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 第232章,书法显示,有董其昌的神韵

第232章,书法显示,有董其昌的神韵

    “宋老师,您先写!”

    “林老,您别客气。”几人你推我让,个个谦虚谨慎。

    姜哲站在一旁,看看这几人,再看看其他的地方,已经有人开始写。于是,不想再等。“几位老师,我先写?我写的快。”

    这话让几人愣了一下,怎么还有人这么直爽?

    有人以为他开玩笑,就说道:“可以,可以。让年轻朋友先写。”

    其中有一位见过姜哲,笑着问道:“姜哲,你怎么不画画,跑到书法组来了?”

    姜哲走到桌边,一边挑选毛笔,一边说道:“没时间画水彩和油画,就写一幅字应付一下。算是为大家抛砖引玉。”

    “太谦虚了。”

    “我们以前看过你的画,今天又能看到你的书法,算是开眼了。”有两位原本在谦让的人,看到姜哲真的准备写字,觉得这年轻人未免太不懂得谦让。

    姜哲仿佛没听出他们的意思,只客气两句,就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这五个字,真的很像董其昌的字。

    姜哲看准位置,果断落笔,一撇一捺,一个行楷的人字,出现在纸张的右上角。

    他选出一支羊毫加料条幅笔。因为协会准备的都是新笔,所以,他把毛笔放在笔洗中,用清水润开笔锋,又打开一瓶松烟墨汁,把墨汁倒入墨盘子。

    他准备工具的时候,周围有部分人已经在暗暗嘲笑。

    周围的人看到姜哲准备开始书写,逐渐安静下来,注意观看。

    他写到落字最后一笔时,笔尖墨已经接近枯竭,用笔尖略略停顿,然后慢慢收起,提按使转的精妙,在五个字中都有体现。

    周围一些准备看笑话的人,看到姜哲写出的五个字,原本嬉笑的表情渐渐收起。

    也有人对姜哲第一个展示书法的行为,瞧不起。这些人嘴上称赞,但心里觉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等着看热闹。

    其中有四个字是行楷书,花字是行草书,五个字一气呵成,气韵流畅。

    姜哲参考董其昌作品的章法布局,但是,因为要书写正确内容,所以,第一句的章法略做调整。

    姜哲屏蔽所有外界干扰,把“人闲桂花落”五个字写完。

    考虑到笔会场合与气氛,他选择书写知名的诗歌——《鸟鸣涧》。董其昌有书写诗歌的真迹传世。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董其昌居然把“人闲桂花落”改成了“山中桂花发”,其余部分不变。

    接着,根据准备书写的内容,从不同宣纸中,挑出一张四尺对开的半生宣纸,裁剪到需要的尺寸。

    他们从姜哲书写的状态判断,不是早有准备,更像临时起意,再考虑他的年龄,这就很吓人了。

    有人觉得,姜哲擅长油画书写已经很不容易,在这个年纪,不可能精通很多艺术。

    虽然他们的水平,擅长的书体不同,但都看过很多名家的作品。

    有了董其昌的书法技能,就要用最擅长的行楷书体进行展示。参加活动之前,他已经想好不同的内容,都是董其昌书写过的王维五言绝句。

    铺纸,固定,拿起条幅笔,轻轻挤干净毛笔的水份,然后用笔尖沾墨汁,在一张废纸上试了试墨汁浓度,觉得合适,就开始调整呼吸和情绪。

    姜哲接着写出夜静两个字,然后另起一列,开始写春山……直到“鸣”字。期间又蘸墨一次。

    如果姜哲作品的水平不行,该怎么评价?刻薄一点的人,已经琢磨怎么明褒暗贬低。

    他没有停顿,继续写下一个字。

    第三列,只写春涧中三个字。

    写到“中”字最后一笔,姜哲有意把竖画拉长,向下行笔的过程中偶尔有顿挫,在这一笔力量将尽时,缓缓收笔。

    这一笔,提按的力量恰到好处。

    姜哲审视作品的章法和笔墨,觉得满意,就在纸张左下角落款:临董其昌书,姜哲。

    “好!”

    “好,写的好!”

    “与董其昌的原作,有八九分像。”周围的人纷纷赞叹,其中有真心也有假意。但是,大多数看到作品的人,都对姜哲的书法水平暗暗佩服,对姜哲有了新的认识。

    姜哲自己评判,与原作相比,部分地方有改变,有发挥,但董其昌书法的神韵没有变。

    “你们过来看看。”

    “能学董其昌,学到这个程度,不容易。”

    有些人招呼自己的朋友,来观摩姜哲的作品。

    “姜哲,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的?”

    “你的书法老师是谁?”几个有心人询问。

    姜哲说道:“让老师们见笑了。没拜师,自学了两年。”

    “不用谦虚,学的好。”

    “很多人学董其昌,只是学的形似。”

    “姜哲,怎么不盖印。”协会的一位理事看到姜哲的作品,开口提醒。

    姜哲不想卖字,也不想白送,就说道“今天走的急,忘带印章了。”

    越来越多的人过来观赏评论作品。姜哲觉得差不多,就开始腾出位置:“各位老师,我写完了。”

    此时,已经有会员开始把自己的作品挂到墙壁上。

    墙壁上有丝线,可以用夹子固定悬挂作品。

    顾倩看到姜哲写完作品,过来帮忙悬挂作品。

    姜哲说了一声谢谢,然后说道:“这算完成任务了?”

    顾倩小声说道:“等一会,有领导过来。”

    姜哲点头。他后退几步,审视自己的作品。

    “写的好,没想到,你写字也这么棒。”

    姜哲回头,看到是汪真来到自己身后。

    “什么时候来的?”

    汪真说道:“每次有这样的活动,我们都争取参加。”

    她小声说道:“我的画廊也有书法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我觉得,你的水平比他们好,可以卖字。”

    姜哲摇头:“没想过卖字。”

    此时,老马引着几位老书法家过来,给姜哲介绍。

    这几位都是协会书法组的老资格。

    “这幅字,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

    “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用墨也讲究,枯湿浓淡变化自然。”几位书法家给对姜哲的作品给予很好的评价。

    姜哲对几位书法家的指点,表示感谢。

    墙壁上悬挂的作品越来越多。很多书画家相互评论,也请这些老资格的书画家过去指点。

    姜哲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老马又悄悄的回来,小声告诉姜哲,有人让他代为询问,姜哲愿不愿意拜师学习书法。

    姜哲一时没反应过来。

    老马提醒,国内的书画行业,也有师承方面的讲究,有一位人脉广的老师,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姜哲听明白了,但是,自己需要这个吗?有系统的帮助,不需要这种提携。在自己显示书法技能之前,可没人问自己愿不愿意拜师。

    他委婉的表示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