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逐鹿在明末 » 第六章 招兵

第六章 招兵

    日头高照,阳光灿烂,襄阳卫五个千户所都热热闹闹,大婆姨小媳妇男人老人孩子赶集似的朝襄阳城外西南的关帝庙赶去,连一些城里城外的闲汉都赶过去好瞧个热闹。

    怎么回事儿?这些天襄阳城五个千户所梁三少爷的招兵告示都贴遍了,一传十,十传百,一天工夫整个襄阳府都传开了,说梁家老三要招人。

    几张告示下都聚着不少人看,有识字儿的给念:

    “襄阳承平既久,然邪气滋生,癣疥之疾生于肋腋,鬼魅魍魉之辈起于田野。

    军所疲敝,有意肃兴,特招勇武之士,兵锋所指,定荡魔扫邪,玉瓦具焚,顽冥不化、螳臂当车之辈当具为齑粉。

    故募天兵,月薪从优,勇武之士,应勇投王师,忠于王师,护我乡梓,保我百姓,安靖地方。

    另:有知兵事者、退伍者特聘顾问,月薪面议。”

    乡下无知的就问,这是啥意思?有人就给解释,说这是卫指挥家三少爷贴的,要招兵剿匪。

    于是那人便道这不好事儿吗,剿匪好啊。

    又有人显摆,摇头晃脑,道,土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但我朝太祖爷定下的制度,只要卫指挥老爷一句话,军户自己带着干粮也能把匪剿了。

    所以这梁老三啊,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这不有钱给烧的么。

    于是那一片人哄堂大笑,接着摇头,果真是个败家子,平白给穷军户发钱。

    只见不远处有几个穿绸衣的,摇着扇儿,也在那摇头晃脑。其中一个嘻嘻笑道:“老梁,你这三弟又整什么活儿?比你还能造。嘿嘿,真给说着了,平白发钱,有这钱枫林晚的头牌够睡好几天。”

    梁大少皱眉叹气,“没办法,老太太宠着,我爹也是,一家子惯他。为这事儿,你嫂子天天在我耳边叨叨。”

    有人笑道:“听说你三弟娶了亲,怎么你弟媳妇还治不了他?”

    梁大便笑:“我三弟从小习武,一年四季绕着襄阳城根儿跑,龙精虎壮一精神小伙,弟媳妇一娇滴滴小娘子怎受得了他。”

    鬼鬼祟祟的又道:“洞房那天我听了,三弟冲得很,那几天连丫头都上了,四个人一起。”

    几个人偷笑一阵,转身相约逛窑子。

    ************

    那城南关帝庙前铜锣大响,上千口人聚在那儿,一些城里乡下的小贩都趁机推车挑担来做买卖,比赶集还热闹,襄阳县知县老爷朱希莱怕出事儿,还派了不少衙役。

    庄丁头子梁大牛嗓门大,站在高台上喊话,一共就几句,背了一宿。

    “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听好了啊,我们三少爷招人吃粮了!一月给一两银子呐,还发六斗粮!顿顿管饱,三天见一次荤腥!这好事儿你上哪找去!有那家里吃不饱的,兄弟姐妹多的,不要愁!只要身子骨棒,就能报名来吃粮!”

    底下一边哗然,议论声嗡嗡的。

    就有人问,真能拿到粮?不会缺斤少两的?梁大牛把牛眼一瞪,喝道:“你个不开眼的东西,也不想想我家三少爷是什么人?!”

    众人一想,乖乖,是几万两买马的主儿。于是争先恐后朝前挤。

    那庄丁和衙役便让所有人排成一大溜,先到一根五尺的棍前,测身高。过了的才能往下走,下面是几张桌子,坐了临时雇来的几个相师,看面相。

    老的小的不要,泼皮无赖市井油滑之徒不要,专找老实人,就是那黑大粗壮,能苦耐劳,手面皮肉坚实的。

    接着到空地上举重。那地上放着一些石锁,每个人发了两张烧饼,一碗稀粥,吃完就举,提起十次算合格。

    每次有人提起来,周围百姓就拍手,叫好儿。看得津津有味。多新鲜呐,多少年没有过的事儿。

    条件符合的,才能到梁文宪那去登记,一共好几个文书,记下籍贯,年龄,住址和面貌,然后发牌儿。

    一直选了两天,第二天才招满人。关帝庙着实热闹了两天。

    这么重要的事儿,梁钰轩得亲自盯着,但无奈第二天就被老爹找了去,只能让于老带着人盯。

    回到家,进了书房,老爹梁铭坐在那儿,看见梁三,一脸愁容。掏出一个账本,刚要念,梁三道爹你别念了,上次还弄个假账本骗我说家里没钱了。

    梁父气得把账本一拍,道儿子你到底要闹哪样,这祖宗留下的家产能这样败么。

    问记得祖宗怎么创下的家业么,梁三说我知道,第一位侵了军屯,第二位卖了军火,第三位拿钱买了地,第四位拿种地收的钱置了铺子,您老奋六世之余烈,开酒楼开当铺开倾银店攒下偌大一份家业。

    于是梁父又道创家业难守家业更难,不求多上进只要能守成。孩儿你有志向就应当努力读书做大官,这样光在卫所瞎花钱折腾啥?就是折腾出一堆人能干啥?读书科举才是正道啊!

    梁钰轩面容一肃,道:“爹,您看不出来么?您还以为现在还是太平盛世么?这大明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实则已有末世之现!

    此乃非危言耸听耳!孩儿听说北方民不聊生,遍地饥民处处尸骸,竟有人相食之传闻!

    去岁河南大旱,几不闻黄埃赤地,乡乡几断炊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京畿首善之地,竟然亦是赤地千里。

    更何况外有鞑子入寇,内有流贼四起,孩儿听说河南和郧阳都有已流寇出没。襄阳四战之地,七省通衢,兵家必争之所,值此乱世定遭兵祸!

    怎能不建军强兵,整肃军务,以图自保。待天下有变,也可拥军观望,如此方能保全富贵,延续家族。坐井观天,贪慕小利,家破人亡亦不远矣!”

    一席话,老爹目瞪口呆,僵在那儿做不得声儿。浑浑噩噩恍恍惚惚,心中茫然,不就让你好好读书吗,怎么这么一大套词儿(゚o゚;缓了半天,脑子里冒出俩字儿:李渊。

    却说梁三说完话,头也不回出了书房,径直来到账房处,对那管账先生说一声我爹让我拿一千两,然后拿起几张银票揣在怀里就出了门,把那账房先生木在那儿不知怎么办。

    “襄王者,太祖之大兄也。襄阳城无赖子,不事生产,好美色。顺佑元年封襄王。”——《新楚书》.卷一百四.表第一.诸王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