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牲 » 第二十三章 《易经》

第二十三章 《易经》

    陈曦开始阅读鼎灵为他准备的修炼内容,不出所料,其名为《易经》。

    陈曦本身对易经就有所了解。《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就说过人们对其“日用而不知”,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阴阳家、纵横家,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易经》中“易”的含义有三个,即“变易”“简易”“不易”。

    所谓“变易”,是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复杂而深奥。

    所谓“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也可以通过智慧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所谓“不易”,是指在万物皆变的宇宙间,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宇宙中存在的永远不会发生变化、不会消亡的事物,也就是能衍变出万象之物的道,它是是世间的真理,是自然的法则,永恒不变。

    因而“不易”“简易”“变易”也象征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又或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按照《天坟》的记载,伏羲最初的证道设想,是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规律都归结为“一”,也就是“不易”的“大道”!但他并不能直接完成这一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将“变易”的万事万物归结为“简易”的“二元”表示。而这个作为过渡的“二元”即为两仪——阴阳,用阳爻和阴爻来标记。

    也就是化“变易”为“简易”,进而探索“不易”甚至“无易”。

    具体的做法,是先将大量的事物整理起来,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特点将它们分为阴阳两组。之后选择其中一组,再次根据事物的特点分为阴阳两组。而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每组之中只有一个事物。

    以八卦为例。八卦一共八个卦象,每个卦象又由三爻组成。以下爻分组,下爻均为阳爻的为乾、兑、离、震四卦。随后再以中爻分组,中爻为阳爻的为乾、兑两卦。再分组,上爻为阳爻的就只剩下乾卦了。而乾卦就是三个阳爻组成的。

    分组?二元?这是二进制的思想吧?我记得好像有听说过,《易经》的思想是二进制的灵感来源。陈曦想了想,又继续读了下去。

    后来,伏羲将整理到的事物都成功地归纳为以阳爻和阴爻这“二元”来记录的符号,基本完成了“归二”的工作。但接下来如何“归一”,他却一直未能成功。

    因此在伏羲多次“归一”未果的情况下,他为了验证他的易道,开始反向用阳爻和阴爻逆向演化万物。

    就像是把所有物质都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然后再反过来用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万物?陈曦自言自语,试图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来理解。

    不对,虽然大体意思上可以这么理解,但原子核还可以分解为质子、中子、夸克之类的粒子,电子却好像不能再分了。而且万事万物可不仅仅只是万物,除了物质。还有能量、时空等等。我还是把“易”想得太简单了,不过我这个举例应该没问题。陈曦摇了摇头。

    回到刚才说的,伏羲用“二元”来合成万物、推演万物的变化规律,本意是验证自己的易道,但在推演的过程中,他却意外获得了影响“命运”的能力!

    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天道。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易经》中的这句话是说如果天道之数为五十,那么鸿钧能用的就是这其中的四十九。

    在玉京山紫霄宫传道之后,道祖鸿钧就以己身合道了。鸿钧合道,合的就是这四十九天道。自此,鸿钧基本隐世不出,四十九天道也彻底稳定。

    命运命运,一为命一为运。命是定数,运是变数。

    这四十九天道就是定数的“命”。而剩下的那个“一”的天道则是变数“运”,是鸿钧掌握之外的力量。

    “命”是固定的,举个例子来说,就像真空中的光速,就像特定条件下的绝对零度,只要确定了条件,那么结果就是肯定的、已知的。

    那什么是“运”呢?它就像是电子云,就像是布朗运动,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

    命运合一,就是完整的天道。

    什么是“天道”?天道就是天地中的大道。

    混沌之中大道无穷,但天地之间的大道却是有限的。天地之间的大道被命名为天地之道,也就是常说的天道。

    什么是“大道”?道就是路。大道就是道理、法则,是混沌中所有事物变化时都需要遵循的路和规则。

    易道即为命运变化之道,是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变化之道!

    利用易道,伏羲不仅能识天命,更能识天运,进而甚至影响命运!

    这就是天皇伏羲氏么?陈曦再次看向不远处背对自己负手而立的鼎灵,心中不禁对这位天皇陛下肃然起敬。

    参悟了易之后,伏羲并没有敝扫自珍,而是将其传授出去了。像夏传的《连山易》、商传的《归藏易》、周传的《周易》,都是后人根据伏羲的传授编写的。然而,除了伏羲,其他的“易”的传人都只是片面的获得了“识运”的能力,而没有影响命运的能力。看来,这确实是连天道都禁忌的能力!

    其中后来传世的《周易》,是周文王为了降低学习易学的难度而编写的,不仅是把先天八卦简化为后天八卦,更是推导出了六十四卦,这就使得入门的难度变得很低了。但是,却离“归一”的目标更远了。

    之后,陈曦又简单浏览了一些其他的内容,而后便将重点放在了接下来要做的修炼之上。

    从起始的神修功法《大哉乾元曲》、精修功法《至哉坤元功》到攻伐之术《洊雷·震》、身法《随风·巽》以及之前提到过的侦查法术《风行地上·观》、防御法术《兼山·艮》。

    陈曦这才发现:原来《易经》的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部顶级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