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量子江湖 » 第16章:白脸

第16章:白脸

    夜色中的京城,或灯火喧嚣,或寂静无人。

    刚才又发生了五城兵马司对请愿者的镇压冲突,百姓们更是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在街上停留了。

    离开赵明道,吴诺独自走在街头,想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笑里藏刀的童大海,可怜可叹的猎虎,还有书生意气的陆子明,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感慨,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仿佛如果没有遇见这些事这些人反而显得不正常了似的。

    难道我已经麻木了吗?还是大明的江山本该如此?

    这里是京城,但街头竟然是如此杂乱,肮脏,充满了贪婪,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吴诺想不起来,他相信,即便赵明道也想不起来,也许,自己生下来的时候,大明江山已经就是这样了,京城,不过是个缩影。

    夜风吹袭,有些寒冷,吴诺不得不加快了脚步,他知道,独自走在夜色中,尤其是在这个混乱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即便是京城,治安也好不到哪去!

    吴诺的家距离他与赵明道分手的地方并不远,大约小半个时辰,他便来到了院门前。

    这是一排旧宅,经过大爆炸的洗礼,由于离王恭厂比较远,所以倒没有特别损耗,只是外墙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吴诺独自租赁下一个小院,独门,在京城能有这么一个住处,他感到十分地满意。

    开了院门,吴诺摸着黑往里走,来到了屋门前,他想着开锁,猛然间,有种不祥的感觉涌在心头,令他多少有些恍惚,停下脚步,思忖了一下,周围静悄悄的,能够听到左右邻居家传来的各种声音,夫妻的争吵声,孩子的哭闹声。

    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什么大明江山?什么内忧外患?所有这一切都不如邻居家那孩子的哭声来得真实。

    一如既往的平静,吴诺觉得自己这一天被遇到的事情折磨惨了,太过紧张,于是,从腰间拿出钥匙来。

    没有摸到锁头,吴诺并没在意,自己这个破家一贫如洗,忘记锁门也是常有的事情,于是,他推开了门。

    借着夜色的光,屋内,一片混乱,显然是被人翻过的样子,各种书籍散乱一地,这些是吴诺唯一的财富,他视如珍宝。

    看到此景,吴诺顿时吃了一惊,他还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觉得后脖梗的地方被人狠狠地切了一掌。

    一桶凉水迎头浇下,吴诺这才清醒了过来,他努力地睁开眼睛便看到一张苍白的脸,在旁边烛光的映衬下,这张脸白得让人感到恐惧。

    “你是人是鬼?”吴诺感到浑身发凉。

    “你说呢?”这张脸在说话,声音听起来十分清晰,吴诺的心放了下来,再看这张脸时,竟然觉得惨白中有了血色,再看五官,长得竟然很英俊,除了眼神有些游离,透着一股子邪性以外,他几乎认为面前坐着的是一个好人。

    “对不起,下手稍重了些,你还好吧!”白脸人很有礼貌。

    吴诺试着动了一下,才发现自己被绑在一把椅子上,抬头看去,身后站着一个大汉,再看对面,除了这个白脸的人以外,还有一个中年汉子,瘦小,脸上放光,却带着惊慌的表情。

    屋内已经被翻得乱七八糟了,也不知这三个人在找什么,或者他们什么也没有找。

    “我不认识你们!”吴诺强作镇定地说道,他不想让对方看出自己有任何胆怯的样子。

    对面的白脸人也坐在一把椅子上,将脸凑近了吴诺,说道:“明人不做暗事,人家叫我白脸,是燕门的人。”

    吴诺愣了一下,马上心中一惊,他知道自己今天可能凶多吉少了。

    燕门,京城中最大的帮会组织。

    白脸儿笑了笑:“向你打听个人,城南天桥下的鼓书艺人李巧嘴,认识吗?”

    吴诺知道自己判断的没有错,果然是为了那件事,他只好摇头:“不认识。”

    白脸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他的表情一直显得很平静,五官如同固定在上面一样,即便是笑变化也不大:“但他认识你,不但认识你,而且据他说,他在天桥表演的内容都是你写的,是吗?”

    吴诺知道逃不掉了,只好闭嘴。

    白脸叹了口气,说道:“一个当街卖艺的,你说他说什么不好,封神榜,刘秀传,三国志,哪怕那个西游记也好啊,为什么要说江湖道,即便说江湖上那点事也好,为什么把真事都说出来。”

    吴诺还是没有说话。

    白脸接着说道:“京城第一大江湖帮派是燕门,设赌场,开窑子,无恶不作……”

    吴诺哼了一声:“是我写的,今天你们要怎么着吧?”

    白脸摇头道:“其实写这些也没什么,哪个帮派不是靠这些吃饭的,不设赌场,不开妓院,帮里的兄弟们怎么活呢?你写这些,李巧嘴说这些,我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的,不会追究,但你为什么写延寿膏?”

    说到最后这三个字,白脸的语气立即变得严厉了起来。

    十年前,瘟疫肆虐,天空也不知什么原因开始被阴霾笼罩,百姓称其为万历之霾。

    当时死了很多人,大多因肺部衰竭而死,也说不好是瘟疫的原因,还是那阴沉沉的霾天所致。

    接着,便出现了一种名叫延寿膏的良药,起初是在士大夫中间盛行,果然,服用者病就立即好了,后来,延寿膏传至民间,于是那场瘟疫便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但到底是不是延寿膏的功效,许多名医也无法说得清楚。

    延寿膏的名字起得很好,传闻中即便没有病,吃了它也可以延年益寿,于是,民间便开始盛行服用延寿膏,这次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活得更长久,当然,这种盛行也是从士大夫中间开始的,百姓们毕竟没有这份闲钱。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概一年左右,突然有人对这延寿膏产生了质疑,因为习惯服用的人不但没有延寿,许多人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差,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如果不继续服用延寿膏便要死要活的,整个人不是表现出发疯的样子就是昏睡不止。

    各种传言开始流行,其中最具杀伤率的说法就是,这种延寿膏其实就是从宫中流出的红丸。

    宫内“红丸”一案至今还是个谜,许多王宫大臣都因此受了不白之冤,真相似乎永远无法探明了,这“红丸”二字早已成为大明朝的禁忌,所以延寿膏沾上了“红丸”的说法,无论真假,必然被禁。

    果然,朝廷立即颁布旨意,把延寿膏判定为毒药,不得制造,私藏,贩卖,违犯者视为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