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训练黄巾开始 » 第十三章 献计

第十三章 献计

    王兴苦笑着对郑东说:“训练吧,已经上阵了,到处乱哄哄的,摆都摆不开。不练吧,站个队都费劲,带上阵就是个死。”

    王兴的话有道理,郑东心里却打定了主意,还是要练的,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要对他们负责。就是原来的百人队,有了这次实战,正是总结经验,巩固练习的好时期。

    刘强嗫嚅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百夫长,副千夫临死之时,夸赞你的兵练得好,我们愿意接受你的训练。”

    郑东心里一笑,连一向反对练兵的刘强都这样说了,继续操练,应该没什么异议。

    有刘强带头,其他人经过血的教训,也纷纷要求郑东练兵。经过了生死考验,他们知道,只有好好训练,才能死里求生。

    这倒是郑东没有想到的,有了他们的自觉,练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练兵与上次的区别太大了,尤其是刘强,场地小,他就带着士兵到营外练。白天练了还不算完,晚上他们队摸着黑还在训练。

    知道了刘强在百夫长会议上说的话,见到他主动投靠,郑东自然不会拒绝,他的手下,刘强是最能打的兵。

    除了练兵,他不敢闲着,倒要看看云梯在实战中的表现。他是知道攻不下城的,如果能找到办法就好了。

    如同第一次的攻势一样,留下一路尸体,黄巾力士还是冲到了城下,带着倒钩的云梯,搭上了城头。

    到底是古代攻城的利器,几波滚木礌石过后,还是有大半云梯保存了下来,黄巾力士吼叫着爬向城头。

    一阵臭味从城头上飘起,金汁(烧开的粪水)泼水般从城头淋下,惨叫着的士兵,如同下饺子一般,纷纷从云梯上掉了下来,没烫死的也跌了个发昏第十八章。

    趁着金汁与滚木的空档,没有受伤的黄巾力士,再次向城头爬去。看看快到城头时,城上的官军又是一顿雨点般的爆射。

    郑东心里一叹,这时要是有丈八蛇矛,就能捅死这帮露头的官军。

    观战的波才全神贯注,捏紧拳头,期望这一批人能攻上去,占领城头。

    没有露头的官军也没闲着,每个云梯就这么宽,三到五口倒钩一下就被铁钎拔了出来,几个人用叉子合力一推,剩下的云梯就倒了下来。

    第二次攻城,又是留下一地尸体收场。

    整个战斗都被郑东尽收眼底,比起野战,攻城的惨烈更胜十倍。地上对战,凭的是双方的勇气和实力。实在不是对手,还可以四下躲避。这半空中无遮无掩,除了运气,命运完全失控。

    对于来自珍惜人命的后世之人,虽然是战争,人命如此贱如草芥,他一时仍然不能接受。

    怪不得攻不下长社,器械和攻城的办法,都得修改,才能改变不利的局面,避免如此惨重的伤亡。

    他找到千夫长,“千夫长,这么攻法,用多少人命去填,也打不下长社城”。

    千夫长虽然也看重他练的兵,但一个百夫长,事事出头,打的什么主意。他不满地看着他郑东,回答说:“起事以来,不都是这么攻城的吗?怎么打是上面说了算,不是我们这些人考虑的。”

    “我们感念大贤良师的恩德,拼着一条命,报答他老人家就是了。”

    “难道你怕死了不成,我们可是大贤良师的信徒,死后自然升天,你操的哪门子心。只要我们不停攻击,没有什么城池攻占不了。”

    郑东苦笑了一下,死后升天,张角胡诌,你就想信啦。什么符水治病、大同世界,都是蛊惑人心的东西。以道干政,借教起事,无非是另换一个皇帝。

    他能保证取得江山后,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办法吗?

    这些话也只是心底想想,目前,也只有这些办法,才能凝聚人心

    郑东顿了顿说道:“千夫长,您是知道的,我不是怕死的人,只是不忍看着自己弟兄,做无谓的牺牲”。

    千夫长:“你平常三棒子打不出个闷屁,今天说话怎么文绉绉的,难道大贤良师私下点拨了你,有什么好法子不成”。

    郑东:“好法子谈不上,只希望能减少一点死伤”。

    千夫长:“你说说看,要是胡说八道,我非治你个扰乱军心之罪不可”。

    郑东:“攻城用的井栏、冲车,现在一下子造不出,云梯攻城,还是太单薄了。”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如果我们将几把云梯连接在一起,就能增加强度,抵抗滚木礌石的打击。”

    “而且,几把云梯并在一起,倒钩一多,不是一下子能拔出来的,能给我们提供时间。只要获得这宝贵的时间,几个呼吸的功夫,我们就能冲到城头,这是其一”。

    千夫长讥讽道:“哟呵,你还说出了道道来”。

    郑东没理睬千夫长的讥讽,接着说道:“第二,在云梯的背面装挡板,挡板上安装横杆,一部分人从背面往上爬,可以躲避金汁。到了城头处,士兵马上翻过来。等官军发现过来已经晚了,这样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造至少一丈五尺的长枪,如果能达到蛇矛那样的长度就好了。爬到一半,官军一探头,我们就可以攻击他们。”

    ”第四:“盾牌上面镶铁条,用钉子钉死,也能加大盾牌的抵抗强度,不会一下就破裂。”

    这是后世用钢筋水泥做混凝土的办法。

    “第五:“士兵不经操练,就是等上了城,恐怕也难站住脚.....。”

    说了这么多,千夫长一下子接受不了,有些头大。明显他也听出了其中的作用,见郑东还要说,他马上接口道:“打住打住,你说了这么多,我一时也记不住,还不知上面怎么想。”

    “看来,你还是用了心的。我先跟张渠帅报告后,看他怎么说。”

    “这些想法,你肯定是想了很久的,就不知你识不识字,那些改进的办法,能不能画出来。”

    得到了千夫长得肯定,郑东笑着说道:“那就麻烦您去跟张渠帅说说,我识得一些字的,也可以把它画出来。”

    张牛角本来识字不多,跟了张角这些年,地位也越来越高,逼得他不得不学。拿到郑东这鬼画符的简体字报告,一下子还是有些火大,字迹还算工整,但缺撇少捺,都是些什么玩意。

    有火归有火,他毕竟是个胸怀大的人,自然容得下郑东的鬼画符。历史上的张牛角,比得上三让徐州的陶谦。黄巾失败后,他与褚飞燕流落在黑山一带,后被马腾、庞德所破。

    临死前,知道自己儿子不能将兵,便把自己的家当,都交给了褚飞燕(张燕)。这样的人,历史上并不多。

    沉吟了一下,想起一个识字不全的百夫长,做到这点也不容易。听千户长介绍,他还是先登之人,心里对郑东更加看好。便把他叫了过来,细细地询问了一番。

    郑东把所写的东西,详尽的向张牛角解释后,张牛角听了,频频颔首。

    他心里生出希望,张牛角可是黄巾的大渠帅,他的话,波才总得考虑考虑吧。