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山,那事,那些人 » 第三章 家庭变故(2)

第三章 家庭变故(2)

    黄龙朝心急如焚,多次找公路建设指挥部交涉,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找不到人,你要是着急就自己组织人马搬迁,指挥部补贴500斤粮票和50斤肉票。

    黄龙朝也顾不上那么多,就自己求生产大队和生产小组的亲朋好友帮忙,把木房拆下来,一根木头、一块木板的往三里路远的新屋场搬。那时候公路还不通,有的木头太大太重,还得两个人甚至更多人抬。可想而知,工程非常巨大。

    搬到新址后,还得继续请人帮忙,把架构搭起来,把屋顶盖好,把木板安装好。前前后后,劳动量非常大,可以说这次搬家是劳命伤财的事。

    折腾了大半个月,才把房子搬好,家里一分钱、一粒米都没剩下,还借了生产队的钱和粮食。

    黄龙朝到公路建设指挥部要求他们兑现承诺,谁知换了领导,说不清楚这事,左踢皮球右扯淡,一分钱补贴都没拿到,家境从此一贫如洗。

    这口气窝在心里,黄龙朝大病一场。因为劳累过度,痔疮犯了,每一次上茅厕都要放血,足足有一茶杯那么多,一蹲就得半小时才能出来。

    夫妻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王梅香埋怨他自己请人搬家,害得家里什么都没了,还欠人钱、欠人情。两口子吵架,黄龙朝有时候急了,就会操起柴禾或竹枝打妻子,王梅香矮小瘦弱,哪里是对手,再说善良懦弱,也不好斗,经常是委屈难当,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有苦无人诉说。

    好在林秀经常来窜门,看到这种情况,就毫不客气地呵斥黄龙朝,护着王梅香。虽然王梅香有所耳闻他们两人的事,但心里感激有人帮自己说话,两人倒是建立起了友谊,成了好姐妹。

    王梅香的娘家离得比较远,父母早已过世,哥哥嫂嫂也年纪大了,自己从小是别人家的童养媳,跟他们的感情也没多深。被迫离婚回到娘家的那几年,她也没感受到多少亲情,好不容易出来了,从来没想过还要回去度过后半生。虽然丈夫有时候脾气来了,会拿东西打她,但并不是下狠手的那种,吓唬的成分大一些。再说,这个丈夫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多才多艺,家里虽然穷得叮咚响,好在经常能够从山上搞一些野兽回来改善伙食,日子还算过得去。

    至于丈夫和林秀的风流韵事,那都是之前的事,就算是现在仍然偷偷摸摸,她一个弱女子远嫁过来,也奈何不了他。眼不见心静,由他去罢。

    倒是林秀会来事,装作跟黄龙朝啥都没发生似的,大大方方地跟她交往,不是来用磨房,就是拿点新鲜蔬菜过来,让他们尝尝鲜。

    从村里搬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她倒是成了常客,也带来了一些热闹。有时候,做酒曲、酿酒、烤烧酒什么的,两个人就一起搭伙。现在的看官,或许以为山里人心眼大,包容心强,其实那个时代条件限制,生活所迫,由不得自己个性张扬,只有向现实妥协吧。

    凭着黄龙朝的能干巧匠,新屋所在地——杨家岭的面貌焕然一新。他在屋前屋后,种下了许多果树,有清明梨、黄皮梨、李树、桃树、枣树、野樱桃等。在屋东面的沟里开垦出了几分地的菜园,屋后开垦荒地种了红薯、干禾、苞谷、高粱等粮食作物。

    冬天要储备粮食,他又建了粮仓,用来装稻谷、苞米、高粱之类;还挖了地窑,用来储藏红薯、芋头、磨芋、紫薯之类。

    从西边的水源山沟里挖了一眼泉水,用竹枧接到屋侧,随时可以取水用。有时候天旱,其他人家断水了,就来这里挑水用。后来,又修了一个猪圈、鸡舍,挖了一口鱼塘。整个下来,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农家院落。

    这或许是他自己比较得意的杰作了。辛苦大半辈子,这里应该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就指望儿子黄耀庭在这个基础上,将来好好娶媳妇过日子,延续祖宗传下来的香火。

    很快,黄耀庭上小学了,生产大队的礼堂,改成了课堂。

    学校地点叫朝阳庵,离家三四里地,去的时候几乎是下坡,回来的时候全是上坡。黄耀庭每天早上会跟着村里来的黄能顺等小伙伴一起去学校,放学后一起回家。

    中午就在学校吃自己带来的饭团,用荷叶或旧报纸或是火纸(当地人造的竹浆纸)包着。天气冷的时候,学校老师会提供锅灶热一下,但他们必须帮老师捡一些柴禾回来。

    任湘衡在学校当老师,少不了会经常照顾一下这个“弟弟”,偶尔还会叫他一块吃个热饭,而且是伙食好的时候。

    每次吃到任湘衡的饭菜,黄耀庭回家后都会跟父母说一下,这会让黄龙朝夫妻心里多多少少有些许慰藉,毕竟也照顾了他那么长时间。

    山里的小孩虽然没有像城里的孩子有那么多玩具,但他们总是找得到自己玩乐的方式。上学的时候,黄耀庭经常会玩着父亲做的一副铁环,一路推着玩,铁环在前面滚,他在后面追,追着追着就到了学校,三四里山路一点都不觉得远。

    回来的时候显然困难多了。一个原因是肚子饿得前腹贴后背咕咕直叫,身体乏力,无精打采;另一个原因是几乎全是上坡路,也没力气滚铁环了,垂着头拼尽全力往回赶,路陡的地方佝偻前行,脑袋都几乎触到地面。

    如果赶上路边有吃的,比如春天的茶苞、茶片、映山红,还有那种嚼起来酸酸的说不上名字的植物;夏天有野草莓、杨梅、李子、毛桃子;秋天有野葡萄、羊奶子、狗卵子、荔枝(其实是鸡素果)、猕猴桃、山枣、各种毛栗子等。孩子们看到这些,瞬间就像充了电似的,采摘这些野果来充饥。有时候,没等野果成熟,青青地就迫不及待地摘来吃,咬一口感觉全身都酸麻了,那酸爽劲难以言表。

    那时候,物质匮乏,营养不良,山里孩子几乎没有胖的,全是精瘦精瘦的个子。

    有一天,学校通知大家回去告诉家长,说是第二天晚上,县文工团要来学校演出样板戏京剧《红灯记》,这可给孩子们乐坏了。

    这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有机会看戏。

    那天晚上,几乎村里所有能走动的,不能走能背来的人都来观看。学校本身就是召开大会的礼堂,有现成的舞台。那时候没有电,有几盏气化的煤油灯,把礼堂照得通亮。

    山里人第一次看县文工团的演出,十分投入,喝彩声也是经常响起。演员们也非常专业,整个氛围非常好。

    看到快结尾的时候,黄耀庭尿急,就到舞台后面的地方上厕所,外面没有室内那么亮堂,他正借着月色走到厕所边,突然窜出来几个“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冲他走过来(实际上要上场演出),把他吓得差点魂飞魄散,脑袋瞬间一片空白,感觉自己被吓傻了。

    之所以,他被吓得这么严重,主要是连环画上的日本鬼子太凶残了,杀人不眨眼,不是用枪打就是用刺刀捅。那种残忍的画面植入脑海,成了一种潜在的恐惧。这一冷不丁地遇到几个凶神恶煞的日本鬼子,整个人都被吓得不行了,腿软无力,差点就地瘫倒。

    几个演员走了之后,他才回过神来,厕所也顾不上了,找到父母身边,要父亲把他扛在肩膀上看戏。

    戏散了,回去的路上,黄耀庭不愿意走路,要父亲仍然扛着他。他的脑海里一直出现遇到日本鬼子的情景,还有任湘衡讲的《画皮》里的女鬼披头散发掏王生心脏的恐怖画面,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怕鬼、怕日本鬼子的恐惧感。

    这个恐惧心理,经常在他的梦里出现,梦里不是被日本鬼子追杀,就是被青面獠牙的女鬼张牙舞爪撕扯。

    一段时间,黄耀庭神志恍惚,生病了。父母到处求医问药,无奈大队除了一个赤脚医生,没有其他办法。

    有人告诉他到盘家洞一个老中医家里去看看。老中医把脉后说是惊吓过度伤到了肾脏,带回来一些中草药煲鸡汤喝了几天,黄耀庭的身体很快好起来了,又变得生龙活虎,每天跟小伙伴们一起读书,一起打闹,无忧无虑地欢度着童年。

    搬到新屋后的黄耀庭,似乎不太习惯放学回家后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状态。

    父母做农,基本上比较晚才回家。他回家时,父母还没回来,冷冷清清的一个人,加上家里条件因为搬家而贫困,吃的比较差。所以,放学后经常跟着黄能顺等人一路打着、闹着,经过屋下面也不回,宁愿多走三里路到村里去。

    黄龙朝搬走的是新屋,老屋留给了小时候过继到盘家洞的弟弟黄富朝。那时候,黄富朝当兵从“三线”复员后,想离开继父家,提出了回村的要求。

    这个要求能否满足,生产队主要看黄龙朝的态度,他是否同意,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他如果回来,需要住房。生产队是不可能安排房屋的。

    黄龙朝没考虑太多利益层面的关系,只想着这是亲胞弟,愿意回来当然就无条件答应。

    黄富朝一个人住在老屋,条件自然要比黄龙朝要好很多。侄子黄耀庭的到来,他视为己出,一方面是感激哥哥接收他回来,二是自己没结婚,确实喜欢这个活泼调皮的孩子。

    所以,只要黄耀庭来,他就把家里有的、好吃的做好改善侄子的伙食,哪怕家里确实没什么肉类了,也会从邻居家借点腊肉或鸡蛋,这也成了黄耀庭隔三差五来蹭饭吃的理由。有时候到了晚上,黄龙朝会打着篙把火来接他回去。这得看黄耀庭意愿,如果他不愿意回去,就由着他过夜。

    这种情况次数多了,有时候黄耀庭没回家,黄龙朝也不来找了。除非王梅香心里不安心,催促他,才来找。

    黄耀庭如果愿意跟着父亲回去,就耍赖,不走路,要父亲背着或是扛着回家。小时候,大凡晚上出动,都是父亲背的概率大。村里的人都觉得,黄龙朝过于宠爱孩子,将来会不会宠坏了黄耀庭。

    黄耀庭大一点的时候,心里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总是跟村里的孩子有点不一样。有时候在叔叔吃完晚饭后玩到八九点钟,村里人基本要上床睡觉了,他突然就说要回家,还不让黄富朝送,一个人摸黑走三里多夜路,黑灯瞎火的,似乎是要锻炼自己的胆量。

    回家的路上,不用说路灯,有时连月光都没有。如果遇上大雾天气,真的是凭着眼前灰蒙蒙的路面来确实没有走到路坡下。偶尔会碰到迎面走来的人,双方都会吓出一身冷汗,直到从形体和面孔看清了是谁,心里才安宁一点。这种事干多了,黄耀庭的胆子慢慢地就大了起来。

    偏僻的山区,不用说晚上,就是大白天也是极少有陌生人出现的。相对而言比较安全。怕的倒是热天容易出没的动物,比如蛇、野兽之类。

    黄耀庭大晚上一个人回家,突然敲门,会把已经休息的父母惊一跳。开门看见是他,就责怪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母亲少不了会骂他几句。

    但这对于他来说,无济于事,父母根本管束不了他,他从小就养成了我行我素的风格。

    有时候,黄耀庭哪里都不去,大晚上的也不睡觉,父母歇息了,他一个人搬一张长板凳,躺在屋坪里枕着双手翘着二郎腿,静静地看着满天的星星发呆。

    他在想,古代的人也住在山里吗,他们是怎样知道地球是圆的,怎样知道时间的,又是怎样知道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割?天上真的有玉皇大帝,有七仙女吗?小脑袋里尽是一些奇思怪想,有时候睡着了,被露水打湿了才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