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戏说演义之冷眼观三国其一 » 第八回 白松林童渊结蔡阳

第八回 白松林童渊结蔡阳

    上文说到,青果山前,童渊连败两位寨主,正碰到二寨主“刀祖宗”蔡阳,二人刀枪并举,战在了一处。

    起初,蔡阳以为童渊只是仗着马快枪沉,这才战胜了杨能、庞异,毕竟每日待在一处,那二位的本事,蔡阳心中有数。

    真正战在了一处,蔡阳这才发现,童渊不仅力量大,枪法同样奥妙无穷,只见这凤嘴绿沉枪时而如出洞怪蟒,气势惊人;时而似涓流细水,绵柔细密。

    全是自己未曾见过的枪法,枪枪不离要害。蔡阳这才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应对,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大败而归。

    另一面的童渊,更是吃惊非小。童渊自思:我本以为已经将师傅传授的72路绝枪尽数掌握,天下当再无对手,即使碰到高手,也应是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前辈。却不想在这小小的青果山,一个四十多岁人,就能与自己敌对半晌,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多么天真。

    蔡阳掌中的银板大刀,起初童渊只认为是普通的生铁打造,表面涂了银水。如今动了起来,这才看清。

    这柄刀,随着蔡阳的舞动,本来光滑的大刀似乎渐渐变得立体了起来。那刀杆好像附着数十个光片一般,在太阳的照射之下,闪闪放光,夺人双目,照的童渊都有些睁不开眼睛。

    再看那刀头,更是银光闪烁,刀身两面仿佛各有一只仙鹤紧贴其上,在蔡阳的手中,在舞动翅膀,越舞越快,不住地向自己袭来。

    童渊哪里知道,那蔡阳手中宝刀名唤“银鹤炫目刀”,乃是其师南华老仙亲自寻来,为了徒弟成名,南华老仙不仅为其寻得这柄切金断玉的宝刀,更是传授了蔡阳一身的本事。因此这蔡阳才得以天下扬名,被尊为“刀祖宗”。

    不提这童渊如何心惊,单说蔡阳,见自己换了几十路刀法,与童渊大战了二百余个回合,仍然不能取胜,心中不免着急。

    虽然蔡阳说话客气,但真动起手来,难免有争强好胜之心。心想:我号称“刀祖宗”,对面之人名声不显,竟然与我大战了二百多个回合,看样子再打下去,我也不能取胜。当着山中数百的弟兄,更有大寨主杨能在旁边看着,自己岂不是颜面无光。

    蔡阳正在心中焦急之刻,一旁坐在大青石上面的杨能又喊上了:“我说老哥哥,你对这厮何必手下留情,快些斩了他,为我山寨扬威。”

    原来杨能眼见蔡阳打几下就变招,以为是有意戏耍童渊,加上从未见过蔡阳与人交战,打了这般时候,更加印证了心中猜想,这才催促。

    蔡阳本就心急,再听得杨能的呼喊,心下一横,就打算用绝招,战败童渊。想到此处,用刀架开了童渊的枪,刀招变化,施展出了绝招——千鹤流转。

    此招乃是蔡阳之师南华老仙所授的杀手绝招,只因蔡阳的银刀上刻着两只仙鹤,这路刀法用到极致,能够像枪法一般,抖出数十个刀尖,刀尖闪烁,就犹如仙鹤起舞一般,因此得名。

    别看此招名字取的优雅,刀法使用出来却最是狠辣。数十个刀尖在一瞬间将敌人困在其中,再加上这炫目的刀杆,闪的让人无法睁眼,真可以说是神仙难逃。

    只见蔡阳抖动“银鹤炫目刀”,数十个刀尖就要将童渊困在当中,哪知童渊此时也将“凤嘴绿沉枪”抖了起来,宝枪抖动出一朵冰盘大小的梅花,正将蔡阳的一团刀尖围在了当中。

    但只见:银刀闪烁,仿佛千鹤飞舞;金枪抖动,好似梅花献蕊。刀枪交处,只听得“叮当”作响;两马盘旋,但见得尘土飞扬。这二人真好似上山虎遇到了下山虎,云中龙碰到了雾中龙。打得难分高下。

    原来童渊见二百多个回合,都难以取胜,心中也是焦急,便打算使用师傅所授绝枪——梅花七蕊。

    恰逢此时,蔡阳抖刀,童渊在宝枪被刀架开的同时,也开始抖动枪花。

    在蔡阳刀尖抖出来的同时,童渊的梅花七蕊也刚刚成型,正好刀枪相碰,两大绝招都被挡在了半空。

    打来打去,蔡阳突然虚晃一刀,拨马向东跑去。口中喊道:“童渊,你可敢追我吗?”

    童渊心想:这蔡阳刀招不乱,为何要败走呢。一定是要使用手段赢我,便不欲追赶。但转念一想,我若不追,岂不是让人以为怕了蔡阳,日后如何抬头。

    又想到,凭我的武艺,哪怕他用出什么暗器,我也不惧,只需多加小心便可。想到此处,催马也向东追去。

    且不说杨能等人在原地等待,单说这二人,一个跑,一个追,便走出了数里。

    童渊时刻小心蔡阳突发暗器,哪知蔡阳跑到了一棵白色的松树前,竟勒马站住了。

    与此同时,童渊也追到了,刚要挺枪刺去,只见蔡阳将手中“银鹤炫目刀”挂好,向童渊一抱拳,道:“朋友好枪法,我蔡阳佩服。”

    童渊见蔡阳如此行事,自己也不好再动手了。连忙收回刺出去的枪,同样在马上一抱拳,道:“‘刀祖宗’之称,果然名不虚传,童渊佩服。”

    蔡阳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朋友,你我如此客套,恐怕一会儿天都要黑了。既然你我二人惺惺相惜,何不下马叙谈,也省的这些个繁文缛节。”

    童渊也笑了,道:“正合我意。”说完,挂好了枪,翻身下了马。

    蔡阳同样下了马,道:“在下汝阳人士,姓蔡,名阳,字完古,今年四十五岁。”

    童渊也连忙说道:“适才蔡兄已报得名姓,是在下失礼了。小弟北平人士,姓童,名渊,字子康,今年三十有七。”

    蔡阳道:“但不知,你我以兄弟相称如何?”

    童渊道:“小弟求之不得。大哥,小弟有一事不明,还望赐教?”

    蔡阳道:“贤弟莫非想问这青果山一事?”

    童渊道:“正是,蔡兄,小弟实在是想不出,以你的为人,本事,为何会与那杨能一路?还屈居二寨主?”

    蔡阳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童贤弟,你有所不知。愚兄我本是汝阳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十年前的一个冬天,途径青果山,因身上没有钱粮,饥寒交迫,又受了风寒,就病倒在了路上。那时,如果没有人救助,我一定会死在路上。”

    说到此处,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多亏此时有一个砍柴的樵夫路过此地,将我救起,并带到了他的家中。他家中也没有隔夜之粮,却仍旧细心照料于我。宁可自己一家挨饿,也没让我饿到。经过几天的照料,我病情渐好。”

    童渊道:“这樵夫真是个好人啊。”

    蔡阳点了点头,道:“贤弟,想必你也猜到了,这位樵夫就是杨能的父亲。病好后,我辞别了杨家。再后来,我遇到了一位高人,就是我师傅,传授我一身本事。待我艺成下山,打算回杨家报答恩情之时,没想到···”

    蔡阳说到此处,难掩心中悲愤,咬牙切齿道:“没想到,那杨家大哥因为砍柴路过青果山,正遇到官军进山剿匪,误把他当做了下山打探消息的喽啰兵,将他捉住一阵严刑拷打,后来见没问出什么,就把他放了。可没想到,他刚刚拖着满是伤痕的身体回到了家,却发现家里也有官军,正在抄家。其妻已被官军杀死。正看见儿子与官军搏斗,眼看就要命丧官军之手。此时恰逢我赶到,杀了官军,将他父子救下。”

    童渊听到此处,不由得握紧了拳头,道:“这些畜生真是该杀。”

    蔡阳看了看童渊,继续道:“我虽然救下了他父子,没想到杨家大哥满身的伤痕,再看到家中惨状,急火攻心,竟一命呜呼了。临终之时,托我照顾他的儿子,也就是杨能。”

    “到后来,杨能说官军如此可恶,不如上青果山入伙,杀官军为父母报仇。我当时头脑一热,也没加阻拦,就陪他上山入伙了。后来官军几次前来围剿,包括‘花刀大将’魏空虚、‘金刀无敌’甘寂寞、‘不败神刀’常冷都命丧我手,因此都称呼我为‘刀祖宗’。那青果山原来的大寨主庞异便打算将大寨主之位让给我,我执意不肯,他知道我对杨能照顾有加,便让杨能做了大寨主,以此来将我留在山上。”

    童渊道:“蔡兄,这青果山如此为非作歹,你怎么不离开呢?留在此山,岂不是落了你的威名?”

    蔡阳道:“贤弟,你有所不知,这青果山原先也是劫富济贫的。否则我也不会待这么长时间。可自从杨能做了大寨主,加上我这‘刀祖宗’之名叫开之后,山寨行事越发的没边了。因此,我也一气之下,离开了山寨。此番,你枪挑杨能,也是愚兄刚刚回山寨,正打算和杨能说明,就此离开,就碰到了此事。”

    童渊道:“原来如此。我就说蔡兄的做派,怎肯如此为非作歹呢,原来是我误会了。蔡兄,我有一事,想与你商量一二,不知你意下如何?”

    欲知童渊所说何事,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