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高宗朱雄英 » 第二十五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第二十五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朱雄英背着手笑道:“寡人知道你们是四叔留下的棋子,让你们看家时不时搞出点动静让朝廷的迁都大事化为乌有。”

    “可你们忘了燕王是臣,寡人是君,燕王代表不了朝廷,寡人可以代陛下和太子行事。”

    “金忠、张玉、丘福和燕山卫所的诸位,寡人想问你们一句你们效忠的到底是大明还是他燕王朱棣呢?”

    一句话将金忠等人骇的面无人色,纷纷磕头告饶道:

    “微臣对大明忠心耿耿丝毫不敢有不轨之心。”

    “末将等人誓死效忠大明别无二心。”

    朱雄英摆手道:“圣人论迹不论心,本宫不管你们怎么想,我只看你们今后怎么做。”

    “记住燕王能给你们的,本宫不吝啬双倍给予。但是背叛我,这天下再无尔等容身之地。”

    “本宫要杀之人,就算是陛下也救不了你。”

    朱雄英宣布道:“打今日儿起,本宫不希望再看见北平府有任何一面燕字旗。”

    金忠等人身后,一名千户越众而出将大蠹上面的燕字旗绳索一刀砍断,将掉下来的旗帜扔在地上。

    朱雄英问道:“尔是何名?”

    那名千户抱拳道:“标下保定卫所千户薛六。”

    “从今天起你叫薛禄,升指挥佥事执大营军法。”

    “标下谢殿下,不对,谢过主帅赐名。”

    “是个人杰。”

    其他千户百户面红耳赤,恨不能替代己身,遭了被这小子抢先了。

    纷纷拔出腰间刀,向城头上的燕字旗走去。

    眼前这般树倒猢狲散的场景,金忠绝望的闭上眼睛。

    “大王啊,不是臣下不努力,而是这太孙太暴力了。”

    一名叫陈珪的龙虎卫千户徒手爬上燕王府大门,将燕王府的牌匾扔在地上,捡起一脚踹成两半不说,还脱下裤子在上面撒了泡尿。

    朱雄英不得不感叹四叔手下人才多。

    指着陈珪笑骂道:“你小子不错,是个将来当侯爷的料。”

    年近四十的陈珪闻言大喜叩拜道:“谢小爷的赏识。”

    “你就跟着寡人营建顺天府紫禁城吧。”

    朱雄英找来李景隆命他回南京办一件大事。

    朱雄英知道这货除了打仗就练兵还行,想起历史上被李景隆坑死的百万南军,他可是不敢再让李景隆发挥军事才能。

    他一向奉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一路上观察下来,李景隆做生意的头脑倒是意外的高,也不怪乎历史上他和谷王一起给朱老四开门了。

    李景隆人称二丫头,是勋贵圈里的第一交际花,人脉深厚,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对于做销售已经轻车熟路。

    他让李景隆回南京的目的很简单——卖房,先把应天府南京房价炒起来,再推销顺天府新兴都市圈的概念。

    他把朱元璋拨给的三十万两的工程款都拨给了李景隆,要修建朱棣十六年建成的京城,开玩笑三百万两都不够,得想办法割亲亲勋贵们的韭菜了。

    于是在李景隆回到南京的两个月后,朝会上的百官炸锅了。

    应天府紫禁城俗称金銮殿的奉天殿。

    一名都察院的御史罗百威叩拜道:“京师房价飞涨,原本城西十两银子一年租金的三进出小院,已经涨到五两一月,再涨下去官不聊生,臣恳请陛下惩治曹国公李景隆等人。”

    李景隆老神在在,他身旁的武定侯郭英就不乐意了。

    当朝堂大骂道:“罗御史你个穷措大,你租不起房与我等武人何干?我等买卖房契又没有触犯大明律。”

    “是啊是啊,我等合法买卖跟你们这些文官井水不犯河水。”

    “你们没钱与我等何干?”

    “你们文臣穷,我们家大业大多少人养活,我等武人就不穷了?”

    吏部尚书詹徽怒道:“若不是尔等低价买入高价出手,何至于我等圣教之人连安身立命的居所都难以维系?”

    这年头百姓都在地里,京城房贵坑的都是他们这些从外地拖家带口的官员。

    江夏侯周德兴、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荥阳侯郑遇春等人不敢示弱道:“我等买卖皆你情我愿,你买不起是你的问题。”

    礼部尚书任亨泰怒骂道:“京师房价越来越贵,你叫我等微薄俸禄如何买的起?”

    李景隆往前一站,满朝文臣怒目而视,纷纷对这位始作俑者恨不能啖其肉。

    他想起太孙的话朗声道:“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好吧,好不好,不要睁着眼睛乱说,这么多年都是这价,哪李贵了。勋贵们很难的,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哪李贵了,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俸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坐衙?”

    这话一出满朝文臣不分老少脸色胀红纷纷挽起了衣袖高举拳头,李景隆见状大惊失色,一溜烟跑到勋贵武将人堆里。

    眼看秩序失控,左右两方文武大臣剑拔弩张正要演变成有明一代第一场大型群架。

    朱元璋一拍御案怒喝道:“当朝诸公跟街边贩夫走卒一样挥拳相向成何体统?你们这是把朕的金銮殿当成菜市场了吗?”

    众勋贵连忙跪道:“文臣们要强买强卖请陛下为我等做主。”

    众文臣叩首道:“勋贵们欺行霸市请太子殿下为我等做主。”

    朱标做为大明文臣们亲爹,他很头疼,他那不省心的儿子不在应天府,可应天府满大街都是他的传说。

    他是个循规蹈矩的道德君子,总不能说把人家的合法买卖没收了,白送给大家吧。

    毕竟当今皇帝制定大明律之时,到死不会想到会有人穿越到六百年前带着一帮勋贵成团炒房来了。

    这南京城里的最大土著,不是街坊百姓,而是立国后搬来的这帮勋贵,自己要是无罪强占别人财产,谁能保证他朱标某天离开皇宫不被当街刺死呢?

    可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啊?于是太子朱标沉声道:“请父皇罢免雄英的都督行在营建之职平息众怒。”

    他思索半天还是决定向这个始作俑者开刀。

    闻言朱元璋嘿嘿笑道:“咱可以准,但是太子要用三十万两给咱修座京城。”

    朱标满头大汗,心想爹啊你不如带着兵把这满朝的勋贵家里抄了更靠谱点。

    三十万两建四段城墙不能再多了。

    朱元璋见他不言语继续道:“东边不亮西边亮,既然没住的地方咱就找住的地方,此事因你而起,李景隆你说个办法。”

    李景隆叫几名锦衣力士抬上来一面巨大的屏风,屏风上面画着未来的顺天府规划图,这年头,中式画作不是山水就是工笔,朱雄英找了好多画师都不满意。

    于是靠着美术兴趣班的功底亲自操刀,诸位大臣们哪见过带着3D渲染效果的图画。

    一见面就震惊到了,连工部尚书沈晋都不由赞叹道:“世间竟有如此雄伟都城。”

    礼部尚书任亨泰惊讶道:“四九格局,天子居中符合礼也。”

    兵部尚书茹瑺却皱眉道:“燕地离边境太近,此为国门,如北元死灰复燃兵临城下则天下危矣,臣请陛下另择一地建都。”

    朱元璋摆摆手道:“李景隆将太孙的话告诉众位爱卿。”

    李景隆站在大殿中央背手朗声道:“太孙殿下令旨:吾皇明不称臣不纳贡不赔款不和亲,此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

    众臣无不拜服称善,朱元璋爽朗大笑道:“吾子孙有如此志向,我这个做爷爷当然不落人后,传朕旨意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以步卒、骑兵二十万大军征讨他辽东纳哈出,咱要肃清北患,在此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