命旗牌和三千兵马,若是马烨抗命,可先斩后奏。还有用孤的金辂和仪仗请奢香夫人进京。”

    马三宝接过朱雄英的手谕,叩拜离去。

    玉不琢不成器,要想让他成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还得多加磨砺才是。

    朱标一脸好奇道:“马烨可是我的表兄,你的表叔。押解回京如何处置?”

    “奢香夫人是女中豪杰,爱国义士。受了这么大委屈,当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拍着儿子肩问道:“自古汉夷纷争不断,民族问题最难解,你有何良策?”

    朱雄英来自后世,早习惯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姊妹一家人。略微思索道:“把所有土民当成大明家庭一分子。尊重不同风俗,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把所有少民当成大明家庭一分子。”

    朱标的思想还停留着传统帝王阶段。他忧虑道:“可五胡乱华的例子在前,你就不怕胡人撬动江山?”

    “你把别人当成外人甚至敌人防范,才有历代持续不断的苗乱和大小乌斯藏叛乱。不要搞华夷大防,大明治下一律只有明人。我们的文化包容万千,不要去做什么天可汗,不要去压迫,放开怀抱接纳他们,当成兄弟姊妹一般对待,只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大融合才能使天下真正长治久安。”

    朱标发现他说这话时,眼里在闪着光。

    “今日为父对你刮目相看,你这样的胸襟将来必定是一代明君。”

    历代统治者及其士大夫看待这些土民无不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朱雄英知道在明末,那些为大明战死的土兵一点也不比汉人少。

    秦良玉的石柱白杆兵、广西狼兵、永顺土兵……

    于是他翻开案上一份空白圣旨,在黄绢玉轴上写到:‘朕博古论今,华夷之辩在于礼义也。仓禀足而知礼仪,晓礼而知大义。今诸夷入我华夏千年,不应再区分华夷皆以明人视之。传其耕种,授其诗书,不分汉夷谓之中华,汉夷者中华民族之一员也。洪武二十四年钦此。’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梁启超提出来的。现在的士大夫们不是想不出来,只是不愿自降身份去做而已。哪怕是马皇后的亲侄马烨都能把同一品级的奢香夫人当成奴仆一样当街鞭挞。

    武将尚且如此,更别说自视甚高的朝堂文臣们。

    朱标拿起御玺在圣旨上盖上鲜红印章。

    对着王景弘吩咐道:“着通政司明诏颁布天下,传孤旨意:‘今后若有轻贱少民者,一律视同残害孤的手足论处。’”

    王景弘奉旨离去,朱标拉起朱雄英的手,语气深沉道:“自古有帝王盛世、士人盛世,然而未曾有过百姓盛世,我们父子要做的是历朝历代都未曾有过的大业。”

    两人是父子亦是荆棘路上的战友。

    朱标说道:“大运昌隆,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