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老师人老是事 » 第三十二章:改善伙食靠家长投诉

第三十二章:改善伙食靠家长投诉

    很多老师对曾校长在例会上的发言感到不满,朋友圈不能分享生活时刻,只能用于记录教学相关,转发学校简报广告,这是对自由的约束。当然,不少行业公司同样有此类要求,尤其对于老师与医生,免不了更多地苛求。

    英才老师人人有备用社交帐号,对此并无任何不适,只是邹晶受了气,憋了屈,还遭到校长的批,令众老师愤慨不已。骨干级老师邹晶,虽说只是高段数学组长,却有组长的态度与能力,若不是数学包组长太神,盖了她的光芒,邹很可能不会对校长的话忍气吞声。在英才,实力说话。

    站在英才语数顶端的大咖,是语文组长徐莱与数学组长包梓,包括校长,无不对她们恭恭敬敬。两位大神很低调,徐莱,上课、评课、谈吐,不需要任何证书说明她的学时渊博,她自己也从提及过去的荣誉。包梓,拿满省内教学竞赛奖,课堂风格独树一帜。

    刚上任的曾校长是热情的,热情意味着变动,但有徐莱与包梓两位定海神针在,校长突发奇想的教学建议偶尔会碰壁。

    食堂问题是一片油田,它不是海。如果说老师对特色操改动还能忍忍,可对吃饭问题忍耐是有限的。邹晶事件之后,老师们与食堂小摩擦并未间断,民以食为天,为吃上一顿好饭,甩脸色,骂几句,纯是本性使然。邹晶事件中老师并未完全败北,在众多老师压力下,食堂师傅阿姨们打包的回家的菜少了不少。

    真正对食堂打包省菜行为沉痛一击的人是家长,一位有身份地位的家长。

    某日,一位中午,食堂三菜一汤中出现了深受孩子喜爱的美食——薯条。不光学生爱吃,老师也爱吃,食堂员工同样爱吃。

    杨芮一进食堂,就听阿姨们就对着空气喊:“薯条量不多,省着点吃,孩子们不要挑食,碗里的饭菜都吃完后才能举手加薯条。老师们不能额外加薯条。”

    杨芮习惯食堂好菜必定少的做法,索性把自己碗里的薯条分给课堂表现优秀的孩子。她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刺激到阿姨,可心里就是痛快。

    一年级的小娃娃,成为英才小学生以来,第一次吃上薯条,别提多激动。孩子们很快把碗舔赶紧,纷纷举起稚嫩地小手,目的很明确,只加薯条。

    阿姨给每位孩子加上两到三根薯条,边加边说:“不能再加了,

    别把肚子撑坏咯,小馋猫们。”一年级老师听到后暗地议论,若这孩子有阿姨的孙子孙女,估计一碗薯条都给倒进去。

    一位一年级小女孩,平时文文静静,做事慢条斯理,淑女气质不因年龄而减弱半分。她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举起小手望着阿姨。等了许久,阿姨不曾看到,女孩心急如焚喊(食堂就餐,孩子不允许说话,避免呛着噎着):“阿姨,我要加薯条,我吃完了。”

    阿姨碗里的薯条所剩无几,瞟了小姑娘一眼,故意装作没听到走远了。女孩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阿姨冷漠无情的眼神,一股委屈瞬时捏着她的心,她并未哭泣,当众因薯条而流泪有损淑女形象,她努力克制情绪。周围的老师、同学、阿姨并未注意到她的异常。

    晚上,女孩回到家化身泪人,大哭大嚎地把事情讲给妈妈听。女孩妈妈是市级领导,虽然英才孩子家长不少非富即贵的,但也分级别。市级领导级别的妈妈要到曾校长的电话,当晚就打过去。

    “是曾萍校长吧?”女孩妈妈问。

    “是的,您是哪位?”校长轻声细语说。

    “我是XXX,XX的妈妈。”

    “您好您好,请问有什么事?”校长对市级领导名字大致了解。

    “你们学校食堂怎么回事?我孩子没吃饱要加菜,打饭阿姨有菜不加,什么意思?英才是贵族学校吧?怎么有这种情况?”

    “对不起,是我的疏忽,未对食堂监管到位,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类问题,对涉世员工严肃处理。”

    曾校长并未搪塞那家长,翌日中午,食堂饭菜质量猛然提高,老师、孩子无不惊叹,三菜一汤搭配丰盛,美味可口:玉米排骨,山药肉片,炒萝卜丝,鸡蛋西红柿汤。

    校长专门去食堂,对昨日遭冷落的女孩予以特别关怀。那位众多阿姨中的倒霉蛋,即被辞退。杀鸡儆猴见效明显,食堂员工自此再无偷摸行为,午点花样增加了蒸花卷,蒸糖包,蒸玉米等熟食,哪怕成本不到一块,总算有改善。熟食午点虽一周仅两次,却比吃五天的袋装小饼干强。

    食堂斗争以市级领导的质问宣告结束,阿姨给孩子们加菜添饭麻利大方。老师跟着沾光,吃上像样的午饭,吃得好,笑得多。

    校长看到老师们脸上的变化,受到老师们的认可,感觉颇好,于是心血来潮,在周五例会宣布下周开始,食堂晚餐吃火锅。众老师发自内心地鼓掌叫好。

    起先,仍有少数老师猜火锅煮的多是萝卜、千张等,待正式开过那晚,鸡子、五花肉、鱼肉硬菜分量十足,先到的老师纷纷拍照

    发在学校群。晚间食堂很快热闹起来,平日不再学校就餐的老师,老师子女陆续走进食堂享用热气腾腾的火锅美食。

    食堂备料充分,荤素管够,豪爽至极。

    老师子女吃上火锅,美在胃里,爽在心里。孩子嘛,有高兴的事不可能憋在心里,必须用嘴巴说出来才痛快。他们在班上四处宣传自己晚上在学校吃火锅,低段娃更有甚者,呼朋唤友带着小伙伴去食堂吃。

    非教师子女进食堂吃,肯定不免费,那些孩子从未看到食堂如此丰盛的美味佳肴,口水荡在嘴里。回到家,那些孩子向家长吵着晚上要在学校吃火锅。

    不少家长向班主任咨询晚就餐事宜,表示可以花钱。校长收到班主任反馈,考虑再三,怕那些家长中有重量级领导,于是开创先例,非教师及子女可刷卡就餐,费用14元一人(和午餐同价)。

    妈妈领着娃,刷上28元就可以享用丰盛大餐,这等好事很快在妈妈群里传开。食堂火锅在坚持两周后,迫于经济压力回归普通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