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战天下 » 第12章:报之以李

第12章:报之以李

    一封战报九重天,

    是喜是忧看笔头。

    一颗石子惊涟漪,

    各方诸侯皆欢喜。

    三万两?虽然眼下已是入秋季节,天气凉爽得很,但江楚沣几人身上的冷汗仍是一层层冒出来,这才省起眼前的这个大夫可不是旁人,要是一般的郎中,便是一顿棍棒打出去,也不会有人来喊冤,但眼前这人,却是碰不得,说不得。

    季峰得意地看着江楚沣僵在那里,想起先前这小子居然还准备掳了自己来,不由感到一阵阵的快意。“季春啊,我算错了么,怎么江将军好像不大愿意啊?”

    季春是季峰的一个远方侄子,虽不知家主是什么意思,但仍是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道:“大伯没有算错,一般来说,大伯出诊一次是百两银子,不算药费,像这样的大规模诊治,还得另外加钱。三万两,已经是很优惠了。”

    “嗯!”季峰满意地点点头,“江将军,如此,便请付账吧!既然这次是替军中儿郎们诊治,这药钱就算了。”

    江楚沣汗出如浆,端着酒碗便如同一尊泥菩萨般。

    “怎么江将军不打算付帐么?”季峰看着江楚沣,笑意晏晏。

    江楚沣找了一个寒颤,总算清醒了过来,看着季峰的模样,不由心里一阵发狠,去你娘,反正老子是要钱没有,要命有几百条,“季公的帐,下官怎敢赖账,只是,只是如今手头实在不便,要不,季公看我营中有什么如眼的,尽管拿去便是。”

    季峰哧的一声冷笑,“你这营中有什么值钱的能让我看得入眼?”

    江楚沣道:“那,那不知季公许不许我等欠帐?等我有了钱,便一定还给季公。”没钱,只得拖着了。心想季峰如不答应,得再想个什么法子搪塞,绞尽脑汁想着法子,不停了递眼色给手下三位大将,可这三位此时却是眼观鼻,鼻观心,纹丝不动。

    “如此?也罢!”季峰的回答却大出江楚沣意料之外,不由大喜过望,却听到季峰接着道:“这样大一笔款子,我不放个人在你营中收帐却是不大放心的,这样吧,季春,从今日起,你便呆在江将军这里,什么时候江将军还了银子,你便什么时候回去吧!”

    “啊!”江楚沣不由有些发昏,这是什么意思?

    季峰说完,便站了起来,袍袖一拂,道:“事既已了,你这里的东西我可吃不下,还是去逍遥阁吃酒来得好,走了。”当先便走出账去,季府一众人出了季春,轰然站了起来,随着季峰而去,只留下呆若木鸡地江楚沣苦苦思索季峰是啥意思呢,三万两就这样算了,还派了一个免费的医生在营里?想自己还这三万两,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这样说来,这季春可就要一直跟着自己了。哈,有赚头,这个季春既然是季峰的本家子弟,本事自然不小,只是这桩看起来大赚的生意怎么味就怪怪的呢?江楚沣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让江楚沣更想不到的是,他的命运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已是发生了重大改变,而这一切的源头自然是凉州军大帅萧金雄的一封奏折,而这种大改变的发生地却是在大汉京城洛阳

    洛阳姜府,姜氏一族当代族长镇国公姜国荣手里拿着一张邸报,正呵呵大笑,“好个萧金雄,明明是一场大败,却让他写成了陡遇强敌,力战不退,诸军奋勇杀敌,终保凉州不失的捷报了,哈哈哈!”

    在镇国公姜国荣的下首,坐着的却是姜氏一族在京城的二位候爷,安远侯姜国安,任职工部侍郎,定远候姜国安,任职都察院副都御使,加上坐镇幽州的幽宁候姜国平,便是姜氏一门的核心了。

    看到家主乐不可支,安远侯姜国安笑道:“不错,这是一场大败,无论他奏章写得如何天花乱坠,都不能掩盖,这一次萧家可要有难了,只是不知家主作何想,要不要乘此机会,再给萧家重重一击?”

    姜国荣好不容易止住笑声,“本想给他重重一击,但看了这奏章以后,却是改了主意了。”

    姜国安忍着笑瞄了一眼三弟姜国安,道:“可是因为江楚沣?”姜国安神色尴尬之极,掩饰地咳嗽几声,端起茶杯,遮住了自己的脸。

    姜国荣狠狠地瞪了一眼姜国安,斥道:“国安啊,家宅不宁,何以成大事?你连区区家宅之事都处理不好,如何能助我完成姜家中兴大业?说到底江楚沣也是你的儿子,即便是意外所生,那也是姜氏血脉,你居然任由他去凉州,还是一个小小的云麾将军,要是江楚沣战死,那便是我姜氏一族的笑话,会被其它家族笑死的。现在他改姓叫江,不叫姜,你说我的老脸哪里放?”

    姜国安站起来,恭敬地道:“父亲大人教训的是。”

    姜国荣点点头:“嗯,你好自为之吧,这一次萧金雄为了脱罪,给了姜楚沣偌大一个功劳,但要这功劳落到实处,却是要便宜萧金雄了,所谓投桃,这一次我们便帮他一次。”

    姜国安点头道:“父亲大人说得是,这一次只要萧金雄无罪,那姜楚沣便只少要得一个实权将军才能补偿我们才行。”

    姜国荣冷笑道:“国安啊,你却是小瞧了萧家,这一次萧家为了拉拢我们,可是下了血本,我听说萧战可是保举姜楚沣为重组的常胜军主将,参将衔。”

    “啊!”姜国安不由一呆,“参将?可清儿还刚满二十啊,哪有如此年轻的参将?”

    姜国荣哼道:“难为你还记得他刚满二十,我刚刚才知道这孩子离家已有五年,哼,十五岁就去从军,从一个大头兵升到校尉,你可曾有过丝毫关注,这一次要不是萧金雄的奏章,我还蒙在鼓里。我姜家子孙,便算只有二十,又何曾做不得参将?三万大军溃灭,只有这孩子夺得营旗军旗虎符三样而回,这翻功劳可大得很。”

    又招来父亲一顿臭骂,姜国安脸都黑了,低头道:“是。”

    姜国荣满意地道:“如果这孩子有能力,便能在凉州为我姜家打开一翻局面,即便这孩子不行,但只要在凉州打进一颗钉子去,便足以补偿这一次不能打击萧家的损失。国安,回头你还要去帮帮楚儿。这事过后,只怕萧金雄便会明里暗里为难他,让他无法在凉州立足了,如何在凉州扎下根来,此为重中之重。”

    “父亲大人放心。”姜国安低眉顺眼地道。

    “好了,计较已定,国安,你便去告诉萧战这老家伙,就说我会同他一起上章保萧金雄,再加上方家,益州陶家,便差不多了。萧金雄这凉州军主帅一职跑不了,能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