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 第233章,榜书大字,一鸣惊人

第233章,榜书大字,一鸣惊人

    “你刚才拒绝,是对的。”汪真听到了姜哲和老马的对话,等老马离开,走过来对姜哲说道。

    姜哲说:“我不想做职业的书法家。”

    汪真笑了:“我不写书法,但是听过历史课,以前,哪有职业书法家?”

    两人相视一笑,走到相对僻静的地方。

    汪真继续说道:“你以画画为主要方向,在卖画和荣誉等方面已经不比他们低。这些人想说收你为徒,纯属占你的便宜。”

    “刚才那几位,包括咱们滨海有名的几位书法家,作品能卖到什么价?”姜哲不了解书法市场的行情,有些好奇。

    汪真说道:“咱们滨海最好的几位。普通作品8000到一两万不等,好作品可能更高一些,但有时候需要有人托价。我就找人做过这种事。”

    姜哲觉得诧异:“这个价格,好像也不高。”

    “他们不是启功那个级别的名家。”汪真向远处看了一眼,说道:“来了几个朋友,我去打招呼。我听说,等一会儿会有上级部门的负责人要来,你先别急着走。”

    “同意。”会长说道:“把书法好的会员,安排在显眼的位置。”

    “上午,领导来协会看望大家,到时候,咱们继续创作。如果需要座谈,或者简短的谈话,大家注意几个事情……”齐副会长点出几个谈话方向。

    通过口口相传,姜哲的名字再次被协会几个高层注意到。

    汪真去找朋友联络感情,姜哲寻了一处清净的地方,打开系统。

    系统没有新提示,无法判断是否已经完成要做的事。

    部分会员被请回原本的位置,也有几人被请到新摆好的书写位置。

    等齐副会长说完,协会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布置笔会现场。

    “各位书友,画友。”齐副会长站到主席台上,召集众人。原本聚堆聊天的众人,很快安静下来。

    “这字写的漂亮。”

    姜哲说道:“明白。”

    会员们陆续看出门道。汪真走回来,对姜哲说道:“个头大,外边光鲜的水果,都摆到了前排。”

    “太年轻了,稳妥吗?”

    一间小会议室内,几个高层正在开会。

    几人纷纷说出书法好的人选,有人提到姜哲。

    “他?”

    大家心里明白,做事的时候,可能会有人不够的事情,露脸的时候,怎么可能人不够?

    “以前没听说他会书法!”有几位会员正在端详姜哲的作品。

    会长犹豫片刻,说道:“先去安排,如果人员不够,再安排他。”

    “笔会场地有点乱,在领导来之前,建议把桌椅人员位置重新调整,确定行进路线。”齐副会长说道。

    “当然不稳妥,你忘了在临海宾馆闹出了多大的事情?万一出问题怎么办?”几个参会的人纷纷反对。

    姜哲觉得这个形容很准确。

    他看到很多人开始主动找位置,就不想去凑热闹。

    可是,他想休息,别人却不让。

    一位理事想走过来:“姜老师,刚才大家看到您的作品,评价非常好。”

    “我是业余选手,不能和专业选手比较。”姜哲谦虚道。

    “您太客气了。”理事见姜哲不接茬,就主动说起来意:“姜老师,跟您商量件事,会场里的作品有些少,种类有点单一。

    我们想请您和一些老师,抓紧时间再写一批尺幅大,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您看可以吗?”

    姜哲问道:“现在?已经没有位置了。”

    “放心,我们马上给您安排。”

    姜哲考虑到系统任务,点头同意。

    工作人员很快抬来新的桌子,布置在角落里。

    准备工具的时间,姜哲已经弄明白协会的意思。

    自己和一批人,负责写几幅大字。另有一批人负责站在显眼的位置上,表演创作,还有人充当背景。

    等领导们来的时候,就会看到丰富多样的作品,和擅长表演的会员们,以及热烈的气氛。

    “内容方面,有要求吗?”姜哲站在桌前,向理事询问。

    “字大一点,带有吉祥寓意的内容。”理事一连说了几个成语和句子。

    “好。我试一试。”姜哲略做思考,用清水泡开一支羊毫斗笔,找来四尺整张和对开个四尺整张的半生宣纸,裁剪至合适尺寸,然后给纸张叠格。

    他打算横用纸张,写四字成语,要在纸上叠出四个字的位置,留出落款空当。

    姜哲先把四尺对开的纸张,在毛毡上抚平,用镇纸压住左右两端,然后,往墨盘里倒入油烟墨汁。

    油烟墨汁更黑更亮,适合用来书写大字。

    等一切准备就绪,他拿起笔,蘸墨,开始书写。

    有了之前的作品,他不再是无名之辈,等待表演的人和等待空位的人,看到他开始书写,围过来看热闹。

    众人看到,姜哲不徐不疾的依次写下四个行楷字——气象万千。

    这四个字依旧有明显的董其昌书风,欣赏这种字体的人们,频频点头。

    姜哲选择这四个字,是因为董其昌写过,但是,放大字形,需要对笔画结构做出调整。

    这幅作品算是尝试。

    他把刚才书写的过程回顾一遍,铺开四尺整的纸,写下第一个字——虚。

    围观的人看到,这个字与刚才的行楷字有不同,有颜体的韵味,略有行书笔意。

    姜哲依次写下虚怀若谷四个大字,后退审视作品。

    这幅字的尺寸大,字形必然要做改变。现在的字形比之前的作品,少了一份潇洒,多了一丝凝重。

    姜哲书写过程中,围观的众人,有的小声交流,有的以手指代笔,模拟这四个字的写法。很多人暗自模拟,自己书写这四个字的效果,得出结论后,看向姜哲的眼神,多了一点特殊的意味。

    姜哲已经展示出,驾驭不同风格不同尺寸作品的能力,水平明显超过在场的大多数书法家。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的跑过来,通知众人立刻准备。

    众人不再观摩交流,立刻回到各自的位置。

    顾倩帮姜哲把两幅作品挂起来。

    姜哲的书写位置,还有其他人排队。他让出位置,在展示区周围,找地方坐下休息,观摩周围的作品。

    不久,入口传来说话的声音,十几个人簇拥着三个人,走进礼堂。

    所有准备表演的会员们,已经开始挥毫泼墨。

    会长等人,热情的为几个重要客人讲解。

    一行人在他的引导下,按照预定路线观摩,偶尔停下,与某位会员进行简短的谈话。

    姜哲知道,按照的行进路线,不可能经过自己的位置,所以非常悠闲的坐着,观察这些人的动作神态以及一些特征。

    与领导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他能够清楚的分辨出,地位最高的是一位男子。此人穿深色呢绒大衣,眼睛明亮,额头皱纹很深,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走路时,略有驼背。

    就在姜哲观察一行人的时候,作为焦点的男子,缓缓停下脚步,周围的人跟着停步。

    男子指着一幅作品,问道:“那幅作品,是哪位书法家创作的?”

    姜哲看到这一幕,但他所在位置,无法准确判断男子所指是不是自己的作品。

    会长立刻看向男子所指作品,笑着问道:“主任,虚怀若谷这幅作品,是我们协会的年轻会员——姜哲写的。”

    男子看着作品,说道:“写的好。”

    旁边的秘书对他说了两句。男子对会长说道:“我对他的作品有印象,给我介绍一下。”

    “哦,好的。”会长转头,看到坐着休息的姜哲,这时候不能大声吆喝,只能招手。一位理事跑过去,把姜哲拉过来。“姜哲,曲主任刚才问起你。”他小声介绍并叮嘱。

    等姜哲走过来,曲主任已经听了会长介绍,笑着和姜哲握手:“姜哲,你好。”

    “曲主任。您好。”姜哲礼貌的问好。

    曲主任说道:“我看过你的画,没想到你的书法也好。年轻有为。”

    “您多提宝贵意见。”

    “要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简单两句话之后,曲主任一行人继续向前走。

    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话,但是,姜哲回到原来的位置,就听到系统提示音。

    他想着快点结束,查看详细提示。

    曲主任看完众人的创作和作品,简短的做了讲话。大意是,他受上级委托,来看望大家,勉励大家努力创作。

    讲话结束,一行人离开,会长带着很多人相送。

    汪真走到姜哲身边,笑着说道:“你运气真好。我都有点眼红了。”

    姜哲问道:“什么意思?”

    汪真反问:“你知道,曲主任是什么人吗?”

    姜哲摇头。

    汪真小声说道:“本市的高层。你第一次出来展示书法作品,就被很多人记住,绝对算是一鸣惊人。”

    姜哲听到这个成语,心情愉悦:“借您吉言。”

    不久,一位理事回来宣布,活动结束,有事的人,可以离开。

    姜哲想到自己写的三幅字,就询问理事,作品怎么处理?

    理事解释,作品由协会保存。如果本市的几个机构需要作品装饰办公地点,会来协会挑选。

    虽然相当于白送,但想到作品没有盖印,还用来完成系统要求,获得名气,也不算太亏。

    活动结束,姜哲和几位认识会员打过招呼,准备离开。可是,一些刚刚认识的会员,热情的邀请他参加一些即将举办的书法活动。

    姜哲被这些邀请弄的心烦,但还是保持礼貌,找理由婉拒。

    乘车回家途中,他打开系统,看到系统评价,他在笔会活动中,已经达到一鸣惊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