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高宗朱雄英 » 第四十四章 父子

第四十四章 父子

    乾清宫内,朱元璋小心翼翼的扶着马皇后在后花园里散步。

    他的龙袍上还沾着饭粒,马皇后说想出来走走,他一把推开身边的太监,来不及更换衣服就追了出来。

    将马皇后扶在凉亭椅子上,怕她着凉,他将太监手里的大氅披在她身上。

    这一个月马皇后的病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经历过两次险些失去。朱元璋的眼里这白发苍苍的老妻才是他一生挚爱的珍宝。

    “重八,你把天下的担子都交给了标儿。臣妾还是怕他年轻气盛会误了国事,你要不还是陪着他去上朝吧。”

    马皇后的身子骨虚弱,说话有气无力一阵咳嗽。朱元璋的大手将她搂住温声道:“英儿说的对,儿孙自有儿孙福。标儿三十七了,咱不能成天守着他那就永远长不大。咱像他这个岁数都在指挥千军万马疆场厮杀。”

    “他理政快二十载,心里有数。操劳了一辈子也到了咱该享福的时候了。咱哪也不去就陪着你,等咱俩抱了重孙一人一个那该多乐呵啊?”

    朱元璋是个权利欲望很重的人,可是差点两次和眼前人生离死别。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身体,他忍不住想起中年时意气风发之时写下的那首诗。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马皇后忍不住问道:“你说雄英那个小猴子又跑哪玩去了?我这好多天看不到人心里终究不放心他。”

    朱元璋捂着她的手,轻言细语道:“那小猴崽子跑去他四叔家玩去了,你知道小孩子就是贪玩。等他回来咱一定打他板子,让他再也不敢到处乱跑。”

    马皇后点点头,将头靠在朱元璋的肩上说道:“有四郎看着,他闯不了什么大祸。我也就放心了。”

    “重八,我这最近总是忘事,你说我们第一次见面在什么时候来着?”

    朱元璋宠溺地将她花白的发丝挽到耳后,用这辈子最轻柔的语气道:“那时候咱还是皇觉寺的小和尚,每天除了挑水砍柴还要出去化缘。饭也吃不饱天天挨饿还要受那大和尚的欺负。有一次你和你娘途径此地到庙里上香。”

    “咱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官家小姐,那皮肤比白面馒头还要雪白,那乌黑的头发比墨汁还要浓密。你在咱眼里就是天上的仙女下凡,看到你们家的马车镶金嵌玉还包着锦,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马车。”

    马皇后噗嗤一笑道:“原来那时你就盯上我们家钱呢?”

    说完叹气道:“可惜我老了不再好看了。”

    朱元璋圆目一瞪不敢相信道:“谁说谎话朕诛他九族,天上的仙女怎么可能会变老?”

    马皇后轻捶他胸口嗔怪道:“那不成老妖怪?你朱重八一张嘴就会唬人。”

    “在咱眼里你永远都是那个青春懵懂的马家大小姐,咱是你父亲帐下那个天天拿着刀守着你的朱大头。谁想动你一根头发都得从咱尸体上踏过去。”

    马皇后靠着他的肩头迷迷糊糊睡着了,朱元璋自顾自的说道:“从娶你那天开始,咱就说了要让你住全天下最大最大的房子。”

    “当时为了躲避追兵,标儿出身在商人陈迪家里,当时看着那八尺不到的狭小房子。咱就发誓这辈子都不会让你们母子俩再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这些年无论他怎么忤逆咱,可咱连戒尺也舍不得打他一下。要是知道两巴掌能把他打醒,咱也不用担惊受怕费力这么长时间。”

    “咱害怕哪一天醒来就再见不到你了。咱用这余生都陪着你,执子之手与子白头。”

    他将马皇后背在背上,伺候的太监们都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小声问道:“陛下是否要乘御撵?”

    朱元璋摇了摇头,他原本有些佝偻的背影,背着马皇后时挺的笔直。一步一步坚定的向乾清宫走去。

    刚下完朝的朱标连冕服都来不及换就赶到了乾清宫。

    见到老态龙钟的朱元璋正坐在床边打盹,这么多年朱标第一次见到身体强健的父亲第一次露出疲态。

    看见龙床上熟睡的母亲,他拉起朱元璋的手扶着他走到大殿。

    端出两碗面条,吩咐小太监将另一碗在厨房温着。

    朱元璋大口大口吃着面条疑惑道:“这面里怎么没放盐?”

    朱标中年后第一次露出腼腆笑道:“孩儿第一次下面条做的不太好,下次一定改进。”

    朱元璋一脸欣慰将碗里面条吃了个干净,临了吐槽道:“你儿子八岁下的面条香喷喷的让咱至今都怀念。这点比五指不沾阳春水的你强。”

    朱标闻言没有气累说道:“英儿从小就独立,孩儿作为父亲一定慢慢赶超他。”

    “你在政事上成熟稳重比那嘴上没毛的小子强。那小兔崽子什么都好,这没法没天的性子你以后要好好约束。咱做爷爷的终究是一天比一天老了。”

    “你娘是天天问咱,问得咱头都大了。”

    “父亲说的极是,孩儿以后一定不给那小子闯祸的机会。等英儿回来我把他拖到乾清宫来亲手打板子给您出气。”

    朱标将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一切都详细说给朱元璋听,朱元璋一边闭目养神,等他说完。

    才睁眼说道:“以后不必事事报我,你办事我放心。这藩王轮边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既可以解决强藩落地生根又不至于让宗室荒废武备沦为废物。一举两得,你比英儿那小崽子靠谱。”

    “他当时跟咱笑眯眯的说藩王作乱就贬为庶人圈禁凤阳。那时咱心里的感觉是他的这些叔叔与其落在这肚子冒坏水的侄子手里生不如死,还不如一刀剁了干脆。”

    朱标有点不确定问道:“英儿不至于有如此阴毒吧?”

    朱元璋哼了一声,拍拍桌子道:“这孩子狠辣劲像咱,无耻劲像老四,肚里藏拙的那股子腹黑像你。简直是咱老朱家集五毒之大成者,纳哈出遇到他算倒了血霉了。”

    朱标有点怀疑我一个朝野公认的老好人怎么会有这么坏种儿子,兴许是抱错了,嗯,一定是。

    他朗声道:“凤阳如今耕地十不复一,百姓们生活艰辛怨声载道。父亲,孩儿想派人调查凤阳勋贵圈地一事。”

    “这得罪满朝勋贵的事弄不好还会掉脑袋,哪个倒霉蛋会帮你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的孙儿,我儿雄英啊。他现在虽是亲王,但有你我为后盾,有燕军护卫左右。正是背锅躺雷的绝佳人选。”

    正在喝茶的朱元璋手里的茶盏一哆嗦掉在地上,嘴里的茶梗喷了出来。

    “还记着那几巴掌的仇呢?世间哪有父亲坑儿子道理,他可是你亲儿子。”

    朱标擦了擦脸不以为意道:“玉不琢不成器,孩儿是为了磨砺英儿能早日担当大任。”

    朱元璋气笑了,摆手道:“怎么磨我不管,就是别一不小心把我大孙给磨没了。”

    朱标一脸正色道:“孩儿今日来有一事相求。”

    朱元璋目光灼灼道:“何事?”

    “孩儿想赐死吕氏。”

    “咱说了你以皇帝之名行事,为何要报咱?”

    “为求一份心安。”

    “准。”

    朱标长舒一口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毕竟是朝夕相处近二十载的人,他需要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

    朱元璋老怀大慰道:“咱这一生灭敌百万,没怕过陈友谅、张士诚和狗日的大元朝。唯一怕的是你身上少了血性,记住为帝者当坚守本心,怀抱一往无前的勇气,切莫被儿女私情绊住手脚。”

    “世间万般路惟有帝王没有退路。这一点你儿子看的比你清楚,所以咱偏爱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