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开国全传 » 东汉开国全传(49)

东汉开国全传(49)

    《汉书—诸侯王表》中,皇室成员中有爵位的人还有记录。但是到汉武帝时,他一下撤销了二百多人的爵位,这些人的后代虽然也是皇室成员,但都变成了老百姓,《汉书》就不再记录了。

    可见,史书有记录的皇族成员是很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没被记录下来。因此,刘植是不是皇室成员确实不好说。

    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演义》的刘备先生,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我查到《汉书》中确切的记载是: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子、孙。

    刘胜是汉武帝的亲哥哥,刘备是东汉末年的人,和刘胜相差不到三百年。

    谁都能想像出来——刘胜的一百多个子孙,繁衍三百年后会有多少人!哪本书能记下这么多后代?

    所以刘备先生的出身,很大可能就是一本糊涂账。说是刘胜的后代,也不知是从哪本家谱来的。

    话说远了,不讨论刘植是谁了,反正他接到任务后马上去了真定,对刘扬进行了一番劝说。

    刘植到底说了什么没人知道,结果刘扬回心转意,放弃了王郎,转而归顺刘秀。确切的说,他现在归顺的是更始政权。

    本来也是这个道理——你一个汉室宗亲,投靠一个算命先生,还姓王,这不明摆着给祖宗丢人吗?

    现在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般来说这种政治势力的合作,决不是只凭一句:“哥俩好,咱们都是一家人”就能搞定的,这需要实力的对等。

    实力差一点儿没关系,但差太多就不好说了——人家有十几万人,你这边才几万人。想让人家归顺你?凭什么?那必须要来点实惠的。

    于是,为表达诚意、巩固双方的关系,刘秀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迎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想想也确实没办法——和刘杨相比,刘秀要钱没有,兵马也比不过人家,只能“献出”自己了。

    就凭这点,绝不能说刘秀是见异思迁。他在这个位置,就是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那时候政治联姻是常见的事。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春天,刘秀来到了真定县,在漆里郭圣通的家中,两人正式结婚。

    漆里可不是在油漆里面结婚,前面已经说过:“里”是汉朝的行政单位,“漆”是这个里的名称。

    关于刘秀这次婚姻,咱们到将来废立皇后的时候一起说。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这位郭圣通的背景:

    郭圣通是冀州真定国藁城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她是刘扬的亲外甥女。

    老郭家也是当地的大户,郭圣通的父亲叫郭昌,为人慷慨、仁义,年轻时就很受周围人尊重。郭昌后来当了郡里的功曹,负责官员的选拔和推荐,是个很关键的岗位。

    后来,郭昌迎娶了郭圣通的母亲。他的妻子是位郡主,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刘普是汉景帝第六代孙,“真定王”是他的封号,“恭”是他死后的谥号。

    刘普死后,他儿子刘扬继承了真定王。

    郭圣通的母亲叫什么,不知道。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这位母亲没有留下名字。她嫁给郭昌后,正史中只称呼他为“郭主”。那个年代,很多女性就算有身份,史书也很少能记录她们的名字。

    刘秀这次婚姻,没有依依杨柳、没有霏霏雨雪,更没有朝朝暮暮的思念,就是一桩实实在在的政治婚姻。

    史书记载“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既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乃与扬及诸将置酒郭氏漆里舍,扬击筑为欢,因得进兵拔邯郸,从平河北”。

    意思就是:刘秀娶郭圣通,目的就是想和刘扬结交。结婚当天,刘秀在真定县漆里郭圣通家里,和刘扬还有他手下的将军喝酒庆祝。刘扬喝得很嗨,他一边喝一边敲一种叫“筑”的乐器,搞得是非常热闹。

    就这样,刘秀完成了真定国的第一件大事。同时,第二件大事也顺理成章地完成——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刘秀不但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还得到刘扬的全力支持。

    自此,刘秀和河北势力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自己势力也进一步壮大。新婚的他没时间度蜜月,就又踏上讨伐王郎的战场。

    (六)继续南下

    得到刘扬的支持后,刘秀大军先后拿下了元氏县(今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房子县(石家庄市高邑县),随后从真定国进入南面的赵国。

    前面说过,赵国的治所就是邯郸。现在离王郎的老巢越来越近,战斗也越来越激烈。

    大军首先攻下赵国的鄗(hào)县(今河北邢台市柏乡县),这里遇到了一个小波折:刘秀等人进城后,有个叫苏公的大户想投靠王郎。就偷偷打开城门,把王郎手下一个叫李恽(yùn)的将领和人马放进城,想把鄗县再夺回来。

    当时,刘秀正住在传舍里,丝毫没察觉危险的到来。幸好耿纯得知了这个消息,及时带领人马制止了敌人,并杀掉了李恽——这等于耿纯救了刘秀一命,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随后,大军继续向南边的柏人县(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西南)进发,大家看看现在的地图,隆尧县离邯郸已经很近了。

    此时,走在大军最前面的是朱浮和邓禹。这俩都是文人出身,搞行政管理还可以,领兵打仗却差点儿劲。真想不明白,他们俩怎么就敢走在最前面。

    离邯郸越近,王郎的部队就越多。这时,正好有一支敌军驻扎在柏人县,领队的将军叫李育。

    前面提过,拥立王郎当皇帝的人中,除刘林之外,一个叫张参,另一个就是这个李育。王郎当皇帝后,封李育为大司马。

    由于邓禹、朱浮缺乏作战经验,没能及时发现敌人。而李育却提前发现了汉军,并率先发起进攻。

    两个读书人当场被打得措手不及,部队瞬间溃败,扔下辎重车辆就往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