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洪荒记录片之人族 » 第二十章五帝继位

第二十章五帝继位

    三皇之后便是五帝。有巣氏明白就算自己这段时间不在,五位圣人的弟子也不会让人族出现什么太大的事故。于是有巣氏便独自去往天庭。

    正如有巣氏预料的那样,现在的人族就算他们这些先天人族都不在。为了功德,那些人也不会让人族有事!

    黄帝退位之后,将首领的位子传给了长子少皞(hào)。少皞沿用少昊部落这个名字。又被称作少昊。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有五只凤鸟落入家中。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

    此时经过图腾部落的文化融合。部落图腾不再只是力量的象征。更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哪怕不是信奉神兽的部落。也有着自己的图腾。它代表着一个部落的文化底蕴。就像少昊的玄鸟图腾。

    他在东海之滨建立了一个国家,并且建立了一套奇异的制度:以各种各样的鸟儿作为文武百官。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少昊时期,是华夏凤文化的繁荣时期。

    玄都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的离开了。玄都与有巣氏有着一样的观点。那就是:人族不光要壮大,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族的高手需要继续培养,这是人族壮大的基本条件。这一点,人族一直做的都很好。不过一个种族的发展,不光要有高度,还要有厚度。时间上的厚度!

    妖族在巫妖大劫中,建立天庭,代天巡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种族所能达到的高度的顶峰。哪怕是人族一直交由有巣氏负责,有巣氏也没有把握把人族带到那样的高度。

    但是大劫之后,妖族十不存一。其中自然有圣人的关系。但是妖族曾经也有妖族文字。只是现在的妖族似乎并不在意。

    玄都与有巣氏的想法就是让人族拥有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哪怕是未来人族需要经历一次次的量劫。人族也可以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次次文明的废墟中站起来。

    至于辅佐五帝所获得的那点功德,玄都并不在乎!毕竟和教导伏羲时相比,差的太多了。相比之下,玄都更愿意将这次机会拿来提升人族的文化底蕴。

    之后少昊退位,由侄子颛顼继位。

    颛顼的母亲女枢一次梦见一条直贯日月的长虹飞入腹中,由此怀孕而生颛顼,颛顼生下时头戴干戈,并有“圣德”字样。

    颛顼在位时,拥有巫族血脉的人族共工部落,发动了由巫族支持的最后一次进攻。巫族毕竟还在休养生息。无法给予太多的支持。而且圣人的弟子为了功德也是不遗余力。巫族可不想再次被圣人算计。

    人族共工部落与联盟发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颛顼大帝以共工违反天意为由发动群众,讨伐共工。双方大战于澶渊。

    广成子见又有部落挑起事端,也不惯着。之前蚩尤有神兵相助,即使自己叫上了所有师兄弟也无法对付。还被龙族与天庭分走了大量的功德。

    这次一定要一雪前耻。随后阐教十二金仙齐出。而巫族这边连大巫都没有派出来一位。结果显而易见。

    最终共工部落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颛顼统一华夏。

    人族共工部落有不少觉醒了天赋神通的巫人。虽然此战人族共工部落大败,但是巫人利用天赋神通全力调动四海之水。也导致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颛顼退位,由帝喾(kù)继位。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祖父是少昊,父亲是蟜极。

    迁都于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政治上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而建都于亳,更便于将军队迅速投放到前线。击退外敌游牧民族——犬戎。

    可能犬戎部落也没有想到,他们放弃了对三皇之位的争夺,来争取一下五帝之位。可圣人的弟子依旧会在意那点功德。将五帝之位看得死死的。任何其他人族部落都别想染指。

    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不过却觉得自己德不配位。于是九年后禅让给帝尧。尧受封于唐。定都平阳。

    唐尧见体制松散,不利于管理,便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提高工作效率。

    唐尧还制定了历法。为了“敬叫授民时”。设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

    此时黄河河水泛滥,已经影响到了人族的生存环境。于是唐尧命鲧治理黄河水患。

    治理水患乃是大功德,于是广成子特意来辅佐鲧治理水患。这本应该是接引与准提的功德。但是二人却放弃。只是让三清以大量低级法宝交换。元始天尊本就善于炼器,于是成功的从接引那里换来了这次机会。

    只是广成子哪里会治理水患,却是向女娲圣人借来了剩余的九天息壤。随后遇水筑坝,水来土掩。但是流水无情,任你再高的堤坝,也都被洪水冲垮。鲧治水九年,毫无功绩。

    鲧治水不利,殛之于羽山。

    缁衣氏暗暗摇头:“这圣人的弟子也不怎么样嘛!逐鹿之战失利,澶渊之战虽然胜利了。却又留下水患的问题。如今治水又失败!

    这元始天尊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弟子。干嘛总让这个不中用的弟子出来办事?也不怕其他弟子有意见!一次失败可能是运气不好,这接连失败,那就是实力不行。而且元始天尊也不知道换个人试试!怕是元始天尊也……”

    缁衣氏的吐槽戛然而止,因为他想起了有巣氏的叮嘱。不可背后议论圣人。圣人可以感知到洪荒世界中发生的任何事。一旦提及圣人名讳。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发现。

    缁衣氏:“也不知道,如果是有巣氏的话,他会如何解决这水患的问题?”

    舜在弱冠的时候,以孝行闻名。后经四岳举荐,尧禅让于舜(尧开创禅让制,设立诽谤木)。舜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后又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

    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画地为牢便是出于此处。)。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只是作用不大,后被废除。刑法初成,大赦天下。后被各朝代皇帝沿用。

    舜在年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禅让于大禹,并由大禹来摄行政事。(根据现代历史学家研究。虞舜的虞朝,可能才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

    至此五帝之位确立。天降功德。五位圣人的弟子得了功德,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