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紫禁城十五阿哥 » No.17 回京遇险

No.17 回京遇险

    乾隆他们六个人全都是一身便装,乾隆不便长时间骑马,就准备一辆马车坐,李玉负责驾车,永琰跟三个御前侍卫骑马,在跟福康安告别之后,一行人就驾车回京城,一路上快马加鞭行驶,他们大概再走一天时间就能到北京了。

    他们在经过一处小树林时,突然慢了下来,因为前面的路不好走,路都是坑坑洼洼的,还有一些树挡路,想走快点都快不起来。

    就在这小树林里,树后面和反斜坡上,趴着十几个黑衣人,黑衣人一身黑色着装,蒙着脸只有两只眼睛露出来,两个领队的黑衣人趴在反斜坡上面,其中一个黑衣人叫恭拉慈(孝和睿皇后),用西洋望远镜观察前面情况。

    等了很久依然没有看到有人路过,旁边一个黑衣人名叫恭小如(恭顺皇贵妃),她和恭拉慈情同手足在一起长大,虽然不是亲姐妹但感情如同亲姐妹,看完手中乾隆画像,有些不确定问恭拉慈你确定乾隆会路过此地,消息可靠?

    恭拉慈淡定的说没错,消息绝对可靠,我派人打探消息都有好多天了,绝对不会有错的。

    话还没有说完就在望远镜里面,看到一辆马车和几个骑马的人即将过来,恭拉慈说来了,大家准备准备。

    一群黑衣人严肃以待,个个握紧手中的刀,盯紧前方的人,等乾隆进入自己的埋伏圈,乾隆一进入自己的埋伏圈,恭拉慈举起手中的剑,一声令下,让大家冲出去,把乾隆一行人团团围住。

    永琰和三个御前侍卫看到前面冲下来一群黑衣人,看他们来者不善,于是停住脚步,李玉看到一群黑衣人个个拿着刀,吓得直哆嗦跟乾隆说皇上,有刺客…

    乾隆拉开布帘看到前面一群黑衣,自己也是有点害怕,虽然永琰和侍卫武功高强,单独打斗自己还算有点胜算,就怕这些黑衣人不按常理出牌使用暗器。

    永琰在马上对着前面那些黑衣人说什么人,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拦路?

    恭拉慈举起手中的剑,对着永琰说,拦的就是你,拿命来,看剑。说完话,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冲过去把他们打了再说。

    十五阿哥永琰看他们拿剑直接冲过来,自己从马背上一跃而起,拿出笛子,踩着马背使用轻功跳下来,再使出身怀绝技,笛子在手指之间旋转一圈,回到手上变成了武器,就跟恭拉慈和几个黑衣人打起来,三个御前侍卫也纷纷跳下马,拔出刀跑过去帮助,恭拉慈他们和永琰打斗几招,使出毕生所学力气竟然连他们一根汗毛都伤不着,突然感觉他们好强大,只能使用战术把人吸引分散开,再找机会去行刺乾隆。

    恭拉慈和永琰对打以退为进把永琰支开,全有黑衣人使用烟雾球把三个御前侍卫拖住,恭小如看准机会,独自拿剑向马车上的人冲过去,李玉看前面刀光剑影、浓烟四起,吓得直慌张,看情况不妙并大声呼救来人啊,护驾、护驾…

    乾隆看到一个黑衣人拿着剑就向自己冲刺过来,吓得脸都青了。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李玉掏出一把小型火枪对着恭小如,恭小如看见火枪,马上一个侧身,躲开李玉的子弹。

    乾隆看到李玉带着枪瞬间就不感到害怕了,让李玉向黑衣人直接开枪说打打打,给我打死他们。

    乾隆看李玉慌张得连打枪都打不稳便夺过李玉手中的枪,自己在马车里摇摇晃晃对着前面那些黑衣人就是一顿叭叭叭,反应快的便躲过子弹,反应慢的就直接中枪受伤,在开了几枪后,有四五个黑衣人中枪。

    御前侍卫看到黑衣人中枪之后乱了起来,自己就有机会逃脱包围。

    乾隆一顿叭叭叭后,子弹很快就打完了,见没有了子弹,便着急问李玉还有没有子弹,李玉吓得直慌张说没子弹了,万岁爷。

    乾隆一听没子弹了,怎么能在关键的时候点链子,乾隆皇上的脾气就上来了,又气又急问李玉你怎么不多带点子弹来啊!

    李玉一脸无奈的解释说我带枪防身只是想防野兽的,没想过要防人啊,谁想到他们来了那么多黑衣人!

    三个御前侍卫逃出包围,拖住黑衣人过来行刺皇上,其中一个侍卫大声叫道让皇上先走,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乾隆让李玉快驾车离开,李玉慌慌张张驾车离开,三个御前侍卫拖住黑衣人,恭小如看到乾隆驾车逃走,又打不过这三个御前侍卫,在和三个侍卫周旋之余,还要找机会抽身而退。

    十五阿哥永琰使用手中的笛子和恭拉慈经过一番打斗,恭拉慈开始渐渐败下阵来,永琰乘胜追击使出一个锁手绝技,锁住恭拉慈手中的剑和手,再把恭拉慈推到树上,双手被锁得牢牢的不管怎么用力都挣不开。

    恭拉慈被永琰锁住双手按在树上,手和剑都被永琰锁在胸口前,在倒在树上那一刹那,永琰发现眼前这个黑衣人竟然是一个女的?

    十五阿哥见冒犯到这位黑衣人女士,赶忙把她拉起来,想一问究竟是啥个情况,抓住她的手再用力把她拉起,往后一甩,趁机撤下黑衣人的面布,黑衣人瞬间长发飘飘,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孔。

    恭拉慈差点被转晕,面布被拉下来时,有点找不到北。

    永琰则身站在一边,左手拿着笛子放在身后,右手用两根手指夹住一块黑布面巾,自己不用正面看她,已经知道她是一个女的,便好奇问她你是一个女的?

    恭拉慈则一本正经说女的怎么了,女的就不可以当刺客了吗,看剑。

    恭拉慈拿着手中的长剑正想向永琰冲过去却突然被叫停,只听到不远处恭小如说行动失败,大家快撤退,撤。

    恭拉慈看到自己的伙伴已经纷纷撤退,自己也不便久留,就顺便撂下一句话,对着永琰说今天放你一马,下次再找你算账。

    十五阿哥看见这些傻憨憨黑衣人已经纷纷撤退,自己也没用再追上去的意思,然后自己就去找一匹马去找皇上他们。

    乾隆在御前侍卫的保护下,顺利回到紫荆城皇宫,回到御书房,皇上气急败坏向三个侍卫和永琰问这些黑衣人情况。

    永琰和侍卫都表示不知情,不知道这些黑衣人来历,为什么要半路拦劫,只能默默低点头听皇上批评生气。

    乾隆问不出原因,只能下令让他们去查,查到就把那些刁民抓起来,关他个十年八年,让他们知道行刺皇上的后果。

    侍卫接到命令就下去查今天遇刺的事,乾隆让永琰也一起退下,自己想休息一下,永琰和侍卫行礼后就退了出去。

    李玉端来一杯茶给皇上喝,一边安稳皇上,让皇上息怒,不要生气,免得伤了龙体,皇上接过茶喝了一口,坐在龙椅上缓了缓情绪。

    第二天陈贵妃不知道从哪里听到消息,皇上回宫的时候,遇到一群黑衣人行刺,还好是有惊无险安全回来了。

    陈贵妃带着一壶好酒和几碟小菜来后花园见皇上,李玉进来向皇上禀报,说陈贵妃带一些酒菜来求见皇上,皇上让她进来,陈贵妃在宫女搀扶下走到皇上面前,接过宫女的酒菜,拿着酒菜走到皇上跟前,把酒菜拿出来,一盘盘摆放在石桌上,再倒上小酒,皇上好久没有跟贵妃娘娘喝酒了,看到这几碟好菜好酒,露出一脸亲切的笑容,每次看到陈贵妃拿着好酒好菜过来,瞬间就把所有烦恼都抛在了脑后。

    贵妃娘娘坐下,拿起桌上一杯酒,向皇上表示敬酒,皇上也拿起一杯酒,也表示向贵妃娘娘表示敬酒,贵妃娘娘用左手挡住酒杯,温文尔雅有礼仪的抿了一口酒,皇上则直接的双手拿着酒杯一口喝下肚。

    喝完酒贵妃娘娘给皇上夹菜,说自己听到李玉公公说皇上您在回京的路上遇到刺客了是吗?

    皇上则一脸无奈的说不知从哪里来的刁民出来害朕,目前我已经吩咐下面的人去查了,等查到看我不狠狠的治理他们。

    贵妃娘娘在皇上面前继续是一副贤内助的样子,希望能帮皇上排忧解闷,聊着聊着贵妃娘娘想起前几天也遇到两名刺客,跟皇上说起前几天在宫里也遇到两个刺客,紧接着挽起袖口,让皇上看自己手臂上一道伤口,说这就是被那两名刺客给伤的,看到贵妃娘娘手臂上有一道小刀疤,皇上马上就心痛了起来。

    皇上想不通这两年怎么会有那么多刺客山贼,清朝在壮大的同时,人员也会更难管控,自己得再出一些政策去管理才行。

    十五阿哥永琰回到宫,第二天晚上有空的时候去景仁宫看喜睿,也看看自己的女儿永珍,走进景仁宫,宫女小琉璃向十五阿哥请安,然后跟着永琰一起进屋,喜睿看到永琰进来,马上就抱永珍起来说来,看看是谁来看我们的小可爱。

    永琰接过喜睿抱过来的永珍,抱着永珍,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蛋,那种当爹爹的喜悦都一一挂在了脸上。

    两个已经成亲的人婚后的生活,更多的是聊自己最近遇到的事,不会像恋爱那时只聊一些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

    永琰跟喜睿聊到这次去湖北剿匪的事很顺利,上山抓白莲教,一个大院子几十个人都抓住,没有跑掉一个人,抓到那个白莲教头目刘之协,应该能让白莲教消停一段时间,如果不抓他们,他们不知道要闹到什么程度。

    喜睿说白莲教那么大的组织,聚集那么多人在一起,应该不只是聚众闹事那么简单,可能他们还有更大的计划让我们为难。

    永琰感叹了一口气说现在的世道没有以前那么好了,除了白莲教闹事,还有一些山贼,这次和皇上回京的时候,就遇到一群没有来历的山贼。

    喜睿一脸疑惑问山贼,这年道连山贼都出来作乱,以后出门就更没有安全感了,然后问永琰这些山贼是为何而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永琰也想不通,这些黑衣人为什么会盯上自己,而不是别人,在交手的时候,这些山贼也没有说出什么条件,而是上来就要取人命。

    喜睿问永琰这些山贼是不是来寻仇的,上次自己怀永珍的时候,也遇到一个黑衣人,他们会不会是一伙的?

    永琰现在也找不出任何证据能证明他们是一伙的,只能说不好说,得找到那些黑衣人问清楚再做下一步判断。

    恭拉慈一行人带着受伤兄弟回到天地会,在一间大堂屋里,恭拉慈被罚跪在地上,面对头顶上面牌匾写着四个大字“反清复明”悔过思过。

    一个清瘦中年人走出来,名叫林田文是天地会第二大掌权的人,别人尊称他为二舵主,他掌管天地会大大小小要职,以及策划帮会里面的人去做一些反清复明的事。

    林田文对恭拉慈训斥,说她不听指挥,带弟兄擅自行动,导致行动失败错失良机,不仅不能反清复明,还白白让几个兄弟受重伤,让恭拉慈念天地会词句“有情有义桥下过,无情无义刀下忙”并记住这次错误。

    林田文对恭拉慈说要不是为师替你向总舵主求情,你这次就被逐出天地会了,还好总舵主宅心仁厚念你是初犯,事情不严重,罚你十五日不准出门。

    恭小如想替恭拉慈求情,但又不敢太直接,因为自己也跟着恭拉慈去胡闹,参与此次行动,只能礼貌的替恭拉慈说几句好话。

    林田文一脸生气对恭小如说,你给我看好她,要是敢放她出门,我就连你一块并罚,说完训斥的话后就带着天地会几名弟兄离开了大堂。

    恭拉慈被罚的很无奈,自己本想替天地会立功,那知道会出错,立功不成还差点被逐出会,只能一脸委屈接受这次处罚。

    恭小如作为妹妹也想和姐姐一起受罚,可是自己却被师傅要求作为看管人,看管她受罚,良心过不去就只能安慰姐姐几句好话。

    恭拉慈和恭小如在十岁那年,家族遭遇变故,家族遭遇清朝官兵压榨,财产都被清朝官兵以不正当理由抢走,父母不堪欺压自杀而忙,留下两个不是同生父母的姐妹,正当两姐妹走投无路,两人落魄在街上乞讨,被路过的天地会二舵主林田文发现并好心收留,带两姐妹加入天地会组织,并把她们养大成人,教会她们武功,长大后一直在为天地会做事,天地会平时以经商做生意为由是为了躲开清兵的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