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诡道仙使 » 第十一章 跨过万水千山(1)

第十一章 跨过万水千山(1)

    林海自从被囚于密室中,已超半月。每日里被抽三大碗血,可谓油尽灯枯,几乎是凭着一口气在撑着。

    而那圆空法师,倒是每日里都来,每次都是冷冷盯着林海,似乎是在盘算着什么。有时候会猛地发出几声怪笑,恐怖异常。

    而林海的师兄善定和尚,在多日不见林海踪迹后,知晓他可能遭了毒手,四处调查未果后,终于壮着胆子报告给了正在闭关的师父-智广法师。

    智广听闻后,心中暗道:这善明近日来刻苦修炼,算是迈入化气一重天了,在武林中也算是好手了,等闲人等也伤不得他。他去跟踪那圆空法师,想必是被擒住了。这圆空的跟脚很是蹊跷,需得慎重对待。

    智广思考许久,决定亲自走一趟圆空的住处,探个究竟。注意打定后便对善定说道:

    “此事为师已知,你去吧!安心静坐,勿要再出山门。”

    善定听了后,想要再说几句,便见智广摆了摆手,不敢再言语,退了出来,自言自语道:

    “也不知师父是否知道这师弟下落,我再去打听打听,说不定机缘巧合之下,也能探出点消息来呢!”善定出了山门后,便直奔山脚而去。

    是夜,三更时分,四周寂静,唯有一轮圆月高悬空中。圆空法师的庭院内,站着一中年人,个子不高,身形微胖,脚穿一青质棉鞋,手持一串佛珠。

    但见他口中默念,身边的景物便如走马观花般,变了又变。院子不大,但见层层叠影,无尽翠竹横贯其中,连绵不绝。

    “这禁制倒有些麻烦,若是一一破除,耗费太多时间不说,必然会惊了那圆空,需得想个法子才是。”智广皱眉思索道。

    不久,智广从怀中取出一物,约三寸大小,流光溢彩,一看就不是凡物。

    此物名为七彩莲花,乃智广多年前在一座仙家洞府探险所得。但见智广手持莲花,口中默念经文,那幻化成无数虚影的竹海立时分开了一条小径。

    智广抬腿迈入,行了约摸二三十步,来到了圆空的禅房外。智广停了约一柱香的时间,屏气凝神,调转周身灵气,单手伸出,一把推开了房门。

    禅房内倒也布置的十分简单,正中高堂悬挂一个大大地“佛”字,下面有一蒲团,此外再无一物。

    智广看了许久,又在心中默默推演一番,确定无危险后,方才一脚踏出,迈入禅房内。

    就在智广进入禅房的一刹那,圆空密室中的那盏幽灯猛然跳动了起来。

    “不好,有人破开了我的禁制,闯了进来。”

    圆空神色微变,但仍旧镇定。他的这所密室,并不在灵隐寺,而是离寺门约摸二百里的一座山下。

    此山名官乙山,据说数千年前曾有大妖官乙在此居住,亦是其道场之一。可惜后来被一位仙道人物所斩,连带着这座道场,也被一缕剑气毁掉了。

    这数千年来,一波又一波的练气士进入此山中寻找机缘,可惜都一无所获,渐渐的也便无人问津了。

    此山虽说就此荒废,但山上的草木却生长的越发茂盛了,期间也有数种狼虫虎豹出没,除了山脚下有几户打柴为生的农户,几乎不见行人。

    圆空早在百余年前,就来到了此地。他潜入山中内部,开辟了一道场,在此地祭炼一宝物,名为招魂幡。

    此幡乃鬼道之物,杀力极大,是圆空在一处战场拼了老命得来的。而也正是这一战,导致他肉身被毁,不得不靠夺舍他人苟延残喘。

    一想到当年的那一战,圆空的心中就隐隐作痛。“若不是他,我如今早已进入元婴境了吧!”圆空脸色阴暗如水,双拳紧握,手指被握得发白,许久,才松开。

    “哼哼!等我宝物大成,莫说你一个智广,这灵隐寺我也尽数屠了。”

    圆空脸色发狠,昏暗地密室里幽光重重,像是跳动的鬼影。

    智广进入那禅房后四处探寻,也未找到密门,心中料定,这圆空定然是另有住所,需得另寻计策才行。

    他随即取出一物,乃一黄豆,那豆被抛在地上,立时成了一个小人,这小人儿头大脚轻,上下颠倒,朝着智广摇摇晃晃行了一礼。

    智广摆摆手,轻声道:“去吧去吧!!”那黄豆化成的小人儿便消失不见了。智广颂了一声佛号,踏步离开了禅房。

    似是察觉到智广离开,圆空嘴角下撇,讥笑道:“哼,你智广小儿任是使出浑身解数,也休要找到吾之所在。”

    随即将碗中的血水一饮而尽,舔了舔嘴唇,目光幽幽地看着躺在地上已经神志不清的林海,心中道:“此子灵气倒也算是充沛,每日里饮他三碗血,倒也可以延缓我这幅身体的溃散,不过看他这幅样子,似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待他灵气彻底枯竭,就将他化入我这招魂幡。”

    圆空打定注意后,似是又想起了一丝不开心的事,拿起一根皮鞭重重地抽了林海几十鞭才罢手,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而林海,全身早已溃烂,身上没有一处好肉,胸膛的骨头也不知断了多少根,体内的灵根早已暗淡,唯有一丝灵识不灭,但也好似在风雨中飘摇般,明灭不定,俨然是要死了。

    若是这最后一丝灵识湮灭,死后魂魄再被炼入招魂幡中,那便是不如轮回,彻底断绝了投胎为人的希望,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救不了。

    灵隐寺正殿,气势宏伟,金壁辉煌。中间的正是那释迦牟尼佛,慈眉善目,诸菩萨,罗汉分立左右,栩栩如生,不怒自威。

    佛堂下有一老和尚正在打坐,此人须眉皆白,形若枯木,没有一丝生气。若是一眼扫过去,定然以为他是一尊雕像。老人身后站着一人,身形微胖,手握佛珠,正是智广法师。

    智广法师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大师,那圆空行事可疑,我新近收的徒儿,可能被他掳走了,恐怕是性命难保啊!”

    那老僧并未言语,似是入了定,大约过了三柱香的时间,才缓缓开口道:

    “佛家讲因果,今日果,昨日因,今日因,明日果,因果缘定,明灭今生,抛开了生死,方能悟得无上如来妙法,方能渡过红尘,证得果位!你本非佛门中人,如今入了佛家多年,也曾读得金刚波若之经,怎能不懂此理?”

    智广顿了顿:“大师,非我不懂此理,只是那圆空,似是入了魔道,恐怕会为天下苍生带来祸患啊!”他有些担忧的说道。

    “无妨无法,有魔诞生,自有除魔之人应运而生,此乃天理定数,万事万物自有其轨迹,不可强求,否则便是着了相。着了相便要堕入红尘,再受尘世煎熬了。”

    “可是,我那徒儿,恐怕要丢了性命啊!”智广很是担忧林海的安危。他对圆空还是了解的,此人差不多五十多年前来到本寺,担任了一位客卿长老。虽说平日里一副大德高僧的模样,实际上却是道门修士,且修得还是道门中的左道。

    他曾亲眼见过圆空出手,那是去诛杀一株化了形的树精,出手毒辣,绝非良善之辈。

    那老僧似乎是又重新入定了,任智广询问,始终不肯再言语半句。智广无奈,只能离去。而就在他离去不久后,那老僧宛如消失般,整个大殿内再也找不出他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