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老师人老是事 » 第三十三章:易错字的形象记忆法

第三十三章:易错字的形象记忆法

    三2班的家长张妈下班回家看到孩子作文本后,晚上八点给朱欣发消息说:“朱老师,您看下,孩子在写春天作文时引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您在旁边写批语说引用增加看点。”

    “嗯,有什么问题吗?”朱欣问。

    “这首诗不知道孩子哪学的?”张妈试探性说。

    “我讲作文课时教的,一句很优美的诗,给人以春天勃勃生机的感觉,让孩子在写本单元写景作文时用上,有什么问题吗?”朱欣说。

    “嗯,知道了,我就问一下,老师您忙。”

    张妈的孩子在朱欣班是优等生,自己是公务员,本科学历,对辅导孩子学习亲力亲为。就小学一二年级来说,知识点过于简单,全班考试,只个别不是满分。张妈每晚有阅读习惯,以身示范,孩子跟着阅读。

    张妈在看到孩子作文评语时,猜到朱欣老师对该诗句理解错误,发消息只为确认。张妈不打算指正朱老师错误,她懂得作家长的分寸,不论公共场合还是私下,让老师难堪并不会对孩子有任何益处。

    张妈不是第一次发现朱欣知识点错误,如给孩子家庭作文的评语“朱老师通过你的作文,感受到你满满的辛福感。”张妈刻意在错字“辛”旁写上“幸”,点到为止。

    张妈焦虑的不是朱老师教错,而是自己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跟着学错。张妈每每说出的观点与老师讲得不一样,孩子就大声地反驳:“我们老师就这样教的。”

    张妈一方面想维护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崇高形象,不能当面贬低拆台老师的错误,如果孩子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那么后果同样不堪设想。张妈另一方面则希望孩子能接受正确的知识。

    知错就改,说起来简单,别说小孩,大人亦难以做到。一个小知识点错误,张妈不愿与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在经历几次失败的说教后,张妈积累经验,利用字典,利用网络,将正确的知识摆在孩子面前,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更正。

    “朱老师为什么说错了?”孩子问。

    “朱老师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张妈说。

    “老师改错吗?”孩子问。

    “她会改的。”

    孩子学习新知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若是学错,再改便要花大精力。杨芮接受三1班,发现少数孩子对易错字词掌握不牢,于是专门花时间去巩固旧知。

    “孩子们。”杨芮说,“把笔记本龙打开,抄句子。”

    孩子们有两个与文本,一本叫龙,用来记录知识点;一本叫凤用来当堂巩固练习。杨芮借用龙凤之名,期望娃娃子成龙,女成凤。

    杨芮说:“看老师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说罢,杨芮在黑板上工整写下“自己已经长牙齿”。

    “嗯,有几个积极思考的同学举手了。”杨芮说,“不着急,再想一想,可以对照黑板书空。”

    孩子右手举起,对着那话在空气中横撇竖捺地写。更多的孩子们在写地过程中产生新发现。

    “王凯同学,请说说你的发现。”杨芮指名回答。

    “我发现有两个字非常像,是已和己。”小个子王凯说。

    “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杨芮追问。

    “已比己多出一点。”

    “应该是出头,对吗?”

    “嗯。”王凯点点头。

    “请坐,同学们同意王凯的回答吗?”

    “同意。”全班齐答。

    “趁热打铁,同学们把两个字分别书空三遍。”杨芮说。

    “我看同学作业,有极个别把自己的几和已经的已写混淆,看老师这个句子,自己已经长牙齿,已比己多出了一部分,像不像一个小朋友张开嘴里的牙齿?”

    “像!”全班齐答。

    “这句话还有易错词,哪位同学当小老师指出来?”杨芮问完给孩子思考时间,举手人较少,她决定请学霸做榜样。

    “程慧,你来说。”

    “老师,已经是易错词,同学若是不注意,会写成以为的以。”

    “知我者非程慧莫属,大家掌声鼓励。”杨芮笑着说,“请程慧上台写出已经和以为,其它同学看她写对没?”

    程慧自信上台,挑选一根不长不短的白色粉笔,工整写出两个词。

    “同学们说她写对没?”杨芮问。

    “写对啦!”全班答。

    “请同学们把老师写的句子和程慧写的词,一笔一划地抄在龙本子上。”杨芮说完,全班巡视。

    “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杨芮确保关键笔记正确性,“发现错误让他站起来。”

    之后,张泽和张轩站起来,全班就他俩出错。“大意不得啊。下课后错误的字词再抄四遍巩固。”杨芮说,“坐下。”

    杨芮在黑板另一边写下“幸福幸苦”,没等她张嘴,台下同学纷纷举手。

    “你说,杨萌。”

    “幸福的幸和辛苦的辛容易写混淆。”

    “对,那你知道怎么区分它们吗?”杨芮追问。杨萌面露难色。

    “杨萌请坐。其他同学有知道的吗?举手。”杨芮扫视全班,发现一个个小眼睛目光飘忽,像在祈祷“不要点我”。

    “老师告诉你们,用心听。幸福的幸把它分开,上面是土,土就是地,下面这个符号代表人民币,有土地有有钱,你说幸福不幸福?”杨芮笑着问。

    “幸福。”全班答。“土豪。”有人插嘴。

    “对,可以说是土豪,现在人说土豪含有一种贬义,指没文化没品味的有钱人,但不妨碍他活的幸福。”杨芮接话说,“我们努力学习可以当文豪,有文化又有钱。”

    杨芮的话把班上一些学生逗笑。

    “看这里,辛苦的辛,我们同样把字拆开,发现上面是个立,站立的立,站在哪?十字架上,容易倒还扎脚。要是你站上面,辛苦吗?”杨芮问。

    “辛苦。”全班齐答。

    “好把这两个词,在本子上抄四边,注意不要抄错,待会同桌检查,出错的下课额外抄。”杨芮说,“对了,把拼音住上,注意前后鼻音区分。”

    杨芮给幸标注xìng,给辛标注x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