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高宗朱雄英 » 第六十三章 婚事内幕

第六十三章 婚事内幕

    “你这小兔崽子嘀嘀咕咕是不是在腹议咱?”

    被抓包的朱雄英立即摇头否认,朱元璋看到这个越来越叛逆的乖孙,心中的小火苗腾腾往上冒。

    “刘卿、汪卿、朱卿三人就是朕见了,都要尊称一声三老。你这小兔崽子胆大包天,敢打他们主意。把科举取士当成招揽的工具,公器私用,咱该怎么处罚你这个不肖子孙?你自己说。”

    朱雄英一脸茫然的看着旁边事不关己的便宜老爹,拉了拉朱标衣袖小声道:“咱们父子一起干的事,你不会要让我一个人背黑锅吧?”

    朱标一脸无奈长叹一声道:“爹,孩儿劝了但是雄英不听。你懂的,儿大不由爹呐。”

    朱元璋从正堂放着的一捆荆条里,抽出一根刺最多的。

    脸上带着坏笑,越走越近。朱雄英大惊,刚想跑就被门口的侍卫堵住了。

    于是他抱起旁边的盘龙虬柱使出猴子爬树的本事,吭哧吭哧往上爬,朱元璋一眨眼就见这小子跟个窜天猴似得都爬到大梁上去挂着了。

    朱元璋站在下面直跺脚,指着骂道:“老朱家的家法你敢跑?你这小犊子还不滚下来。”

    “我为老朱家挑选栋梁有啥过错?你的好大儿标子也干了,你咋不说他?你个为老不尊的东西,一天天就知道拿孙子撒气。”

    朱标看着一個骂小犊子一个骂老东西,爷孙俩骂来骂去感觉都是他受伤,于是他拿起家传的宝弓,张弓搭箭威胁道:“逆子你再不下来,为父就把伱射在墙上。”

    看着没有武德的便宜老爹,朱雄英只好作罢,三两步跳到柱子上,抱着滑了下来。

    朱元璋作势欲打,就被马皇后拦住了,她责怪道:“又不是你养大的孙子,骂几句消消气算了。”

    “你马秀英成天就知道护犊子,你看看你养出来的这两个东西。”

    马皇后一脸温怒道:“你朱重八今天是吃炮仗了吧?”夺过荆条,就往老朱身上抽了几下。

    朱元璋捂着屁股,绕着立柱一阵躲闪,看热闹的大孙连忙指着太监手里的鸡毛掸子大喊:“王负剑,王负剑。”

    一把夺过鸡毛掸子,朱元璋拿在手里还舞了个剑花,单手持剑傲然道:“为夫一身武艺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直让着你罢了,你个臭娘们可不要不知好歹。”

    马皇后勃然大怒,从袖口掏出一杆短铳和火折子,朱元璋见状将鸡毛掸子一扔,站在墙角双手举高投降。

    目瞪口呆的朱雄英终于知道为啥老朱这么听他奶的话了。敢情是又敬又怕啊。

    朱标解释道:“当年你爷率部攻下太平,欲效仿破釜沉舟之事。将船全部凿沉,导致将士差点哗变。全靠你奶带着将士妻妾渡江才稳定军心。”

    第一次听到老朱学项羽差点把自己玩脱,还是靠媳妇儿擦屁股这样的臭事。朱雄英紧捂着嘴憋不住了。

    被揭短的朱元璋老脸通红,辩解道:“以前老夫在外征战,全靠你奶奶张罗这个家,龙湾之战前那陈友谅十多万水军顺江而上,旌旗遮天蔽日,五百艘巨舰战船排满江面,有金陵城墙那么高。陈友谅攻陷太平重镇,咱手下大将花云战死。军中人心惶惶几欲投降者无数,是你奶奶散尽家财分给全军,带着家眷为将士缝制军服,每日披着甲胄巡视城头,才稳定上下军心。

    为何咱能以一万多兵力大胜陈友谅,龙湾之战功臣首推康茂才和刘伯温其次是你奶奶。”

    龙湾之战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很特殊,正是这一战大捷,他才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敢情我奶是爷爷你的白月光、结发妻、知心人、贤内助。”

    朱雄英感慨颇深,这一个都得让男人至死不渝的BUFF全给他奶马皇后点满了。

    朱元璋抚掌大笑道:“乖孙说对了,咱不是怕你奶奶,咱是尊敬她,心甘情愿让她管着。”

    马皇后嗔怪道:“你个朱重八尽在儿孙面前胡说八道。”

    老两口拉着手闲话一会儿,朱元璋一脸严肃道:“标儿、英儿好好记住咯,咱这老妻就是老朱家的主心骨,一切大事都由她决断。这天下亦然。”

    以前他不一定说出这话,但是两次差点天人永隔,让朱元璋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妻马皇后在他心里比天还大。

    “孩儿朱标记住了。”

    “孙儿雄英记住了。”

    给老两口道别,回到东宫时,朱标屏退了宫人,剩下父子二人。

    朱标对着他说道:“如果不是你奶奶护着,就凭你扇为父那几巴掌。把你挫骨扬灰都不嫌解恨,你可以忤逆你爹我,忤逆你爷爷。但是千万别忤逆你奶奶,到时候满朝大臣、淮西老将、包括你爷爷都会把你大卸八块,为父想护也护不住你。”

    朱雄英这时才知道为啥可以在宫里横行霸道,甚至当着朝臣面扇他们亲爹朱标几巴掌屁事没有。

    以前以为老朱惯着自己,没想到养大自己的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才是真正的守护神。

    见他不说话,朱标以为他在打什么鬼主意沉声道:“你和徐府三丫头的婚事,不是你爷爷作的主,是你六岁那年偷了御玺说要给徐三丫头作聘礼,你奶奶直夸你有出息,就跟已故魏国公定下的。你姥爷去世的早,军中人脉稀薄,勋贵里将来最有希望掌军权的就是你爷爷赐名的徐辉祖。”

    噗,朱雄英正喝茶差点没把自己呛死,敢情只有我被蒙在鼓里。

    怪不得自己婚事那么随意,徐辉祖在朝堂上顺带提一嘴,朱元璋就满口答应了,连便宜老爹都没插上话。满朝大臣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原来是早就定好了,自己重生时八岁年龄幼小又没记忆。一直没发现这门婚事的其中古怪。

    定这门婚事时,蓝玉名声不显,真正在捕鱼海之后才受封国公。以蓝玉攻打大明关隘的莽撞性格,估计朱元璋也不会放心让他执掌五军都督府,反而性格沉稳的徐辉祖成为外戚后是最佳人选。

    这老两口为了我这大孙子的江山稳固真是煞费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