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者们 » 龙之剑 其三

龙之剑 其三

    现在,风朴和老人正站在茅屋旁的树底下。

    风朴将自己对于招式凝滞问题的理解全部告诉了老人,对方点点头。

    “我还想给你讲讲我和那个浪人比剑的事,也许你会觉得我一直在借当年的威风逞强。”

    “您不是吗?”

    “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将两招合为一招,就和那个浪人的想法简直不谋而合。”

    “您为何口中把他挂成浪人呢?在我看,您跟他早就交成朋友了才对。”

    “正因为我们是朋友,志同道合,我才会这么叫他。若其他人这么叫,也许早就被他一刀斩了。”

    “现在听好,”老人严肃道,他的眼神中闪着光芒,“他剑道的一大剑法就是只有一招,而这一招,正是将之后的第二招、三招、四招全部融会进去,同你刚刚讲的似乎雷同。”

    老人道:“你猜我们当初打了多久?”

    风朴仍然站着,即便此时他也还没放松手中的刃,仍旧握着。

    他猜道:“一个下午?”

    “我刚刚就已经告诉了你,他除了二天一流外只有一招,所以我们只打了一瞬间。彼此只用了一招而已。”

    老人忽而将刃从风朴手中夺走,盯着前方的空气。

    风朴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一瞬,风朴感到身边的气流猛地停滞,当气流再次流动时,老人一剑已经斩出。

    这一剑里,包含了斧的雄猛、剑的霸气、刀的力道,令人胆寒。

    “这就是他快极、准极的一剑,在瀛洲岛初出茅庐时,他就是靠着这一招,斩杀了一位瀛洲岛当时名满全岛的大剑士。他将自己的全部精神力量,都灌输在这爆发的一剑上,于是将剑法的快与准全部发挥了出来。”

    “不过,这一剑中,却没有任何剑意,是没有经过任何思考而打出的一剑,所以即便是一招,也仍然会被思考过这一招的人击败,我就是将这点告诉了他,要他领悟剑意。”

    “您实在好为人师。”风朴淡淡道。

    “他也将这一招剑法传给了我,我将这一招式稍稍改动了一下,将斜向下的一斩改为了横向的一挥,赋予了一些变化的空间,这样一来,不可变动的一招就能很轻易地转化成上挑如同一只枪,也可化作下劈如同一柄刀,增加了剑法的灵活性。”

    风朴道:“所以,您要我学这招?”

    老人淡淡道:“不错,即便你不想,也要硬着头皮学。”

    风朴当然已经准备好了架势。

    老人将自己,与那位瀛洲岛浪人的剑法全部教授给了风朴。

    而那绝无仅有的一招,有个不错的名字,当然是老人起的:合风一字天龙。

    风朴按照他这前辈所授,计算着眼前的距离。

    “有些兵刃,可在一尺方内迸发威力,如刀;有些兵刃,须得放开三尺才能逞其独到优势,如枪。因此,合风一字天龙虽为剑法,却可附着在任何兵刃上发挥威力,只不过条件不同。”

    风朴此前根本想不到,使出一招剑法竟然还要考虑条件,甚至还要考虑自己手中要使何样的兵刃。

    他已经算准,接着合风,拔刀,斩风,归刃。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能像老人那样连杀意都能切断,前辈那合风一字天龙过后的一抹剑气能够扭曲空气中的气流,这当然也是他做不到的。

    他没有前辈那样高绝的内力。

    于是传授风朴剑法后,黑白前辈接着替风朴把脉。

    风朴盯着他双眼微闭,歪头思考,想将手抽回来,但老人打了他一下。

    “我虽不知你究竟得了什么奇遇,竟能有一身斗转星移的脉象;也不是你究竟遭了何难,用来运转经脉的一副雄浑内力凭空不见。”

    他之所以说风朴的脉象斗转星移,正是因为风朴的经脉自钱家五老魂强行将各自近四五十年的内功修为打入风朴体内造成原本牢固稳健的脉象全然大乱,而后又恰好从钱府禁林的石壁上习得了火宗内功,最终五股内力融汇贯通,又调和了脉象合成一番斗转星移的景象。

    于是风朴一一跟他解释。

    老人听了不禁感叹,“可你这身内力又如何消失的呢?”

    风朴于是又告诉他阳关端木家有一手浣女汲水的奇妙功法,不禁能够依靠诡异的内力牵引物体,还能将人的内力全部引导出去,造成内功全失的惨状。

    黑白前辈凝神谛听,接着摇了摇头。

    “爷爷为何摇头?”

    “我没听说过端木家有这样阴毒的功夫,想必你···”但他又不得不相信风朴。

    可他这样一说,风朴反而在意起黑白前辈的身份来。

    这样一位剑法高超、理论高绝的奇人,何故会穿着一袭破旧的黑衣,建个草屋,隐居在大沼林内呢?他又为何认为端木家是个光明正大的家族呢?

    然而想起面前的老人剑法高超,风朴骤然想起一个人来。或者说,属于过去的一个宗家来。

    老人面色平淡,时常露出讥讽的表情,但也许这些都是表象,谁能知晓他背地里究竟藏有什么样的情感呢?

    风朴的思考被黑白前辈一把拉了回来。

    “不过你因祸得福,或者说,你失去了一身内力,反而省得我废去你先前那股内力。”老人淡淡道。

    风朴问:“前辈何出此言?”

    老人缓缓道:“钱家五老魂的内力···本就太过凝滞呆板,即便浑厚,也不能同我这一手剑法契合,造就不出不世奇才···”

    风朴觉得好笑。

    “你笑什么?”老前辈问。

    “我在笑,前辈刚刚所言,好像我就是个奇才一样···”

    “你不是么?”

    “我难道是么?”

    老人抓起他的手,替他指了指脉络,“你这身流动的穴道,莫非是常人能够拥有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风朴摇摇头,“您明明知道我不知道。”

    黑白前辈于是松脱他手,道:“常人修习内功,随着内力渐渐增长,就会逐渐在经脉、穴窍内积攒。然而常人的穴道经脉往往是固定不动的,当内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充满穴道,想要继续增长,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穴道,冲穴打脉,将原本满溢的空间打破,造成一个能够容纳内力的空间。”

    老人续道:“因此,修行内功,其实可以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是要积攒内力;第二是要替内力的积攒打开容纳的空间即冲穴打脉。而脉络由于固定,打脉冲穴对于修行内功的人往往是极其艰深的活计,而一不留神就会打破绝对不应当打破的经脉导致走火,内力流窜到其他的府窍,倘若心神受损,就是入魔。”

    风朴复想起钱家五老魂当年在修行内功的惨烈景象。五位老人白发飘飘,被走火的痛苦折磨得浑身流汗。其时想必五人在修行后期,已经很难探索出应当打通哪一处的穴道,而一旦打通了错误的穴道,凭五人近五十年的修为,内力紊乱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他们当然更有可能走火入魔。

    是以那时钱万起老人会想出将全部内力打入风朴体内的想法,因为那时即便打错穴道,因为他们本身已经没有内力,所以不会有内息流入其他府窍的危险,只需要再将打错的穴道封住即可。因此在他们将内力打入风朴体内后才让各自的内功成功登楼。

    “而你那脉象,根本就是已然贯通大成的脉象,甚至再无需要打通的经脉,所以再无修行内功的凶险,这样的条件,不是任何人此生能够求得的,连我,也羡慕得紧。”

    可是老人面色如常,根本看不出一丝艳羡的神情,也许他又将自己的情感收敛在心中了。

    “可您为何又说钱家五老魂那样精湛的内力同这剑法不契合呢?”风朴问道。

    “你为何这么多问题?”老人拿疑问句回答他,当然是因为他不想回答风朴。

    风朴每日都被他强行灌下极其苦涩的汤水,老人也并不告诉他汤水中究竟含着什么东西。

    他每日除了学习剑法,便是被老人关在一处土砌的牢笼中。

    牢笼被隔绝了空气,风朴必须通过压抑呼吸,或者一点一点拔高内息,琢磨出利用每一丝空气的技巧。

    “有人说,人不呼吸就会死去,这当然对,所以内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呼吸的气的利用。”老人道。

    “这您又是从哪里听来的?”风朴被他从牢笼中放出来时,已经有气无力。

    他瘫倒在老人茅草屋的草席上,大口大口地呼吸。

    “否则为何所有内功的基础都是吐纳呢?”老人好像在和风朴探讨。

    “您在和我探讨?”风朴问。

    “不错。”黑白老人道。

    “可我太累了。”风朴淡淡道,于是沉沉睡去。

    他也的确太累了。

    老人后来每次都在他走出牢笼后和他探讨,好像要他强行汇聚精神一样,后来风朴才知道,原来这也是训练的一部分,让他能够更快在劣势环境中清醒或者说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理智,而这一点,在老人看来,也是内功。

    接着他被要求奔跑,沿胡人聚居的地方奔跑,直到精疲力竭,接着老人又会为他灌下一口苦涩的药水。

    “你知不知道,”老人看着风朴没有好气的脸戏谑道,“常年奔跑的人同普通人相比,呼吸频率更低,但精神状态更好?”

    “我似乎知道,而修行内功的人也是如此,所以您以为练习跑步就是练习内功?”

    “正是如此!”

    “您这是拿我的生命开玩笑!”风朴怒道,他指着老人的鼻子痛骂。

    “奔跑的人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呼吸的气,练习内功的人也能利用呼吸的气,他们两者有何不同?”老人笑道。

    “表现相同,本质就是一样的么?”风朴不知不觉已经学会了老人那样的抽象思考。

    老人歪着脑袋微笑,而风朴却在一旁怄气,两人在夕阳下构成一副和谐的景象。

    那是一副快乐的景象。

    多年以后,身为刃侠的风朴会想起这副景象,接着他会按捺不住冲动,回到大沼林寻找自己这位同舟共济的老前辈。

    而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风朴慢慢能够在土砌的封闭牢笼中待的越来越久,出来时也越来越清醒,他奔跑时呼吸频率也越发轻缓,直到后来,他瞳仁中的光,又再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