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戏说演义之冷眼观三国其一 » 第九回 演刀枪子康悟百鸟

第九回 演刀枪子康悟百鸟

    上文说到,青果山前,童渊连败两位寨主,正碰到二寨主“刀祖宗”蔡阳。

    “凤嘴绿沉枪”大战“银鹤炫目刀”,二人大战二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败,后来童渊用出“梅花七蕊”对战蔡阳的“千鹤流转”,仍然难分高下。

    最后,蔡阳佯败而走,将童渊引到了一片白松林中,二人将话说开,误会尽消。

    此时,童渊说有一件事情要与蔡阳商量。

    蔡阳说道:“贤弟,所说何事?尽管将来,但凡愚兄能够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脱。”

    童渊道:“蔡兄既从高人学艺,学得这一身盖世的本领,不知可有自创武学?”

    蔡阳听后,先是一惊,后叹了口气,说道:“我早该想到,贤弟枪法惊人,想也有名师传授。愚兄二次学艺也有十年,家师也曾说过‘自创’之事,只是愚兄天资愚钝,至今尚未有所感悟。贤弟,此时提起,可是有所感悟?”

    童渊脸上一红,开口道:“不瞒蔡兄,小弟也是听家师提及自创武艺之事,也是没有丝毫头绪,所以才下山游历,想看看能否有所领悟。适才,与蔡兄对招,尤其是最后小弟以师门绝学对战蔡兄的刀法,似乎有所感悟。”

    蔡阳听后,连忙问道:“贤弟有何感悟,可否与愚兄说一说?”

    童渊表情有些尴尬,无奈地说道:“小弟也是刚刚有所领悟,具体也无法言明。所以小弟才想,能否请蔡兄再将刚才的刀法展示一番,小弟愿意以自身枪法交换。”

    蔡阳闻听,哈哈大笑,说道:“这有何难,刚好愚兄也想再一观贤弟的绝学呢,刚才太快了,哈哈哈。”

    蔡阳说完,翻身上马,拿起了“银鹤炫目刀”舞动起来,刀法与刚刚一般无二,只不过将速度放慢了几倍,以便于童渊观看。

    童渊将刀法从头看到尾,越看越高兴,知道自己的机缘到了,此番能否自创,在此一举了。

    待到蔡阳一路刀法使完,微微歇了歇,问道:“贤弟,可曾看清?如果尚有不明之处,愚兄再来一遍。”

    童渊连忙说道:“多谢蔡兄,小弟看的十分详细。待小弟演练一番。”

    童渊说完,也翻身上马,拿起了大枪,从头至尾将“梅花枪”慢慢地演练了一遍。

    待到演练完毕,又向蔡阳说道:“蔡兄,可曾看清吗?”

    蔡阳白脸一红,摇了摇头,道:“愚兄天资愚钝,有些奥妙之处,尚未看清,还要劳烦贤弟再演练一番。”

    童渊道:“蔡兄不必客气,待小弟再行演练。”说完,又使了一遍,此一番比刚才的速度更加慢了几分,待到完毕后,再向蔡阳问道:“蔡兄,此番如何?”

    蔡阳一抱拳,开口道:“这一次,愚兄完全看清楚了,多谢贤弟了。”

    书中代言:并非是蔡阳的天资不如童渊。同是修道成仙之人,南华老仙收的徒弟倒并非比玉真子所收弟子差了太多。

    一来,大多枪法走的是精巧一路,而刀法则是刚猛之道。因此常年用刀的蔡阳难免心思不如童渊细腻。

    二来,童渊本就是看见了蔡阳的刀法,心中有所感悟,就好比被困屋中良久,终于找到了钥匙一般,自然一点就透。而蔡阳此时尚未有所感悟,因此只凭记忆,看一遍就记住奥妙非凡的“梅花七蕊”自是不容易。

    将此话说明,否则“天资愚钝”的蔡阳,日后又怎能仅凭看了两遍的“梅花枪”就创出威震天下的“披风三刀”呢。

    这是后话,此时暂且不说。

    单说童渊,见蔡阳已经看明白了“梅花枪”,急忙下了马,作了一揖,道:“蔡兄,小弟心中所悟越来越强烈,恐怕时间耽搁得久了,这种感觉消失,不知能否告罪,容小弟找一静处闭关参悟?”

    说到最后,童渊脸上尽显不自然之色。童渊当然知道这是十分失礼的做法,担心蔡阳误会自己为了偷学他的刀法绝技。然而此时的情况确实如他所说那般,恐怕时间一长,灵感消失,就悔之不及了。

    没想到蔡阳听后,没有丝毫不满,同样一抱拳道:“贤弟,说的哪里话来,如果愚兄遇到这种感悟,恐怕比贤弟还要着急呢。子康,你不必管我,放心的去闭关参悟吧。”

    童渊听后,再次抱拳施礼,道:“既然如此,多谢蔡兄体谅。山高路远,你我日后再见。”

    说完,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蔡阳一面高兴,今日不仅结交了这种朋友,还学会了一路绝枪。另一面又有些羡慕童渊的运气,竟能有希望自创武艺。又想了想自己,不禁有些感伤。

    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上马向青果山而去。

    放下蔡阳暂且不表,单说童渊。

    童渊这一路上感悟越来越深刻,不满怠慢,一路马不停蹄的向前跑去。突然见前面好像有一个山洞,童渊心想:正好借此山洞,无人打扰,我闭关参悟一番。

    想到此处,童渊催马来到山洞前,将马背上的包袱尽数背在背上,在一旁拴好了马,径直走进了山洞。

    进了山洞,才发现里面漆黑一片,也没有半点声响。童渊连忙拿出黄宽山“五罴兽”洞府中得到的那颗“夜明珠”,此珠一经拿出,顿时照亮了整个山洞。

    借着光亮,童渊见此洞虽然很大,却十分干净,地上还铺了一些干草,似乎有人在此生活过一般。

    再往墙壁上看去,还挂着一个葫芦,一顶草帽。童渊见没有什么异常,就打算静坐参悟,突然发现墙壁上似乎有一副雕刻而成的图案,借着夜明珠的光亮,童渊近前,仔细观看。

    只见那图案上面画着数十只鸟展翅飞翔,都朝向一个方向而去,再顺着鸟飞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大鸟同样张着翅膀,张着嘴,伸着脖子,好像在鸣叫一般。

    童渊见此,脑中灵光一闪。不禁想到:看着大鸟的样貌,倒像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凤凰鸣叫,百鸟朝拜,当真不愧“百鸟之王”的称号。

    突然间,又想到那蔡阳所用的杀手绝招“千鹤流转”,银刀舞动,抖出数十个刀尖,将自己围困在了当中。虽然是杀手刀,却也好似神鸟凤凰鸣叫,众鸟朝拜一般。

    想到此处,再联想到蔡阳演示的刀法变化。童渊心想:我精通百家枪法,又有师傅所传72路绝枪,每一路都可称为绝技,那蔡阳能将门板大小的刀面舞动起来,好似数十个刀尖一般。

    难道我就不能将灵活多变的大枪,抖动出相似的枪尖嘛。一旦我也抖动出数十个枪尖,将敌人困在当中,凭借着枪的灵活,此绝招定会更胜蔡阳的“千鹤流转”。

    童渊想到此处,抄起了倚在墙壁上的凤嘴绿沉枪,一边回想蔡阳的刀法,一边结合自己所学的枪法,慢慢演练了起来。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童渊饿了就吃包袱中的干粮,渴了就和行囊中的水,其他时间出了睡觉就是练枪。

    童渊本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再经过三天的消化,他已经完全领悟了蔡阳的“千鹤流转”,个中奥妙,运用手法,包括运力技巧,全让他琢磨明白了。

    书中代言:并非是学艺如此简单,别人的武艺只需要看一遍,或者说是偷偷记住了招式就是自己的了。如果那样,谁也不敢轻易展示自己的武艺了。但是对于武术大家,尤其是向童渊这种宗师级别的,本就精通百家武学,别人再将武艺一招一式,放慢了在自己面前演示,虽说没有说明如何运用,怎样发力,但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却也会自己理解得八九不离十。这也就是成名的大将,大都有自己的杀手绝招,但却不轻易展示的原因了。

    言归正传,经过三天的练习、琢磨,童渊不仅彻底研究明白了“千鹤流转”,还结合枪的特点,以及自己本身的武艺,创出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绝招。

    因观百鸟朝拜凤凰的图案有感,再加上蔡阳招式的名字,童渊为自己独创的绝枪取名——百鸟拜凰。

    童渊只以为是自己一时兴起,创出了“百鸟拜凰枪”,令自己的武学境界再上一层。却没想到这路枪法在后文书中大放异彩,无数的名将或死或伤,尽皆败于此枪法之下。这是后话,此时暂且不提。

    终于达到了师傅口中“自创”武学的境界,童渊心中万分欣喜,正在此时,突然听到了肚子叫,童渊这才想到,这三天来,自己已经将所带干粮尽数吃净,此时也已经好几个时辰未曾进食了。

    想到此处,童渊连忙收拾好自己的随身包袱,收起了放在石头上的夜明珠,转身出了山洞。

    出来之后才发现,外面天色已黑。原来山洞常年漆黑,洞中又十分曲折,因此看不见洞外情形。童渊心想:自己只顾练枪,全然忘记了时辰,这个时候出去,想必也叫不开城门,无处栖身。

    想到此处,童渊就想转身回到山洞中,暂且忍耐一夜,明早天明再去寻个城池,找个饭馆,报餐一顿。

    没想到,正在此时,突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呼救,再仔细听还有马蹄声,正向自己这个方向跑来。

    欲知来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