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围墙之外 » 前言

前言

    关于为何写这个作品,我思虑了很久。因厌倦了虚幻,或是因心中不平?如今的文学,早已脱离了实际,时代不该只有流量。可能有些人一看便会觉得枯燥乏味,当接触了太久虚无缥缈的东西后,现实总会击垮精神的斗志,使人去妥协,去阿谀奉承,去迎合潜规则。

    人生当是追寻自由的,没理由去屈从于现实。可大多数人都要生存的,曾经坚韧倔强、纯真无邪的品质早在这个修罗场当中被击打的没了棱角。我没有资格去所谓指引任何人的道路,所写的内容,只是在写我理想的道路。有时写着写着,我不知到底是虚构还是现实,一切都发自肺腑,一切又感同身受。

    少年时我喜欢写诗,喜欢去歌颂英雄,也试着去做一些理所当然的事,从未后悔。我亦观察过同辈人,后来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如此,总是想去探索求真。故我给故事的主人公起名试之,正是此意。但试之试之,仅限于尝试亦是缺点,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这让我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无论是谁,又何尝不一样,初看不知画中意,再看已是画中人。

    如果您真的打算看下去,那请先恕本人才疏学浅,我努力对书中的细节打磨,已尽可能做的更好,但真实的东西往往都是残缺的,是不完美的。如果有一些逻辑、语法上的错误,也恳请您见谅指教。

    我不爱看一些虚头巴脑的书,即使那些东西更挣钱,更容易让人成名,我也不愿意去写。今人的文学何不及古人,今人的文采又何不及古人?只是我们的文学都被蒙蔽了,当下的社会很难再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我们只追求眼前的效率,忽视了似老一辈文学家那样投入基层百姓之中感受的过程,忽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没有切身体会怎么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故玄幻仙侠大行其道,很多徒有其表的作者缺乏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致使当下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数不胜数,人人都想出人头地,可道阻且长。

    青年里我亦阅过群书,试着去体会那些所描绘的人物及世界,我发现我很难靠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毕竟世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见解,所以我无论如何去刻画,都会有人赞许,有人诋毁,有人反对。我曾想写过一首关于儿女情长的词,正是书中所记的那首《水调歌头》:

    绿枝挤莺鹂,烟火动鸣鸡。江南梧桐密雨,许梦赏花期。奈何北国风尘,仆仆斜阳山西,遥望起玉笛。害怕春意短,无景配君仪。听弱水,捻清灰,浣纱衣。离愁最狠,忽然空守黄金席。恰似神仙词话,牛郎织女牵记,星河楚云弥。快舟江树远,慢水长天低。

    当时高中毕业,迈入大学,这分明是一首渴求见面的词,却用来离别喜欢的女孩,现实又何尝不是矛盾且荒唐的呢?事实亦是如此。人心难测,非区区一部小说所能诠释。当下人的情怀多已沉沦自私刻薄之列,做事何其圆滑,并深以为荣,反倒说真话、讲真事成了众矢之的,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景象。

    而故事是究竟是个什么故事,总的来说,反映现实四字足以。终归是取材自当下时代,情节上有着深深烙印,好在不是什么坏事。人性当然是一面要置其于死地,另一面高喊仁义道德的。利己主义是主流,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故不附加背景而讨论一个人的善恶问题无疑是愚蠢的。在利己主义面前任何事都可以变得冠冕堂皇,人有一万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利用各种漏洞以权谋私,这也是最为常见的社会现象。

    我见过太多久居底层而变得尖酸刻薄,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的人,那究竟什么是底层呢?是贩夫走卒,还是镫下听喝?于我看来,能于困境中还能恪守正义、遵从自由的人,从始至终都不算底层。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如此篇不能有所反响,亦当沉没如大众者在社会洪流之中般。

    谨以此篇,献与所有追求自由的人们,献与所有拥有梦想并勇敢尝试的人们,献与所有心怀远大志向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