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三国网游再开新篇章 » 第四三章 陶谦其人

第四三章 陶谦其人

    这一年二月,也就是曹操攻打徐州第二年二月。陶谦承受不了曹操的怒火,往外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贵人,把告急信送到田楷这里,田楷就安排刘备和自己一起去徐州帮助陶谦。

    这个前因后果总算可以告以段落了,再说说陶谦。

    陶谦,字恭祖。徐州丹阳人。

    丹阳,因当地多赤柳而命名为丹杨,后来迁变而成丹阳。

    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

    秦始皇元年(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

    新莽始建国元年,改曲阿县为凤美县。

    东汉初,复名曲阿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

    按说,三国里不应该有“丹阳兵”一说的。但是当时当地人自称是“丹杨”,《三国志》里就有这种说法了,陈寿是三国人,这个不会弄错的。所以如果有,也是“丹杨兵”。这是游戏时的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兵种,在这里简单借着陶恭祖的履历解释一下。

    谦,敬也。——《说文》。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

    谦,逊让也。——《玉篇》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易·系辞》

    陶谦,字恭祖,也可以说明这个人起的名和字非常讲究,前后能够关联起来,意思更加引深拔高,值得后人学习。

    陶姓起源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陶唐氏,陶唐第七子洪祺为陶氏之祖。先秦时以平原陶姓为著,自商周时期到汉代,陶氏之族,率不出豫州境,活跃于济阴、平阳一带,人才辈出,汉开封侯陶舍,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被高祖封为开封侯,官至左司马,其子陶青也袭爵拜相。至汉末,青公后裔举族南徙丹阳,从此陶氏宗族居于吴。陶舍裔孙陶敦之后,分为丹阳和浔阳两支,繁衍到后来,成为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

    也就是说,陶谦老家是丹杨名门望族,可蓄私兵。陶谦带出来的丹杨兵只会忠诚听命于陶谦,可以说是陶谦的死士,自身携带着浓浓的家族烙印。

    陶谦的父亲,曾经担任过馀姚县长。陶谦幼年时父亲去世,少年时以性格放浪闻名县里,十四岁时以布作为战旗,骑着竹马与乡里小孩子一起嬉戏。他的同乡、曾任苍梧太守的甘公出门时遇见陶谦,见到陶谦的外貌不凡,于是叫上车来与他交谈,感到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谦。甘公的妻子对此非常愤怒,对甘公说:“妾听说陶家的孩子游戏无度,怎么能把女儿嫁给他?”甘公说:“这个孩子外貌奇特,长大后必成大器。”

    请留意,陶谦的岳父姓甘。刘备在史上留名的第一个妻子也姓甘,生子刘禅,是不是很巧合?虽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从后来陶谦让徐州给刘备的行为来分析,也有极大的可能得出结论,陶谦和刘备这个时候是亲戚的关系,陶谦从岳父家族选了一位小姐嫁给了刘备,并且还是晚辈。

    陶谦性格刚直,有大节,后来喜欢学习,先是考上诸生,在州郡为官,后被举为茂才,拜尚书郎,又出任舒县令。

    在任时,陶谦的上级庐江太守张磐是与陶谦同郡的前辈,并且和他的父亲是朋友,因此特别亲近陶谦,但陶谦以屈从张磐为耻。有一次,张磐和众人一同回城,陶谦因公事进见,结束后,张磐常私下邀请陶谦留下饮宴,而陶谦时而拒绝。张磐又曾让陶谦起来跳舞,陶谦不听,张磐固请,陶谦起身跳舞,却又不转身。张磐问:“怎么不转身呀?”陶谦说:“不可转,转则胜人。”由此宴会不欢而散,二人终成嫌隙。

    陶谦在任清白,没有给人留下把柄。一次祭祀灵星后,剩了五百钱,人们劝陶谦私藏,陶谦不但不私藏,竟然因此弃官而去。其后担任卢县令,迁幽州刺史,被徵拜为议郎。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汉灵帝派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率军讨伐,皇甫嵩表请武将随行,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一同出征,击败了作乱的羌人。七月,皇甫嵩因先前得罪中常侍赵忠、张让,在他们的诽谤下被贬官削爵。

    朝廷另委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前往讨伐,张温请陶谦为参军,厚加接待陶谦,而陶谦看轻张温的行事,对他心怀不服。等到退还后,百僚高会,张温向陶谦行酒时,陶谦当众侮辱张温。张温大怒,打算把陶谦徙到边地,有人对张温说:“陶恭祖本是因为才略而受到您的重视,而您因一朝醉酒的过失,不愿宽恕他,而将他远弃到不毛之地,让您深厚的待遇有始无终,这样四方人士怎会寄希望于我们呢?不如消除仇怨,对他待遇如初,这样您的美德能够传播到远方。”张温听从他的建议,追回陶谦。

    陶谦到后,那人又对陶谦说:“足下轻慢凌辱三公,罪是自己招来的,如今能受到宽赦,这是非常重的恩德,足下应该降心谦恭地向他道歉。”

    陶谦说:“诺。”

    那人又对张温说:“陶恭祖如今非常自责,想着改正自己的过失。他谢天子礼毕后,必定来到门前拜访。您应该亲自去见他,以此来安抚他。”

    当时张温在宫门见到陶谦,陶谦仰着脸说道:“陶谦是向朝廷谢罪,岂是向您呢?”张温说:“恭祖的痴病还没去除啊?”于是置酒款待陶谦,对他待遇如初。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陶谦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陶谦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内。

    黄巾破走后,陶谦上表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玡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牧守拥立袁绍为盟主,矛头直指在洛阳的董卓。当时天下郡县响应,大兴义兵。但陶谦并未加入关东声讨董卓的军事行动之中。《三国演义》里陶谦是去了的,只不过那是演义。

    初平二年(191年),名将朱儁屯驻在中牟县,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部队讨伐董卓。陶谦得知此事后,立即派来精兵三千,其他州郡只派了一些兵来,陶谦又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车骑将军。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王允、吕布杀董卓,后李傕、郭汜等反,攻陷长安,把持朝政。朱儁当时还在中牟,陶谦认为朱儁是名臣宿将,屡立战功,可以委以大任,于是联合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尊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

    李傕用太尉周忠、尚书贾诩之计,征召朱儁入朝,朱儁于是辞谢陶谦,应召入朝,陶谦也只好作罢。

    初平四年(193年),治中从事王朗与别驾赵昱一同劝说陶谦:“春秋之义,求助诸侯不如勤王。现在天子远在西京,应该派遣使者奉承王命。”陶谦派赵昱带着奉章去长安见汉献帝,表明对汉室的支持,献帝接到陶谦的奏章后表示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封溧阳侯。

    这和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有些相近了,春秋战国时期称王称霸的诸侯都是先尊周天子,然后招集周围几个小国的国君来达到自己称王称霸的目的的。

    在陶谦的操作下,后来赵昱被任命为广陵太守,王朗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当时,徐州百姓富足,谷米屯满了粮仓,四方流民纷纷逃到徐州。

    但陶谦背弃道义,肆意滥为。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和现在的川普一个德行,对外来移民不予政策上的支持?

    赵昱忠诚正直,反被陶谦疏远;曹宏等奸谗小人,却得到陶谦重用。于是刑罚、政事开始出现弊端,善良之人多受迫害,社会由此渐渐动乱起来。

    同年,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与阙宣共同举兵,率军攻取兖州泰山郡的华、费二县,又攻入任城。后来,陶谦击杀阙宣,吞并了阙宣的部众。

    这说明陶谦当时膨胀了,甚至有了自立为帝的想法。但是又没有那个胆子和魄力,于是和一些奸谗小人商量这件事,甚至还允许阙宣成事,来试探朝廷的态度。当时朝廷是什么情况?政令不出长安,武人把持朝政,各地军阀割据,相互征伐,甚至有入侵徐州之意。陶谦也有脑子,想过许多不应该想的事情,其实这是一种有上进心的表现啊,后来反而被评价为昏庸了。

    再请留意,当时陶谦是和阙宣合作的,还进攻过曹操的地盘泰山郡、任城,其时已经与曹操有了冤仇。

    当时,曹操之父、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曹嵩携带辎重一百余车,陶谦的一个部将驻守在阴平县,其士兵贪图曹嵩的财产,于是在华县与费县的交界处发动袭击,杀死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

    这件事和阙宣有没有关系?演义里已经把这一段演义了。会不会是当时进攻泰山的阙宣杀死了曹嵩,陶谦一看完犊子了,怎么把兖州州牧曹操的父亲给杀了?于是为了表明态度反而击杀了阙宣?这两件事在史书中都是一年内发生的,极为可疑。

    《三国志·武帝纪》、《后汉书·应劭传》、《后汉书·宦者列传》、《世语》均认为陶谦是谋害曹嵩的元凶,而《资治通鉴》、《吴书》等则不认为此举是陶谦所为。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起兵讨伐陶谦,当时袁绍亦派部将朱灵督三营军相助。

    曹操大军先后攻拔十余城,曹将于禁攻克广威(沛县东),沿泗水直至彭城。另前锋曹仁别攻陶谦部将吕由,破敌之后还与曹操合兵。

    陶谦引军迎击,却遭遇大败,只得逃离彭城,退保东海郯城,不再出战。曹操乘机又破彭城,傅阳。

    当初各地流民依附陶谦,多在彭城间,此次遇曹操大军,皆遭杀戮,万数的(或作数万、数十万)人被坑杀于泗水,尸体阻塞了河道,致使河水都不能流动。

    其后曹操向东北攻费、华、即墨、开阳,陶谦于郯城一面遣别将救援被曹军围攻诸县,一面告急于青州刺史田楷。

    曹操围攻郯县,未能攻下,便转而攻取虑、睢陵、夏丘三县,所过之处全都遭到屠戮,鸡犬不留,旧城废址不再有行人。

    陶谦眼见日暮途穷,打算逃回老家丹阳,正在这时,田楷与刘备率军来救,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吕布入兖州,曹操只好回师平叛。

    同年,陶谦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别驾麋竺也按照陶谦的遗命,率州人迎接刘备领徐州牧。

    这一年二月刘备来徐州帮助陶谦,说是攻打曹操,其实一仗未打曹操便因后院起火而撤退了,刘备说实话是捡了个漏。这年冬天陶谦生病而亡,这大半年时间,也足够陶谦帮助刘备新娶一房夫人。因此在这里可以大胆推测,陶谦是刘备的亲戚,甚至是姑侄女婿的关系。

    陶谦任徐州刺史时,徐州经战火过后“世荒民饥”,陶谦表荐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陈登上任便“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在陶谦、陈登的努力下,徐州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收获“粳稻丰积”。

    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时,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此起彼伏,徐州却相对太平无事,百姓富足,谷米屯满粮仓,青州、豫州等地的流民(如郑玄、许劭等)也纷纷涌向徐州。

    当时,陶谦任命与自己同郡的下邳相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运粮,其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又以信佛免役作号召,招致人户五千余,“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笮融此举或出于陶谦的默许)。

    陶谦任徐州刺史时,曾任用徐州富商麋竺为别驾从事,并任命与自己同郡的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运粮,同时任用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为别驾及治中从事。但《三国志》及《后汉书》均称陶谦疏远贤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琊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匿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